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教育領域正逐步邁入數字化和信息化教育的新時代。在此背景下,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作為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環節,也在不斷探索和創新。信息化教育技術的廣泛應用為語文教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本文旨在探討信息化教育技術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究其在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激發學習興趣等方面的潛在作用,以及信息化教育技術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信息化;教育技術;初中語文;名著閱讀
一、引言
語文名著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通過閱讀名著,學生可以深刻地了解中國文化、歷史和道德價值觀。然而,傳統的名著閱讀教學方式常常顯得乏味和缺乏趣味,學生往往難以保持長時間的注意力,導致學習效果不佳。在這個背景下,信息化教育技術為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提供了新的機遇,電子書、多媒體教學資源等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更加多樣化和互動性的學習材料,也為教師提供了更豐富的教學工具和教育資源,它可以以更生動、互動和個性化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欣賞名著。
二、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應用信息化教育技術的意義
(一)增強閱讀體驗,激發閱讀興趣
信息化教育技術利用多媒體設備如圖像、聲音、視頻等手段,將名著中的情境和人物以生動的方式呈現給學生。這種方式創造了一種身臨其境的閱讀體驗,讓學生仿佛置身于故事中,與角色和情節產生更深刻的情感聯系。多媒體元素觸及學生的多個感官,包括視覺、聽覺甚至觸覺(通過觸摸屏等),使學生能更深刻地體驗名著中的情境和情感,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情感共鳴。視頻和圖像可以呈現名著中的情節和角色,幫助學生更容易理解故事的發展,并產生對故事情節的強烈興趣。這種表現形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故事理解能力。通過多媒體設備,學生可以更容易地與名著中的角色建立情感聯系,他們可以看到角色的表情、聽到他們的聲音,從而更深刻地理解角色的內心世界,產生共鳴和情感聯系。這種豐富的閱讀體驗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還可以增強他們的學習動力。學生更愿意主動參與名著閱讀,因為他們發現閱讀變得更有趣和有意義。信息化教育技術通過多媒體手段的應用,能夠將初中語文名著變得更加生動和引人入勝,有效激發了學生對閱讀的興趣,這種生動的閱讀體驗不僅有助于提高名著閱讀的效果,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和閱讀習慣,使他們受益終身。
(二)豐富閱讀內容,拓寬閱讀視野
信息化教育技術為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提供了強大的支持,借助網絡資源,信息化教育技術可以搜集豐富的與名著相關的背景資料、圖片、視頻等,有助于學生更全面地了解名著的歷史背景、文化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經歷。此外,還可以通過比較和分析不同版本的電子書,為學生提供不同的視角和解讀,從而豐富了他們的閱讀內容,拓寬閱讀視野。信息化教育技術可以迅速獲取名著相關的歷史、文化、社會背景資料,使學生能夠更深入地理解名著的含義,并將其置于更廣泛的歷史和文化語境中。信息化教育技術允許學生比較不同版本的電子書,這些版本可能有不同的翻譯、注釋或解釋,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使他們更好地理解名著的多樣性和多重解讀;信息化教育技術也可以幫助學生比較名著與其他國家或文化的文學作品,從而培養跨文化理解和國際視野。通過這些方式,信息化教育技術不僅使名著閱讀更富有趣味且更具深度和廣度,還擴展了學生的文化視野,培養了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綜合能力,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和有意義的教育體驗。
(三)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是信息化教育技術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的重要優勢,借助信息化技術,名著閱讀教學內容可以實現數字化處理,從而創造出電子課件、視頻教材以及其他數字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多復習和鞏固的機會。
