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9年,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均提出“三教”改革的具體政策與措施,其核心是深化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提升教育教學水平。《發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是中職汽修專業實踐性較強的一門課程,注重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學生在實訓中得到鍛煉,該課程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本研究通過文獻研究法、調查研究法、實證研究法對廣西兩所中職學校的8名中職教師及85名中職汽修專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分析任務驅動教學應用于中職汽修《發動機構造與維修》教學時存在的問題,并對問題的成因進行分析,接著進行了兩個月的教育實踐,并對任務驅動教學法應用于中職汽修《發動機構造與維修》教學提出對策,對中職汽修專業同類課程有一定的指導。
關鍵詞:任務驅動教學法 發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 課堂教學
1 引言
在2021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強調了職業教育在教育系統和人才培養中占有重要地位[1]。
經濟繁榮,產業升級,對各種高端技能人才的需求急迫,我國積極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技能型比賽,允許學生大膽嘗試,培養國家需要、社會需求和滿足企業崗位的各種人才。《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指出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類型的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2]。隨著教育社會化和終身化普及,人們越來越重視職業教育。中等職業教育是整個教育體系建設發展的基礎,《發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是中職汽修專業重要的專業課,國家鼓勵中職學校教師因材施教,采用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教學場所跟企業需求一致,學生上課時感受到企業文化的熏陶,在課堂上將學生放置在仿真的工作情境中,培養適合企業需要和社會生產需求的技術技能復合型人才。
2 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2.1 研究目的
中職《發動機構造與維修》這門課程作為汽車維修專業課程,以任務驅動教學法在《發動機構造與維修》課堂教學中應用為主線,針對目前中職課程中使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應用現狀,對教學中存在學生不積極主動學習、缺乏自信心、對教師依賴性強等具體問題提出相應措施,將任務驅動教學法應用到中職汽修專業實踐教學中,培養教師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能力,同時也培養學生實踐探索能力,培養更多技術技能型人才。
2.2 研究意義
首先,通過分析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發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現狀,適應現代職業教育的需求。
其次,了解此方法在中職課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其成因進行分析,任務驅動教學法貫穿在中職汽修專業《發動機構造與維修》整個教學過程中,把課程教學分為具體的教學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學習到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學生學習興趣、動機和學習習慣與具體任務相聯系,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能夠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知行合一的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探索性。
最后,任務驅動教學法也有助于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和進度,通過設定具體的任務,教師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和進度,從而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3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含義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能夠很好應用于以實驗性、實踐性與操作性較強的教學內容的教學方法,它的含義是以富有趣味性,能夠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與好奇心的情景為基礎,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的任務為載體,使學習者在完成特定任務的過程中獲得知識與技能的一種教學方法。任務驅動教學方法體現了以任務為明線、以培養學生的知識與技能為暗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基本特征[3]。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通過教師的指導,使課堂學習活動能圍繞一個合理的、利于教學目標實現的問題展開,讓學生通過自主搜集材料和利用各種學習資源去探尋問題答案,并在這一過程中培養自身各種基本能力,同時最終在自我的努力下,找到問題答案的一種教學方式。任務驅動教學法是基于建構主義相關教學理論的一種探究式教學方式,轉變了過去知識再現式、學生被動接受式的教學模式,而是更加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具體到信息技術等課程中,則更注重學生的實踐操作,讓學生不僅完成課堂教師布置的課堂任務﹐同時培養自身的學習以及動手操作能力[4]。
4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汽修專業《發動機構造與維修》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4.1 存在的問題分析
4.1.1 教師專業知識不夠扎實,理論學習不深入
在中職《發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承擔著重大責任。大部分年輕的中職教師對任務驅動教學法不太理解,專業知識掌握不夠全面,對課堂教學只停留在表面,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差,實踐能力不足。在教學中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由于缺乏實施該方法的經驗,教師難于將教學內容轉換為學生熟悉的內容進行教學,中職學校學生學習基礎較薄弱,通過任務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在課堂上難于接受,學習發動機構造與維修相關知識比較吃力,根本原因是部分教師專業知識不夠扎實,缺乏實踐教學經驗。
4.1.2 教學方法單一,對任務難易程度難于把握
大部分的教師在課堂中選擇的教學方法主要以講授法為主,教師講授結合板書,學生聽,記筆記,教學方法過于單一,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生各學習方面會受到阻礙,學生也不能得到很好發展,若在《發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中沒有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僅以講授法進行教學,課堂枯燥乏味,學生不愿意學。由學生問卷調查可知,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難易程度設計教學任務,大部分學生認為任務設計有點難,只有少部分學生認為任務設計一點都不難,教師沒有做到徹底了解學生,不同學生個性特點不同,只能根據大部分學生觀點進行任務設計,以至于每個學生對任務難易程度的感受不同。
4.1.3 教師缺乏系統專業培訓
大部分教師對任務驅動教學法了解少,缺乏系統培訓,也有部分教師認為缺乏系統培訓,是因為學校對任務驅動教學法不重視。在教學中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明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但在中職教學中,教師對該方法運用沒有正確認識,在使用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根據教師訪談可知,年輕中職教師對該方法基本不了解,年邁的教師在教學中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會耗費大量精力,不愿意使用該方法。學校推薦教師在課堂上運用此方法,但未給予具體行動來支持,沒有進行系統專業培訓。教師上課設計任務有時會根據主觀性進行設計,沒有達到合理要求,學生基礎差,教師不懂開展教學活動。
