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海南自貿港視角下體育產業發展至關重要,其將是海南省創新發展的新路徑,也是引領海南省創新創業發展的重點產業。本文以海南省自貿港為研究視角,探討體育產業特點,海南省自貿港視角下體育產業發展現狀,最終提出體育產業發展下創新創業實踐融合發展路徑,為海南省產業下體育產業融合發展積累經驗,促進地區產業化發展。
關鍵詞:海南省 自貿港 體育產業 創新創業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02-(2024)-19-074-3-ZQ
海南自由貿易港是按照中央部署,在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是黨中央著眼于國際國內發展大局,深入研究、統籌考慮、科學謀劃做出的重大決策。該政策推出下,海南省開始進入到發展新階段,更重視新產業結構調整與創新。其中體育產業創新創業實踐是海南省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新路徑。如今,海南省自貿港持續推進建設,體育產業創新發展已經取得一定成績。但是,當前海南省體育產業創新創業發展也面臨一定困境,產業創新融合不足,方向目標不明確。所以在海南省自貿港持續推行下,體育產業必須借助政策優勢,不斷推進創新創業發展。
1、海南省自貿港政策及其對體育產業創新創業的影響
海南省自由貿易港政策提出和落實,將對海南省體育產業創新創業帶來諸多影響。一方面,海南省自貿港政策將為體育產業創新創業提供資源開發的機會。實際上,海南省擁有獨特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等,這些資源是海南省自貿港建設的關鍵。海南省體育資源也極為豐富,將是海南省體育產業發展的關鍵。在自貿港建設之下,海南省體育資源將得到最大程度上的開發與應用。
另一方面,海南省自貿港政策和建設過程中,為體育產業產業創新發展帶來基礎條件優勢。自貿港建設后,海南省獲得資本、文化、交通基礎建設等多方面資源,從而為發展體育產業而得到資源保障,促使體育產業發展與創新。如2021年,海南自由貿易港11個自由貿易港重點園區營收實現營業收入13555.5億元,同比增長134%,如此大的經濟優勢,為海南省產業創新奠定基礎,促使產業化高效建設,為后續產業創新創業奠定基礎。而在交通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自從海南省自由貿易港建設之后開通海口往返阿姆斯特丹等全貨機航線。海口—莫斯科、海口—巴黎、海口—哈恩、三亞—達爾文—維拉港等13條境外貨運航線開通。
通過上述研究發現,海南省自貿港建設之下,海南省體育產業創新得到諸多優惠條件,是促進海南省體育產業發展創新的關鍵政策,也為海南省體育產業創新創業發展帶來更多資源,為后續的經濟發展奠定基礎,將成為體育產業創新的內在驅動力。
2、海南省體育產業發展基本特點
體育產業屬于新興產業,將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體育產業在當前我國社會發展形成主要特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體育具有多元化特點
體育產業具有多元化特點,該特點具體表現為體育活動多種多樣,從總體類型上體育旅游便可分為水域型、山地型、節慶民俗、山地、賽事場館等不同類型,不同類型體育又包括不同類型的活動。如山地型體育包括爬山、宿營、穿越叢林、觀賞野生植物等項目,水域型體育產業包括島嶼垂釣、帆板競技、團隊海上娛樂、摩托艇等。綜上所述,多元類型、多元活動形式使體育旅游展現出良好特點。
2.2、體育旅行具有廣泛性特點
體育產業活動也具有廣泛性特點,該特點具體是指適合不同年齡段人群參與。例如,體育產業中游泳、跳舞、高爾夫球等運動對運動者年齡沒有過多嚴苛限制,使體育受眾更加廣泛。另外,不同的體育活動,不同的體育運動形式都適合不同的人群,不論年齡、性別、專業性的差異,均可參與不同的旅行活動,從而促使體育活動良好開展。
2.3、體育旅行也具有一定的刺激與挑戰性特點
體育產業包括攀巖、蹦極、漂流、滑雪、探險等重要的活動,體育旅行能夠滿足游客刺激和挑戰的心理需求,一些戶外的體育活動均具有挑戰性。
2.4、文化傳播與交流特性
體育產業還能促進不同地域和國家之間的體育與文化的傳播與交流,加深人們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海南省體育產業特點明顯,同時受到自貿港建設的保障,從而使海南省體育產業建設發展達到最佳效果。
3、體育產業創新創業融合發展的困境分析
體育產業創新創業發展是海南省自貿港建設的重點策略。雖然當前體育產業發展已經初見成效,但是在創新創業方面還存在一定困境。以下是本文在進行研究過程中,針對體育產業創新創業融合發展遇到的困境進行的分析。
3.1、缺乏政策引領
通過目前體育產業創新創業發展研究模型,海南省自貿港建設下,體育產業創新創業獲得新機遇,但是在政策方面缺乏總體引領,所以導致體育產業創新創業缺乏相應支持,發展速度相對緩慢。政策不足,將難以吸引投資者,產業發展整體受到限制,包括資金、基礎條件等方面都無法全力支持體育產業創新創業,從而影響到產業發展。
