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體育活動中,體育器材是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其對于提升體育活動的開展質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身體素質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合理的運用,能充分發揮體育器材的應用優勢,讓小學體育活動變得更加專業、豐富,有利于促進學生體育素養的協調發展。但在實踐中,體育器材在小學體育活動中的應用還存在一些問題,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體育活動的開展。鑒于此,本文首先從三個方面闡述體育器材在小學體育活動中的融入價值,并在此基礎上分析當前小學體育活動中體育器材的應用問題,最后結合實際問題提出有效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體育器材 小學體育活動 應用 全面發展
中圖分類號:G8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02-(2024)-19-147-3-JF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教育事業實現了全面的改革。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越來越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小學體育活動是學生身體成長和心理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體育活動中,體育器材的恰當融入,豐富了教學內容,還能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以及運動技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但就目前而言,小學體育活動中的體育器材的應用還存在一些不足,難以發揮不同體育器材的應用價值,無法有效開展體育運動活動。如何有效地將體育器材與教學活動相結合,使之成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教學工具,已成為當前小學體育教師面臨的一項巨大挑戰。對于教師而言,應當做好對當前體育器材的應用分析,了解存在的問題,并探討多樣化的教學策略。
1、體育器材在小學體育活動中的融入價值
1.1、有利于提升體育教學質量
小學體育是一項常規且專業化的課程內容,旨在通過專業化的教學以及多元化的體育活動培養學生運動意識、拓展學生運動思維、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為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體育活動的實施離不開多元化體育器材的應用。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有效融入體育器材,能為教師提供不同的教學工具和手段,在提升體育教學質量方面有著極大的應用價值。例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多樣化的體育器材,設計出更加豐富且系統的體育活動,讓學生在體育器材的輔助下參與體育活動、完成運動項目,促進其全面發展。例如,不同球類器材可以滿足學生參與不同體育運動項目的需求。同時,同一種體育器材還能衍生出多種用法,確保體育活動的豐富性、趣味性和多元性。以籃球為例,教師既可以利用籃球開展籃球教學活動,讓學生完成基本的傳球、運球、投籃等動作,也可以利用籃球設計趣味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投擲、接球等技能。總之,體育器材的應用可以豐富教學內容,提升教學質量。
1.2、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
小學階段學生各方面能力和認知正不斷形成,有著極強的可塑性,正是培養他們體育興趣的重要階段。通過體育器材在體育課堂中的運用,可以讓學生參與豐富多樣的體育活動,感受到多元化體育運動的魅力,從而全方位激發學生運動興趣。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引入多樣化新穎的體育器材,例如敏捷梯、多功能運動墊、平衡球等運動器材,并創造出豐富多樣的體育游戲或活動。這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興趣愛好,能讓他們主動參與體育活動,并在參與的過程中體驗到運動的樂趣。這種積極的體驗對于激發學生體育興趣、培養學生運動習慣有著一定促進作用,同時,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關鍵所在。
1.3、有利于增強學生身體素質
小學體育課程的實施目標之一是通過一系列多樣化的體育活動增強學生身體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在體育運動活動中融入與之相關的體育器材,可以保證體育活動的專業性和豐富性,同時對于提升學生身體素質至關重要。當學生參與到各種使用體育器材的體育活動時,他們可以了解體育器材的正確用法、學習基礎的體育知識和技能。同時,也可以在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中鍛煉身體、增強體質。例如教師可以在體育課堂中使用杠鈴或啞鈴幫助學生進行基礎的力量訓練,以此增強學生肌肉力量。而在課前熱身環節,教師可以讓學生參加跳繩活動,以此提高學生心肺耐力。這些多元化的體育活動能顯著提升學生運動技能,增強學生身體素質。
2、體育器材在小學體育活動中的融入問題
2.1、體育器材未能完善
