
中國工藝學會會員,自貢市美術學科骨干教師,自貢市高新區優秀教師,“國家藝術基金——非物質文化遺產自貢扎染藝術創新人才培養”項目學員,師承自貢扎染國家級傳承人張曉平大師,自貢扎染區級代表性傳承人。致力于“傳承弘揚本土文化,培養創新精神”。
2023年12月,教育部頒發了關于全面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的通知。隨著“立德樹人”“弘揚中華美育精神”“將美育融入教育教學活動各環節”等新要求的提出,從教20多年的我也在思考以怎樣的腳步才能緊跟上新美育時代的步伐——以2022藝術課標為導向,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守正創新,踐行美術課堂。
“新課改”領航新方向
《2022年版藝術課標》實現了音樂、美術、舞蹈、戲劇、影視課程的整合,既涵蓋了“五科共享”的廣泛領域,又保留了“分科執行”的細致指導,并強調了跨學科的融合,明確提出藝術教育的核心在于“弘揚真善美”和“塑造美好心靈”。新的風向標指引我們,以“浸潤”為目標和路徑來開展美育工作,將美育融入教育教學活動各環節,潛移默化地展現育人的實際效果。
“新理念”創新轉思維
以主題大單元整合課本內容,融入跨學科內容,注重教材內容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如九年級上冊的1、5、6、7課整合為主題大單元《尚美藝術巡禮》。其觀念為“尚美藝術·美好生活”。本單元教學對象是初三學生,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和觀察能力,但在欣賞作品時停留在表面,單元課程能更深入地讓學生欣賞藝術作品,探索其與地域文化、時代環境、審美觀念等的內在聯系。我在課堂實踐中轉變思維,探索新理念下的教學方法。
“新課堂”展纈染芳華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與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我在美術課堂中開啟了“品質課堂”的探尋之旅。沿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足跡,帶領學生一同探尋東方美學中的詩情畫意,讓心靈得以浸潤。我的家鄉自貢,這片土地蘊藏著豐富的文化資源,其中扎染便是“自貢小三絕”之一。我以“藥染同源”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品味詩詞,欣賞中國傳統色彩之美。通過扎染學習,學生不僅獲得了中草藥染色的實踐經驗,更深入了解了“大醫精誠”的精神,從而在更廣闊的視野中關注中華傳統文化的互鑒與交融。
“山高路遠,止不住行者征程”,新課改、新理念、新課堂,把美育融入校園生活全方位,我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