3.2、產業創新創業未明確方向和要點
通過對體育產業創新創業研究發現,目前海南省體育產業創新實踐還未明確目標,導致產業創新比較滯后。目前,海南省體育產業發展比較傳統,依然以銷售類、賽事類為主要發展產業。但是,傳統產業競爭壓力大,市場飽和,同時經濟效益相對薄弱,與我國現階段的社會產業結構更新銜接不暢,將會影響到整體產業發展。所以,在當前體育產業創新創業發展的過程中,明確方向,全力發展重點創新產業,才是發展的重點路徑。
3.3、產業創新創業人才不足
海南省體育產業創新發展存在人才不足問題。人才是產業發展的核心資源之一,缺少人才將導致創新缺乏動力。而當前研究發現,海南省體育旅游產業發展過程中,面臨諸多產業化建設問題,其中人才問題相對嚴重,將會影響到體育產業建設。主要體現在:(1)本地人才培養不足,缺乏創新創業類實踐型體育人才。海南省人才保留政策有所不足,在發展的過程中,缺乏專業化體育人才建設與保障制度,導致本土人才建設不足;(2)海南省體育產業創新發展人才引進不足,地方政策對人才吸引力度不足,難以為產業發展建設培養優質人才。
4、海南省體育產業創新創業發展的有效對策
海南省自由貿易港建設背景下,海南省體育產業發展獲得空前的機遇。如今,體育產業想要創新發展,必然需要針對困境著手進行解決,以確保海南省體育產業全面發展,為體育產業創新奠定基礎。以下是本文針對海南省體育產業發展創新創業困境提出的解決建議。
4.1、制定政策,全面引領
海南省體育產業創新創業發展實施非常關鍵,將成為未來海南省體育產業建設發展的重心,所以為籌備資金、完善產業發展,政府及相關部門應注重制定政策,全面引領海南省體育產業創新創業發展。
(1)總體政策引導。
體育產業發展關系到經濟、基礎設施、民生以及文化等多個方面,所以政策的引領需要把握“統籌規劃”原則,與海南省自由貿易港建設形成相互配合,實現兩個政策機制的相互配合,為海南省經濟結構轉型與創新奠定基礎,為后續的經濟發展奠定基礎。例如,海南省在近些年開始重視在政策上引領海南省體育產業發展規劃,為體育產業建設奠定基礎。以《關于促進海南文體會展活動恢復振興的若干措施》為例,該政策由海南省政府辦公廳提出,圍繞海南省體育文化活動產業提出賽事活動建設、資金扶持、激勵政策、稅費政策支持等多項環節,為海南省體育產業創新創業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條件。在該政策中,明確提出設立文體專項獎補資金,總規模1.1億元。其中對傳統品牌賽事予以最高不超過5000萬元支持。6000萬元用于支持市縣政府、企業和社會力量舉辦文化展演和體育賽事活動。如此一來,通過政策的總體引領,為產業化發展提供絕對保障。在未來海南省體育產業發展之時,更需要根據產業發展現狀對政策實施調整,以確保政策始終為體育產業創新創業服務。
(2)專項政策扶持。
體育產業發展需要專項政策扶持,專門為體育產業創新發展制定政策引領,為體育產業創新創業創造條件,開辟道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之下,要求在自由貿易港政策下為體育產業創新發展制定相應的保障政策,為后續的體育產業建設奠定基礎,促使體育產業文化創新發展。建議自由貿易園區建設中為體育產業提供相應的場地、政策以及資金資源,從而給體育產業創新留有一定位置,使體育產業創新創業發展能夠借助自貿區優勢,實現產業創新,完成自由貿易,加速海南省體育產業走出國門,形成對外經濟優勢。例如,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為體育健康、體育醫療、體育旅游等新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提供便利,建設產業創新試點,提供基礎場館服務,提供技術支持等,為體育產業創新奠定堅實基礎。
4.2、明確目標,創新產業
海南省體育產業創新創業需要明確目標,依靠自身優勢,發展特色體育創新產業,繼而形成體育產業創新的核心動力。自由貿易區建設下,海南省體育產業創新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建設自貿區后,海南省各類產業都將面對貿易競爭壓力,體育產業創新也不例外。所以,體育產業創新創業之時,海南省必須明確自身資源優勢,開發特色體育產業,在不斷發展下形成創新型體育產業,為體育產業創新發展奠定基礎。通過對海南省體育資源進行研究發現,該地區可實現體育與旅游資源的全面融合創新。體育旅游產業也是一種新型體育與旅游產業,兩者融合都是產業建設的新目標,為后續體育產業建設奠定基礎。以下是本文研究后針對海南省體育產業創新創業提供的發展建議。
(1)開發優勢資源。
