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我國社會組織實行直接登記與雙重管理相結合的混合登記管理制度。雙重管理制度是指對社會組織的登記注冊和監督管理實行登記管理機關和業務主管單位雙重負責,主要特點可以概括為“歸口登記、雙重負責、分級管理”。直接登記制度是指符合條件的社會組織可直接向民政部門依法申請登記,不再需要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
長期以來,我國對社會組織的管理實行雙重管理制度。2004年,深圳市成立行業協會服務署,率先推動以行業協會為突破口的社會組織管理體制改革。2006年底,深圳市試行行業協會由民政部門直接登記的管理制度,由此拉開我國社會組織直接登記制度的序幕。2013年3月,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提出“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重點培育、優先發展行業協會商會類、科技類、公益慈善類、城鄉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成立這四類社會組織,直接向民政部門依法申請登記,不再需要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直接登記制度開始從試點探索到全國推行。
根據《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的規定,登記管理機關履行下列監督管理職責:
(1)負責社會團體的成立、變更、注銷的登記;(2)對社會團體實施年度檢查;(3)對社會團體違反本條例的問題進行監督檢查,對社會團體違反本條例的行為給予行政處罰。
根據《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第二十五條的規定,業務主管單位履行下列監督管理職責:
(1)負責社會團體成立登記、變更登記、注銷登記前的審查;(2)監督、指導社會團體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依據其章程開展活動;(3)負責社會團體年度檢查的初審;(4)協助登記管理機關和其他有關部門查處社會團體的違法行為;(5)會同有關機關指導社會團體的清算事宜。
(摘自《學會工作百問》,科學出版社,2018,中國科協學會服務中心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