為全面發揮體育器材在小學體育活動中的應用價值,保證體育器材的全面性和完整性是前提條件。在當前小學體育活動中,仍然存在體育器材未能完善的問題,如部分學校受限于經費或其他原因,所投放的體育器材種類和數量未能完善,難以滿足多樣化體育活動的實施,以及全體學生的參與需求,例如在籃球、足球等體育器材的完善上,由于數量的不足,導致學生無法充分參與體育活動。另外,部分學校過于注重簡單的體育器材的投放,而忽略了一些新穎且特殊的體育器材,如平衡木、跳箱、敏捷梯等,導致小學體育活動項目過于單一,影響學生的參與興趣,也限制了學生在一些體育項目上的學習與進步。
2.2、體育器材用法單一
在小學體育活動的開展中,體育器材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體育器材的使用方法過于單一卻成為當前體育教學的主要問題之一。對于部分教師而言,忽略了體育器材的多元化功能,導致在應用體育器材開展教學活動時,往往以傳統且固定的模式加以運用。例如部分教師將籃球僅用于籃球比賽,而跳繩僅用于跳繩運動。這種單一的使用方法無法保證多元化體育活動的實施,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的參與度和創造力,不利于培養學生多元化的運動技能。
2.3、體育器材利用率低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往往存在體育器材利用率低的問題。如部分教師過于注重在體育課上運用體育器材,而忽略了在大課間、課外活動中運用體育器材,導致體育活動實施效果不佳,無法滿足學生的參與需求。這不僅會造成體育器材資源浪費的問題,還會限制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機會與體驗。另外,由于部分教師未能有效地管理和維護體育器材,導致部分體育器材存在損壞的問題,影響著體育器材的應用效果,也降低了體育活動的安全性。
3、體育器材在小學體育活動中的融入策略
3.1、完善體育器材,提升體育教學質量
為充分發揮體育器材在小學體育活動中的應用價值,全面提升小學體育活動的開展質量,促進學生體育技能的發展以及體育素養的形成,在實踐中,教師應當不斷完善體育器材,以此確保體育活動的科學、全面的實施,從而提升體育教學質量。
在實踐中,學校應當做好對校園體育器材的全方位評估,尤其注重體育器材的數量、種類、使用頻率以及維護狀況。基于這一方面,學校可通過問卷調查、教師反饋、學生反饋等方式加以了解,全方位分析現有的體育器材的應用現狀,從而確定需要更新或者增加的體育器材。在此基礎上,鼓勵教師制訂詳細的體育器材采購計劃,確保所采購的器材符合安全標準、滿足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運動能力,以及符合小學體育教學的實際要求。為充分發揮不同體育器材的應用作用,在實踐中,體育教師還應當做好對不同體育器材功能的了解并開發不同功能。例如體操墊既可以用于仰臥起坐、俯臥撐等一些基礎的體能訓練,也可以用于跨欄、翻滾等技巧練習。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發揮體育器材的多種功能,滿足多樣化的體育運動需求。另外,學校還可以開展專業教學培訓活動,鼓勵教師參與體育器材使用的培訓,通過理論加實踐的方式,讓每一位教師對不同的體育器材的特性、使用的方法和教學策略有全面的了解,鼓勵他們探索新的體育器材應用方式,從而將體育器材應用到多樣化的體育活動中。為了保證體育器材的長期使用,教師還可以建立定期檢查和維護制度,鼓勵學生參與到體育器材的維護和使用中,以此保證體育器材的完好無損,提高體育器材的利用率。而對于一些損壞或老化的體育器材,則需要及時進行更換,以此減少因體育器材原因而產生的“體育教學事故”,確保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完善學校體育器材,確保體育器材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從而提升小學體育教學質量。
3.2、結合教學內容,選擇相應體育器材
在小學體育活動中,為了充分發揮多樣化體育器材的運動功能,提升體育運動質量,教師應當結合教學內容選擇與之對應的體育器材,以確保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從而有效發展學生運動技能。
在小學體育運動中,不同的運動項目需要不同的體育器材做基礎。以籃球教學為例。在當前小學體育教學中,籃球教學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既能夠培養學生的協調能力、平衡能力,也有利于增強學生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在籃球教學中,教師應當明確教學的目標,例如基礎技能訓1QQmG2g3TrFfiAwqL1nlFA==練、體能訓練、戰術理解等。再結合這些目標選擇合適的籃球器材,例如結合學生的運動能力、學習進度選擇不同尺寸、不同重量的籃球,或根據不同的籃球教學項目添加籃球架、計分板等體育器材。除此之外,為了提高學生的參與度,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個人認知和能力范圍內完成體育活動。教師還應當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運動能力分層使用籃球器材。例如對于籃球基礎薄弱的學生或低年級學生,教師可以使用小型籃球進行基礎技能的教學,讓學生練習運球、拍球、傳球等基本功;對于部分籃球基礎較好以及高年級學生,教師則可以將小型籃球換成標準尺寸的籃球,同時還可以引入籃球架,讓學生參與傳球、運球、上籃或定點投籃等項目,從而提高學生籃球技能。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將籃球依次擺放在一條直線上,或者利用“體操墊”設置障礙,讓學生運球繞過障礙,從而提高他們的控球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定期開展籃球比賽,如“2V2”“3V3”半場比賽,使用標準的籃球和半個籃球場地,讓學生在小組比賽中學習基本的進攻和防守戰術,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籃球技能,使學生理解團隊協作的重要性,促進學生體育素養的協調發展。