4.2 問題成因分析
4.2.1 教師缺乏實踐經驗,教學閱歷不豐富
教師缺乏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的主要原因:第一,年輕中職的教師專業知識不夠扎實,知識面不廣,對于剛剛進入中職學校的教師,教學閱歷不豐富,在《發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中使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時對教材理解不透徹,實踐經驗不足,對學生沒有進行全面理解分析,沒有達到理想效果。第二,教師受多重身份影響,是學生學習促進者、引導者和班級管理者,參加各種技能大賽,還要承擔教學任務,受各種生活瑣事困擾,沒有更多精力投入到教學中,在課堂上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會受到一定影響。第三,不同的溝通交流方式也會存在問題。學生與教師處在不同年齡段,對待問題看法各有不同,教師思想比較落后,跟不上學生潮流,溝通時存在一定問題,阻礙師生之間建立良好關系,也是造成不能靈活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原因。
4.2.2 沒有轉變教育觀念,受傳統教學方法影響
在中職學校,以講授法為主,教法單一。具體表現如下:第一,教師缺乏正確教學理念。教學還停留在傳統模式中,進行灌輸式教育,教師負責講,學生負責聽,單調、乏味,課堂吸引力差,沒有學習興趣導向,師生之間互動少,沒有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沒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不會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第二,教師自身素質有限。教材內容老舊,不懂靈活變通,沒有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沒有因材施教,無法在《發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中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第三,教師比較佛系,不愿意做出改變,講授法操作起來方便容易,不需要花費大量精力來熟悉教材,了解學生個性特點,以至于設計任務時,難易程度有所不同。
4.2.3 學校對專業培訓不重視
在學校方面,教師缺乏系統專業培訓存在的主要原因:第一,不同年齡段的教師會對任務驅動教學法有不同程度了解,有些年輕中職教師對該方法的應用根本不了解,也不清楚,學校也未進行統一專業培訓,在運用該方法進行教學時,沒有正確指導,教師會帶著個人主觀色彩進行任務設計,將個人想法過多參與到組織教學中,以講授法進行教學,沒有將情境帶入到課程上,沒有做到知行合一,仍是教師處于中心位置上。第二,教材老舊,跟不上時代發展。隨著經濟快速發展,有些教材已經不適應當前的教學活動,學校未能及時更換教材,教學任務設計沒有與學生當下生活貼近,不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脫離社會實際要求。第三,教學管理制度不強。年輕中職教師專業基礎知識薄弱,部分有豐富經驗教師處于佛系狀態,在課程上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行不通。
5 任務驅動教學法應用于中職《發動機構造與維修》的對策建議
5.1 豐富教師專業知識,提高教學效率
根據本課程完成情況來看,兩個班級學生學習情況有不同。在實驗班級中,大部分學生認為任務驅動教學法能夠激發學習興趣,理論與實踐結合,實操能力得到培養。因此,教師以任務形式進行教學,可以滿足學生學習需求。該方法的運用,提高學生對《發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學習興趣,結合小組教學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提高團結協助能力,激發學生潛能,有助于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通過該方法,實驗班級大部分同學能夠增強學習自信心,在完成任務后進行成果展示時,敢于展現自己學習效果。使用傳統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的班級,學生在課堂中會感覺到枯燥乏味,知識掌握程度沒有實驗班級效果好,學生不主動學習、實操能力和合作表達能力得不到鍛煉,學習熱情不高。使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進行教學,教師必須對該方法熟悉,對專業知識熟悉,才能更好發揮該方法最大效果,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5.2 樹立正確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多樣
觀察對比分析了兩個班級在《發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參與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任務驅動教學法和傳統教學法是有區別。在實驗班中使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學生上課專注力較高,只有小部分的學生學習狀態不佳,課堂氛圍方面,學生在課堂上比較積極活躍,課程學習氛圍輕松。課堂行動方面,大部分學生能夠認真聽課,積極參與課堂任務討論,勇于挑戰,敢于表達自己觀點。而使用傳統教學法的班級,學生上課專注力比較差,容易出現開小差、走神等情況。在學習氛圍上學生是被動接受知識,課程參與度一般,大多數學生不愿與人分享學習成果。
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班級,在課程上學生作為學習主體,教師引導學生學會學習,讓學生能夠完成教師設置的任務。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課程教學實踐取得不錯效果,教師引導學生完成任務,讓學生成為課程上真正的主人。教師根據所教班級具體情況選擇適合的教學模式,改變傳統上教師單方面灌輸,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現象,采用多種方法進行教學。
5.3 專業培訓系統化
對比分析兩個班級在《發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教學實際情況,由數據分析可知,使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進行教學的班級,大部分學生積極參與到課程中,教師在課堂上正確指導學生學習,激發學生學習潛能,最大限度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而運用傳統教學法進行教學的班級沒有這樣的效果。中職學校也開始重視培養教師專業培養,年輕的中職教師在上崗位前,會安排進行專業教學培訓。學校及時更新教材,加強教學管理制度,對教師專業品質、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出要求,有利于教師專業化發展,使專業設置與社會需要、未來就業相符合。
基金項目:1.2024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中職一般課題項目“中職汽車專業群核心課程厚植工匠精神職業品德教育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GXZZJG2024B250);2.2023年度廣西科技師范學院校級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項目“基于現代產業學院的汽車服務工程專業‘崗課賽證’融通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2023GKSYGB09)。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J].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公報,2021(12):2-6.
[2]吳志堅.在國家職業教育改革背景下推動職業教育內涵式發展的思考[C]//.2020年課堂教學教育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2020:169-171.
[3]郭紹青.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內涵[J].中國電化教育,2006(07):57-59.
[4]胡堅.分析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內涵[J].時代教育,2012(2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