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體驗學習環作為一種新興的且備受矚目的教學理念,其核心在于強調學生在具體體驗中實現學習與成長,對于提升歷史教學的效果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歷史單元教學中,運用體驗學習環的策略,不僅能夠促進教學內容的進階與豐富,還有助于教學主題的全面覆蓋,更在提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方面體現出顯著優勢。本文以“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這一單元為例,探討基于體驗學習環的高中歷史單元教學策略,以期為歷史教學實踐提供新的視角與參考。
[關鍵詞] 體驗學習環;高中歷史;單元教學;教學策略
歷史學科作為人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培育學生的歷史意識、文化素養及批判性思維能力,至關重要。然而傳統的歷史教學模式,往往偏重知識的灌輸,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及其實際體驗,致使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成效明顯不足。體驗學習環是一種以學生為核心、以體驗為根基的學習過程。該學習過程的明晰,賦予了高中歷史教學新的理念與方法。體驗學習環是由美國教育家大衛·庫伯所提出的,他認為,有效的學習應當起始于具體的體驗,歷經反思觀察、抽象概括以及主動實踐等階段,從而構建起一個完備的學習循環。
一、基于體驗學習環進行歷史單元教學的理據
體驗學習環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反思、理論化和再實踐的過程來實現深度學習。在歷史單元教學中,應用體驗學習環策略不僅有助于教學內容的進階與豐富,使得歷史知識更加系統化和深入化,而且還有利于教學主題的完善,幫助學生全面理解和把握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更重要的是,體驗學習環的應用有助于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包括唯物史觀、史料實證、歷史解釋等方面能力的提升。下面,將從這三個方面進行學理論證與闡釋。
1.基于體驗學習環有助于單元教學內容的進階
歷史學科的教學內容往往涉及大量的時間線、事件、人物和概念,傳統的教學方式側重知識的灌輸,而忽視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體驗學習環則通過讓學生親身體驗歷史情境,來實現他們對歷史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應用。
在體驗學習環的第一階段,即具體體驗階段,學生通過多種方式親身感受歷史情境,這種具體的歷史體驗能夠使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歷史事件和人物,從而加深對歷史知識的印象。通過親身參與和感受,學生能夠更好地把握歷史事件的細節和背景,為后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反思觀察階段,學生需要對他們在具體體驗階段所獲得的經驗進行思考和總結。這一階段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分享感受,并通過教師的引導來深化對歷史知識的理解。通過反思和觀察,學生更加深入地思考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及其對當時社會和文化的影響。在抽象概括階段,學生需要將他們在反思觀察階段所獲得的經驗和知識進行整合和提煉,形成自己的歷史觀念和理論。這一階段要求學生進行深度的思考和概括,以形成對歷史事件的全面理解。通過抽象和概括,學生更好地把握歷史事件的本質和規律,形成自己的歷史認知體系。在主動實踐階段,學生需要將他們在抽象概括階段所形成的觀念和理論應用到新的歷史情境中,以檢驗和拓展他們的歷史知識。這一階段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以深化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和應用。通過主動實踐,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提高自己的歷史素養和實踐能力?;诖?,通過體驗學習環的四個階段,學生可以從具體的歷史體驗出發,逐步深化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實現教學內容的進階。
2.基于體驗學習環有利于單元教學主題的完善
歷史單元教學往往圍繞一個特定的主題或時期展開,傳統的教學方式側重對該主題或時期的全面介紹,而忽視了學生對該主題或時期的深入理解和感受。體驗學習環則通過讓學生親身體驗該主題或時期的歷史情境,來增進他們對該主題或時期的理解和感受。
在具體體驗階段,學生以多種方式親身感受該主題或時期的歷史情境,更加深入地理解該主題或時期的歷史背景、社會環境和文化特征。這種具體的歷史體驗,促使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歷史的魅力和深度。在反思觀察階段和抽象概括階段,學生需要對他們在具體體驗階段所獲得的經驗和知識進行思考和總結,形成對該主題或時期的全面理解和感受。通過反思和概括,學生更加深入地思考該主題或時期的歷史意義和價值。在主動實踐階段,學生可以將他們對該主題或時期的理解和感受應用到新的歷史情境中,以檢驗和拓展他們的歷史知識。這一階段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以深化對該主題或時期的理解和感受。通過主動實踐,學生能夠將該主題或時期的知識與其他歷史知識相聯系,形成更加完整的歷史認知體系?;诖耍ㄟ^體驗學習環的四個階段,學生可以從具體的歷史體驗出發,逐步深化對該主題或時期的理解和感受,實現教學主題的完善。
3.基于體驗學習環有益于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
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史料實證素養、歷史解釋能力等。傳統的教學方式往往側重對歷史知識的灌輸,而忽視了對學生這些核心素養的培養。體驗學習環則通過讓學生親身體驗歷史情境、進行歷史探究和合作學習等方式,來促進他們這些核心素養的提升。
在具體體驗階段和反思觀察階段,學生需要通過多種方式獲取歷史信息,這一過程要求學生具備史料實證素養,即能夠辨別史料的真偽、理解史料的來源和價值,并能夠從史料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通過這兩個階段的實踐和學習,學生逐漸提升他們的史料實證素養。在抽象概括階段和主動實踐階段,學生需要對他們所獲取的歷史信息進行整合和提煉,形成自己的歷史觀念和理論,并將這些觀念和理論應用到新的歷史情境中。這一過程需要學生具備歷史解釋能力,即能夠運用所學的歷史知識對歷史事件進行解釋和評價,并形成自己的歷史觀點。通過這兩個階段的實踐和學習,學生可以逐漸提升他們的歷史解釋能力。
二、基于體驗學習環的高中歷史單元教學策略
體驗式學習環強調學生通過親身實踐、反思觀察、抽象概括和主動實踐來深入學習與掌握知識。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運用體驗式學習環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培養學生的史料實證素養和歷史解釋能力。以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的第八單元“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為例,具體闡述基于體驗學習環的高中歷史單元教學策略。
