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清晨,第一縷曙光穿透云層,朦朧的天邊漸漸染上金色。電視早間新聞正在播報著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的信息。我坐于窗前,眼睛不知不覺又看到了那本紅色耀眼封面的《紅巖》,心中的澎湃再度激起,一幀幀鮮活的畫面又浮于眼前……
江雪琴看著丈夫的頭顱掛在城門,忍住悲痛繼續參與革命工作,許云峰為大家逃獄,不顧疼痛以手指挖通道,齊曉軒為掩護他人,不惜犧牲自己吸引火力……是什么讓他們如此堅毅,是什么讓他們如此不屈,是什么讓他們的生命如此閃耀?我想,那是深藏于心中的信仰,是那份崇高的信仰給予他們力量,給予他們精神原動力。
如果說信仰有顏色,我說那是屬于江姐的一身藍和一抹紅,藍得純凈,紅得透徹,如天空般純凈透明的是江姐執著堅定的信仰。臨刑前,她帶著永恒的微笑,從容地梳理頭發,換上藍色的旗袍,披上紅色的絨線衣,拍拍身上干凈的衣服,拉平旗袍上的褶痕……她的心如同天空一樣純澈,如同暖陽一般火熱。冷靜淡定,腳步堅定,留給戰友們無盡的力量與勇氣。
如果說信仰有顏色,我說那是許云峰眼神里期望著穿透石壁的那一抹綠,縱使遍體鱗傷,心中依然涌動著《國際歌》的韻律;縱使身處魔窟,縱使層層巖塊和巨石隔絕了陽光、空氣和一切人間的聲響,但是他堅定頑強地相信,穿透石壁,總有那一抹生機勃勃的嫩綠在晴空碧野上搖曳生姿。盡管手指早已挖破,石壁上已經滲透灰褐色血跡,但兩只眼睛仍然炯炯有神,那是永不熄滅的信仰的力量,是心中那一份對于綠的向往。
如果說信仰有顏色,我說那是華子良裝瘋賣傻隱藏身份十四年的滿頭灰白。槍一響,他的任務就開始了。偽裝瘋癲,長期潛伏。十四年,他不在意別人說他是“膽小鬼”“軟骨頭”,臥薪嘗膽,厚積薄發。十四年,無論風雨堅持跑步鍛煉,默默蓄力,為敞開陰暗囚籠做準備。“黨需要我發揮作用”。黨需要他,他就出現了,這個等待了那么多年的聲音,在這一刻是如此有力量,仿佛要沖擊所有的一切。
如果說信仰有顏色,我說那是“小蘿卜頭”手中那半截鉛筆的紅,是成崗沉著堅定刻印《挺進報》的白,是龍光華誓死保護的那一汪水的透,是穿透黑暗緩緩升起的那一束金黃,是每一個堅強剛毅的紅巖魂,是那一抹永不磨滅的深藏于心中的熾熱的紅。
抬頭仰望,紅日臨空,照耀這早已和平的神州大地。在這燦爛美麗的光芒中,我仿佛看到了烈士們那奮勇向前的身影。他們奔往一處——那是紅星照耀的地方。
教師點評
羅廣斌、楊益言的《紅巖》以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末的山城重慶為背景,真實再現了在人民解放軍進軍大西南的關鍵時刻,國民黨當局對共產黨人的殘酷鎮壓和重慶地下工作者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小說圍繞中美合作所的敵我斗爭、地下黨領導的城市運動和華鎣山的武裝斗爭三條線索展開,生動表現了革命者為爭取全國解放而進行的殊死斗爭,揭露了敵人的兇殘本質,歌頌了革命者的堅強意志、堅定信念與大無畏精神。
小說通過著重表現齊曉軒、許云峰、江雪琴、華子良等人在獄中所進行的英勇斗爭,展現了共產黨人不屈不撓、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他們以血肉之軀鑄就了不屈的信仰,以生命之光照亮了自由之路。雖身陷囹圄,他們的精神卻如璀璨星辰,永遠閃耀在歷史的長河中。
這是一部用革命的鮮血凝結成的書,是一部革命英雄傳奇,它讓我們透過文字看到那千千萬萬烈士用他們的生命澆灌的理想信念之花。它教會我們在逆境中堅守自我,在動蕩中堅定理想信念,在挑戰面前展現勇氣與擔當。
——廣東省珠海市前山中學 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