海南省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創新發展,應注重開發海南省獨特的優勢資源,以獨特資源建設體育旅游產業,為產業發展奠定基礎。第一,海南省可開發獨特的人文類體育旅游產業項目,為體育旅游產業發展奠定基礎。調查研究發現海南省人文類115項包括民俗22項,節慶9項,賽事12項,場館基地72項。良好的人文資源使該地區在發展體育旅游的過程中,能夠完成場館基地、民俗、節慶、賽事資源的獨立建設,促使體育產業發展;第二,開發自然類體育旅游項目。例如,海南省體育產業資源進行研究發現,自然、人文等相關產業的資源開發已經開始并且初步取得成效,對于體育產業發展建設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資源調查統計發現,海南獨特的熱帶雨林,海南島森林覆蓋率達51.8%,獨特的海島優勢,使海南省水域體育項目開發得到保障,其中山地類項目、海洋項目以及海島體育項目均可開發與應用。
(2)打造獨特的體育旅游產業產品。
體育旅游產業創新過程中,一定要注重發揮獨特優勢開發旅游產品,創造屬于海南、“獨一無二”的體育旅游產品。在體育旅游產品創新服務開展的過程中,應注重體育旅游的不斷創新,促進體育旅游創新發展。①鑒于優勢區位資源,致力于海域、山地型體育旅游產品開發。海南省自然優勢明顯,海域面積廣大,濱海景色美麗,同時也具有山地旅游資源,所以在開發旅游產品的過程中,應借助獨特優勢旅游資源開發獨特產品;②體育旅游產品開發應發揮獨特的民宿競爭力,并且綜合獨特優勢資源,創新具有多優勢的體育旅游產品。海南省不僅自然資源豐富,同時其體育資源也非常豐富。所以,在體育旅游資源發展的過程中,應注重對資源進行整合,結合旅游、文化、體育和民俗體驗結合,打造精細并分層次的體育旅游產品。例如,利用海南的體育旅游資源,開發高中低端的體育旅游路線及項目,供游客選擇;旅游景區可依托體育旅游項目帶動,打造一市或一縣網紅體育旅游項目,應用科技創新來賦能體育旅游項目設計,打造新奇特、極致體驗感的體育旅游產品;除了打造戶外賽事活動外,體育旅游產品還可與景區的陸、海、空項目進行嫁接與互動。
4.3、培養人才,積蓄力量
海南省體育產業創新目標已確定,總體政策引領正在完善,總體呈上升發展趨勢。但是從未來發展角度而言,海南省體育產業創新發展更應注重人才培養,全力培養優秀的體育產業創新創業人才,才能夠為體育產業后續發展提供保障,為海南省經濟發展奠定基礎,通過上述研究,針對海南省體育產業創新發展困境研究發現,目前人才缺失問題已經開始影響產業創新。所以,海南省自貿區建設之下,需要體育產業發展創新培養,引進人才,積聚人才力量,才能夠為海南省體育產業創新奠定基礎。
(1)人才培養與保留。
海南省體育產業創新發展過程中,始終堅定產業化建設目標,將人才培養列為重點內容。例如,相關教育政策開始向體育人才培養方面傾斜,在進行人才培養與教育的過程中,要求體育類高校或者職業院校以培養創新創業體育人才為目標,加速課程改革,政策上支持高校與企業和政府機構合作,為人才創建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另外,政府方面可在房產、薪資政策等方面做出改革,制定體育人才特殊保留政策,給予人才相應的補貼和優惠政策,為海南省保留優秀體育產業人才。
(2)人才引進。
海南省應注重人才引入,通過人才引進政策的建設,可吸引投資人才、體育產業創新人才目光,切實為體育產業人才創造良好的創業環境,為日后體育產業創新創業發展奠定基礎。
5、結束語
通過本文研究發現,自貿港視域下,體育產業發展應注重政策引導,明確方向,培養人才,從多個方面入手,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政策,吸引資金和人才,為海南省體育產業創新創業發展不斷積累力量和經驗,為日后海南省經濟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葉向東.自貿港視域下海南熱帶體育競賽表演產業探索路徑與發展研究[J].當代體育,2023(14).
[2]趙海霞,梁仁春.自貿港建設背景下海南沖浪賽事產業化發展路徑調查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2(20).
[3]葉向東.自貿港視域下海南熱帶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發展困境,模式選擇與培育探索[J].當代體育,2022(18).
[4]陳瓊夏.體醫融合背景下海南社區運動中心建設SWOT分析與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23,13(3).
[5]林先樂.自貿港背景下海南省青少年馬術運動產業化發展路徑[J].當代體育科技,2022,12(22).
基金項目:本文系海南省教育廳教改課題“產教深度融合背景下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育研究”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Hnjg2022-107)。
作者簡介:關文明(1982-),男,漢族,河北衡水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學;
曹佩磊(1983-),男,漢族,安徽淮南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