1.具體體驗階段:創設情境與扮演,親身感受歷史
具體體驗階段是體驗式學習環的起點,也是學生接觸和理解歷史知識的第一步。在這一階段,教師需要創設生動、真實的歷史情境,讓學生仿佛置身歷史之中,親身感受歷史的氛圍和脈搏。為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如歷史紀錄片、圖片、音頻等,創設真實的歷史情境。例如,播放反映抗日戰爭的影片片段,如《血戰臺兒莊》《南京!南京!》等,讓學生直觀感受戰爭的殘酷和中國人民的英勇抗爭。這些影像資料,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視覺和聽覺刺激,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歷史。除了創設情境,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活動。例如,學生可以扮演抗日英雄,通過模擬戰斗、演講等方式,感受英雄們的英勇和堅定;也可以扮演普通士兵或平民百姓,通過模擬日常生活、逃難等場景,了解戰爭對人民生活的影響。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歷史,增強歷史感知能力。
在具體體驗階段,學生通過創設情境和角色扮演兩種方式親身感受歷史。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讓他們更加主動地參與到歷史學習中來。同時,通過親身感受歷史,學生深刻地理解歷史事件和人物,為后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反思觀察階段:分組討論與引導,深化歷史認知
反思觀察階段是體驗式學習環的第二個階段,也是學生深化歷史認知的重要環節。在這一階段,學生需要對具體體驗階段所獲得的歷史知識和感受進行深入的反思和觀察,形成更加全面和深刻的歷史認知。為此,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進行討論。討論的問題可以圍繞具體體驗階段的內容展開,例如:侵華日軍的主要罪行有哪些?中國軍民是如何進行抗日斗爭的?全民族團結抗戰的重要性體現在哪些方面?通過小組討論,學生相互交流自己的歷史見解和感受,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同時,小組討論也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溝通能力。在討論過程中,教師需要及時給予引導和點撥,幫助學生梳理歷史線索,理解歷史事件的因果關系和來龍去脈。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深入地理解歷史事件和人物,形成更全面和深刻的歷史認知,同時也可以解決討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
這一階段,學生以分組討論和教師引導兩種方式來深化歷史認知。如此,可以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合作意識,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思考歷史;并且,通過反思和觀察歷史事件,形成更加全面和深刻的歷史認知。
3.抽象概括階段:總結提煉與構建,形成學科觀念
抽象概括階段是體驗式學習環的第三個階段,也是學生形成歷史觀念的重要環節。在這一階段,學生需要對反思觀察階段所獲得的歷史認知進行總結和提煉,形成自己的歷史觀念和理論。在小組討論和教師引導的基礎上,學生需要對所學知識進行總結提煉,比如概括侵華日軍的主要罪行、中國軍民抗日斗爭的主要特點,以及全民族團結抗戰的歷史意義等。通過總結提煉,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歷史事件和人物的本質和規律。除了總結提煉,學生還需要將所學知識進行系統化整理,構建知識體系,比如繪制時間軸或思維導圖來展示重要事件。通過構建知識體系,學生更加清晰地了解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系和因果關系,形成更加完整和系統的歷史觀念,同時也培養了歸納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在抽象概括階段,學生通過總結提煉和構建知識體系兩種方式形成歷史觀念。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讓他們更深入地理解和思考歷史。在正確的歷史觀念引領下,學生將更加自信地面對未來的學習和挑戰。
4.主動實踐階段:自主探究與實踐,提升歷史素養
主動實踐階段是體驗式學習環的最后一個階段,也是學生提升歷史素養的重要環節。在這一階段,學生需要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通過自主探究和社會實踐來檢驗和拓展自己的歷史知識。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歷史素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結合所學知識進行自主探究。例如,讓學生搜集更多的有關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的史料和故事,進一步了解歷史細節和人物命運。通過自主探究,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歷史事件與人物的背景和內涵,拓展自己的歷史知識,同時也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精神。除了自主探究,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來增強他們的歷史感知能力。例如,帶領學生參觀抗日戰爭紀念館、烈士陵園等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基地,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歷史事件和人物的真實面貌,增強自己的歷史感知能力,同時也培養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這一階段,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和社會實踐兩種方式提升歷史素養。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探究精神和愛國主義情感,讓他們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歷史,同時也將自己的歷史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增強歷史素養。
[參考文獻]
[1]劉桂俠.美國中小學的體驗式學習及啟示[J].教師教育學報,2019,6(05):96-104.
[2]祁金莉.體驗式學習在歷史解釋素養涵育中的運用[J].江蘇教育,2023(46):90-91.
[3]薛偉強.歷史學科實踐的內涵、價值與實施路徑[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24,25(02):13-17.
[4]黃牧航.中學歷史課堂體驗活動設計的教學反思[J].歷史教學(上半月刊),2022(11):19-24.
[5]趙明霞.體驗式學習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J].教學與管理,2024(14):61-63.
[6]許壽玲.指向歷史解釋素養的初中歷史閱讀教學[J].中小學班主任,2023(16):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