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充分發揮不同體育器材的應用優勢,讓學生在個人認知和能力范圍內利用體育器材完成體育活動。這不僅能增強學生運動興趣和自信心,還能使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學習科學的運動技能,為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3.3、注重教學創新,設計自制體育器材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體育器材作為開展體育活動的前提條件,教師除了使用專業化的體育器材之外,還可以通過自制體育器材的方式設計出多樣化的體育器材,從而開展豐富的體育活動。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增強學生主人翁意識,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學生參與到體育器材的設計與制作中,以此豐富體育器材,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質量。
基于這一方面,教師首先應當明確自制體育器材的要求和方向,如將創新和環保理念融入體育器材的制作中,引導學生利用身邊的廢舊物品進行有效設計,鼓勵他們思考如何將這些物品轉化為可以使用的體育器材。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自制體育器材視頻或圖片資源,以此拓寬學生設計思路,讓學生利用更多的廢舊物品自制體育器材。另外,教師還應當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在課堂中為學生進行示范,如設計一些簡單的自制體育器材,向學生展示其使用方法,從而激發學生的靈感和參與度,為后期的體育器材的設計與制作奠定堅實基礎。為了提高學生的參與度,確保所制作的體育器材的可應用性,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共同討論、設計并wvmP1WZ+yDVGn/5KJiTTrg==制做體育器材。這種方式的應用可以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能力,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比如在球類器材的制作中,教師可引導學生使用廢舊的報紙、塑料瓶或橡膠手套制做不同大小和重量的球。例如,將廢舊報紙揉成一個圓團,并使用大量膠帶纏住表面,制做成的球可用于投擲、接球或踢球運動;在橡膠手套內填充細沙,將其制做成一個圓團,并用膠帶纏繞、固定,也可用于“保齡球”體育活動。除此之外,在跳躍類體育器材的制作中,教師可引導學生用廢舊的泡沫板進行制作。比如,將泡沫板切割成不同形狀和大小的塊,根據學生的運動能力、身高、年齡等方面,將其制作為不同高度的欄架,用于開展跨欄比賽、障礙跑等體育活動,以此豐富體育運動項目,讓學生參與多樣化的體育活動,促進其體育技能的發展。另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將廢舊衣服裁成不同大小的布,并將細沙填充其中,制作成“沙包”,用于“沙包”游戲。多樣化的自制體育器材可以用于開展豐富的體育運動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激發學生運動興趣和參與度。與此同時,通過自制體育器材,還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合作意識、實踐動手能力以及環保意識,使他們在學習體育知識的過程中,促進其綜合能力的協調發展。在實踐中,教師應當注重引導以及互動,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引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幫助學生自制多樣化的體育器材,從而為后期體育活動的實施奠定堅實基礎。
4、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體育活動中,體育器材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多元化體育器材的應用能夠提升體育活動質量,讓每一位學生參與其中,從而發展其運動技能和體育素養。在實踐中,學校應當加大投入力度,豐富并完善體育器材。教師要具備創新意識,運用現有的體育器材,開展豐富多樣的體育活動,發揮體育器材的多元化功能,提高體育器材的利用率。同時,教師還應當鼓勵學生進行創新,通過自制體育器材的方式提高體育器材的利用率以及開展多樣化的體育活動,以此提升小學體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秦宏偉.簡易體育器材在小學體育課教學中的應用融合[J].小學生(下旬刊),2021(10).
[2]李錦.自制體育器材在小學體育活動中的開發利用[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0(05).
[3]陳虹.簡易體育器材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信息周刊,2019(12).
[4]李赟.自制體育器材在小學體育活動中的利用[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2(21).
作者簡介:讀珊珊(1990-),女,漢族,山東棗莊人,本科,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