此外,通過智能化教學平臺,教育者能夠實現個性化教學和精準推送,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信息化教育技術將名著教材轉化為電子形式,使學生可以隨時隨地訪問和學習,從而提高了教材的可訪問性,讓學生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有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利用智能教育平臺,教育者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和進度制定個性化的學習計劃,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在適合自己的節奏下學習名著,提高了學習效果。信息化教育技術可以追蹤學生的學習進度和表現,提供實時反饋,教育者可以根據這些數據進行調整,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幫助他們解決學習難題。電子教材和資源可以輕松地進行更新和維護,以反映最新的教育標準和研究成果,保證了教學內容的時效性和質量。
信息化教育技術為名著閱讀教學提供了更為靈活、高效和質量保障的途徑,通過數字化教學資源和個性化學習支持,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名著,提高學習效率,同時也為教育者提供了更好的工具,以提供更具吸引力和富有深度的教育體驗。
(四)促進教育公平和普及
通過網絡和數字技術,教育資源可以輕松地跨越地理和社會經濟差異,使更多的學生能夠受益于優質的教育資源。信息化教育技術能夠減少地理位置的限制,讓學生無論身處城市還是偏遠地區,都能夠獲得高質量的名著閱讀教育,有助于減少城鄉教育資源的不平等。通過提供免費或低成本的數字教育資源,信息化技術有助于減輕家庭經濟負擔,讓更多家庭能夠提供高質量的教育給他們的孩子,能夠減少社會經濟差距對教育的影響。通過在線課程、開放式教育資源和數字圖書館,信息化教育技術使教育資源能夠被更廣泛地共享,提高整體教育質量,讓更多學生受益。信息化技術能夠幫助學生獲得國際視野,通過在線合作和跨文化學習,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和知識,培養學生全球化意識,提高學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
在自然災害等緊急情況下,信息化教育技術可以確保教育的連續性,學生能夠在家中或遠程地繼續學習,減少教育中斷的風險。通過促進教育公平和普及,信息化教育技術有助于實現更廣泛的教育可及性,無論其背景和位置如何,都能夠獲得高質量的名著閱讀教育,這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提供了均等的機會,同時也為個體的自我發展和未來的事業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應用信息化教育技術面臨的挑戰
(一)技術設備和網絡條件的限制
在強調信息化教育技術的潛力和益處的同時,也需要認真考慮一些學校可能因為資金、設備、網絡等方面的限制而無法充分應用這些技術。許多學校可能缺乏足夠的資金來購買和維護所需的技術設備,例如計算機、平板電腦、互動白板等,這種資金限制可能導致一些學校在信息化教育技術方面進展較慢,甚至無法采用這些技術。即使學校有一定的資金,也可能面臨設備不足的問題,老舊的設備、數量不足或性能較差的設備可能無法滿足教育需求,這會影響教學的順利進行。快速穩定的互聯網連接對于信息化教育技術至關重要,然而,一些地區可能沒有可靠的互聯網連接,或者連接速度較慢,這會限制教師和學生的在線學習體驗。技術設備需要定期維護和更新,同時需要有專業的技術支持,一些學校可能缺乏足夠的人力資源來應對這些需求,導致設備無法正常運行。技術條件的不平等分配可能會加大數字鴻溝,即城市和農村、富裕地區和貧困地區之間的數字教育差距,導致不同學校和學生之間的不平等。
(二)學生對信息化教育技術的接受度
學生對信息化教育技術的接受度是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盡管很多初中生對這些技術感興趣,但也有一部分學生可能對信息化教育技術的接受度較低,這可能會導致他們在使用這些技術進行學習時出現困難,從而影響他們的學習效果。初中生的年齡段跨度較大,因此對信息化教育技術的興趣也會有差異。一些學生可能對新技術感到好奇和興奮,而其他學生可能對這些技術缺乏興趣,更偏好傳統教學方式。學生的數字素養水平也不同,有些學生可能更容易適應和掌握信息化教育技術,而另一些學生可能對操作數字設備和軟件感到不安或困惑。學生的學習風格因個體差異而異,一些學生可能更喜歡互動和多媒體學習,而其他人可能更喜歡傳統的教材和課堂教學,這會影響他們對信息化教育技術的接受度。學生對信息化教育技術的接受程度和能力有很大的不同,這成為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應用信息化教育技術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
四、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應用信息化教育技術的策略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通過情景教學方式,教師能夠將學生置于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從而更好地傳達知識,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方法。利用電影、電視劇、紀錄片等影視作品,教師可以將名著中的情節和角色呈現給學生,使他們更容易理解和關聯,這種視覺化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更愿意深入閱讀原著。音樂可以激發情感,教師可以選擇與名著情節相關的音樂,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感,與書中角色建立情感聯系,增加閱讀的情感深度。利用插圖、藝術作品等形象元素,教師可以讓學生更清晰地想象名著中的場景和人物,這也豐富了學生的閱讀體驗,讓他們更容易投入故事中。通過設計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采用形象生動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創造出積極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提問、討論,并與同學分享他們的閱讀體驗。通過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信息化技術為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帶來更多的趣味和參與度,提高了教學效果。
