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師 【農民樂】小廚師啊,笑臉揚,系上了圍裙我敘敘家常。我們家都把飯來做,我爸爸把那廚子當,爺爺也是老內行。現如今日子好,咱們頓頓吃細糧!(白)現如今這日子好了,反倒不知道吃什么好了!

【(畫外音)吃我好,吃我好!
【各角色上場。
廚師 停,我說你們都是誰啊?
合 我們是糧食!
廚 糧食?讓我看看啊,哎,我看你這穿著打扮,你是小米兒?
小米 哈哈哈哈哈哈哈……
廚師 說對了!
小米 不對。
廚師 不對你樂什么呀?
小米 我是谷子!
廚師 那不就是小米嗎?
小米 不不不,我脫了衣服才叫小米呢!(欲脫衣服)
廚師 哎,行了,別脫了!(走到玉米前)哦,那你是老玉米?
玉米 對……呸,你才老呢!
廚師 那你是?
玉米 俺是苞米!
廚師 嗐,這是東北的叫法。(走到面粉前)那你是小麥?
面粉 對。
廚師 (走到水稻面前)甭問,水稻!
大米 我可是雜交的!
廚師 那你也不必如此驕傲啊……不是,我說你們幾個跑這兒干什么?
合 找你評理!
廚師 找我評什么理啊?
合 讓你說說,我們誰的貢獻大!
廚師 那你們說說吧。
小米 【金錢蓮花落】叫聲廚師聽我講,提起貢獻我有名堂。想當年,我為中國革命出過力,我為中國革命負過傷。我立過戰功受過褒獎,人人稱贊都表揚。(合蘇)打跑了日本侵略者,大家不能忘,(合蘇)全都是靠的我這小米加步槍!
廚師 我聽明白了,你是說你對中國革命有貢獻!
玉米 【南城調】 要提起貢獻,我們也露臉,您聽我把成績談上一談。想當年祖國建設,振興發展,全靠我棒子面,把千金重擔擔。工人們吃了我,才有勁兒搞生產,要不然哪來的大慶油田。志愿軍吃了我,渾身是膽,雄赳赳氣昂昂,來到了鴨綠江邊!他們去到朝鮮,浴血奮戰,換來了國際地位,和平到了今天。您看我棒子面兒,這么大的貢獻,現如今你卻把我,丟在一邊!(白)你說你對得起我嘛,你對得起我嘛,你對得起我嘛!
廚師 你對得起我嗎?
面粉 【羅江怨】叫一聲大廚,細聽我言,論起來功勞誰大,還得是白面占先。我的貢獻,不平凡,科學家頓頓吃我,才能夠搞好科研。通過了精準計算,克服困難,這才有兩彈一星,飛上天!(白)看見了嗎?
廚師 沒看見。
面粉 還沒發射呢。
廚師 沒發射我看什么啊!
面粉 科學家就是吃了我們白面,才研究出的原子彈。要是吃了棒子面啊,頂多研究出來倆咸鴨蛋!
玉米 (白)呦!【紗窗外】你可真夠傲哎,把我下眼瞧,沒羞又沒臊哎,亂把舌頭嚼。你死不了的值一刀,下輩子托生貓。跟你啥仇這么叼,胡說八道,我可不饒!
玉米 我們棒子面怎么了,你們白面有什么可驕傲的?
面粉 我們能蒸饅頭。
玉米 我們能蒸窩頭!
面粉 我們能做卷子。
玉米 我們能貼餅子!
面粉 我們能蒸包子。
玉米 我們能包菜團子!
面粉 我們能包餃子。
玉米 我們能在棒子面粥里汆丸子!
廚師 沒這么吃的!
玉米 哦對了,我們能熬粥,它們白面能行嗎?白面熬粥那叫漿子,它就一腦袋漿子!
面粉 你腦袋漿子……
【面粉、玉米爭吵。
大米 (白)停!【數板】沒完沒了,鬧鬧哄哄,養活人口我最行!畝產兩千,還得掛零,論貢獻我是標兵,我是標兵!(白)要沒有我,多少人都餓死了,所以說我的貢獻最大!
小米 你放……放肆!
玉米 我的貢獻最大!
面粉 我的貢獻最大!
大米 我的貢獻最大!(眾糧食吵)
廚師 (白)停!
【怯快書】您聽這是多有趣兒,糧食說1Zi7ZGLkjCS2ybDXlREb7yKFNMC+Yg2Xv0tEfY9F5wU=話真逗哏兒。小米兒打跑了日本人兒,玉米朝鮮守國門兒。白面造出了原子彈,大米救活了好多人兒。要我說,你們全都不懂事兒,一個一個真氣人兒。互相搭配才有味兒,粗細結合最養人兒。大人們吃飯更有勁兒,小孩們吃飯不挑食兒。要沒有國富民強的好年月兒,你們也配雞爭鵝斗互相磨嘴唇!
合 那我們也有貢獻啊!(眾糧食吵)
廚師 閉嘴,都到鍋里去!
合 唉~
廚師 哎,回來回來回來!
小米 干嗎呀,我都準備脫衣裳了。
廚師 還沒謝幕呢!
賞析:
《新語糧言》以糧食為主題,通過擬人化的手法,賦予小米、玉米、小麥和大米等糧食以人類的思維和情感,不僅展示了各類糧食在不同歷史時期所作的貢獻,還強調了糧食的多樣性和相互依賴的重要性。
節目表演詼諧幽默,通過演員的生動表演和靈活的臺詞,讓觀眾在歡笑中感受到糧食的重要性和各類糧食的獨特魅力。作品通過擬人化的手法,將抽象的糧食概念具象化,使觀眾能夠更直觀地理解和感受糧食的貢獻和價值。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各具特色,具有鮮明的個性和時代特征。廚師作為主要角色,通過與各類糧食的對話,引出每種糧食的貢獻和故事。通過每種糧食的“自述”,讓我們看到了小米的自豪感和歷史厚重感,玉米的力量和責任感,面粉的智慧和科學精神,以及大米的豐收和希望。
作品的情節設置緊湊而富有節奏感,通過廚師與各類糧食的對話,逐步引出每種糧食的故事。情節的推進自然流暢,既有歷史回顧,也有現實關照,讓觀眾對糧食的認識不僅停留在食物的層面,更延伸到社會發展的層面。
作品語言風格通俗易懂,充滿了口語化的表達,貼近生活,易于觀眾理解和接受。同時,作品中穿插了大量的方言和俚語,增強了語言的趣味性和地方色彩,使觀眾在欣賞作品的同時,感受到濃厚的地域文化和生活氣息。
《新語糧言》是一部幽默詼諧兼具教育意義的曲藝小品,如若可以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深化作品主題思想,使作品不僅僅是對糧食貢獻的呈現,能夠對糧食安全、節約糧食等現實問題進行思考和呼吁,將會進一步增強該作品的教育意義和社會價值。
(賞析:本刊編輯部)
(責任編輯/邵玉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