例如,在七年級下冊《駱駝祥子》的教學中,在開始教學前,教師引入小說的歷史背景和文化背景,通過圖片、視頻和故事情節,讓學生了解20世紀初的北京生活,社會環境,以及小說中的一些歷史事件,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小說的背景和文化內涵。利用多媒體技術,再現小說中的場景,如曾經的胡同、街道、建筑等,通過虛擬現實、圖片展示或實地參觀,讓學生更加身臨其境,感受小說中的環境。利用電影或音頻劇本版本,展示小說的多媒體呈現,利用在線平臺或課堂互動,鼓勵學生參與小組學習和討論,學生可以分享彼此的想法、見解和疑問,激發學習興趣,使閱讀變得更為有趣和有意義。
(二)個性化教學和精準推送
個性化教學和精準推送是信息化教育技術的強大應用,它可以大大提高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的效果。信息化教育技術給教師提供了為每個學生制定個性化的學習路徑的機會。根據學生的閱讀水平、學科興趣和學習風格,教師可以推薦特定章節或材料,以滿足他們的需求,這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名著,不至于受到難度過大或過小的閱讀材料的限制。信息化教育技術還可以為學生提供各種各樣的學習資源,包括音頻、視頻、互動模擬等,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從而使名著閱讀更加豐富和有趣。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需求和興趣,定制教學材料,包括擴展閱讀、額外練習和相關背景知識,從而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名著。
例如,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個性化教學和精準推送中,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閱讀需求和興趣,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需求,提供個性化的教學方案和資源,比如,對文學類文本感興趣的學生,可以推薦他們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原文或相關的評論文章;對于對歷史類文本感興趣的學生,可以推薦他們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歷史背景及作者的生平和創作經歷等相關資料。根據學生的閱讀進度和理解能力,精準推送相關的學習資源和教學方案,比如,當學生閱讀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一章節后,可以推送與該章節相關的重點段落解析、思考題、拓展資料等;當學生閱讀完整本書后,可以推送相關的閱讀理解題、主題分析、人物形象解析等。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或探究學習,促進學生的閱讀理解和表達能力。比如,可以安排學生分組合作,每組選擇一個主題或人物形象進行深入探究,并制作相關的PPT或報告進行展示;也可以安排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或朗讀等活動,增強學生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確保教學能夠顧及班級的每一個學生。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信息化教育技術為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但也需要教師繼續努力來解決相應的挑戰。通過合理的政策支持、資源質量保障以及教育者和學生的積極參與等,可以確保信息化教育技術在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發揮最大的潛力,為學生提供更富有趣味和深度的學習體驗,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出更加具有創造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新一代學生。
作者單位:劉文靖 壽光市建橋學校
參考文獻
[1]趙許升.信息化教育技術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的實踐[J].中國新通信,2022,24(20):182-184.
[2]常志剛.信息化教育技術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的實踐[J].新課程,2022,(30):148-149.
[3]吳偉.信息化教育技術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的實踐[C]//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2020全國教育教學創新與發展高端論壇會議論文集(卷三).高郵市城北中學;,2020:2.
[4]郭蕾.信息化教育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16.
[5]王列平.信息化條件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新通信,2022,24(13):19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