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科生導師制是優化人才培養方式、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之一。我國少數高校在實施本科生導師制中已經取得一定成效,但絕大部分高校至今仍處在導師制探索實踐階段,正面臨著諸多問題。文章結合成都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本科專業在實踐全員全程本科生導師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對本科生導師制進行簡單地探討分析,旨在為我國高等學校實施本科生導師制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本科生導師制 人才培養 高等教育
1 引言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堅持優先發展教育,大力推進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使我國教育發展邁上了新臺階,取得了全方位、開創性的歷史性成就[1]。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要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當前的教育水平距離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強國的目標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2]。為適應新時代發展目標,需要不斷完善教育體系,改革體制機制,改進人才培養模式,破除不合時宜的體制機制弊端,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本科生導師制是優化人才培養方式、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之一[3-6]。21世紀以來,我國很多高校開始實踐本科生導師制培養模式,部分高校已經取得不錯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本科生的培養質量,但絕大部分高校至今仍處在導師制探索實踐的初級階段,正面臨著諸多問題[7-11]。成都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自2021年起面向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本科專業開始實施全員全程導師制,實施過程中學生在專業知識、創新能力、思想品德等方面都得到提升,但仍存在學生參與度不高、導師資源不足、評價機制不完善等諸多問題。本文作者根據自身落實導師制培養任務過程中遇到的現實情況,結合本科生導師制人才培養理念,對目前本科生導師制存在的問題進行簡單的分析并提出改進建議。
2 本科生導師制的人才培養理念
本科生導師制作為一種教育制度最早起源于牛津大學[12],具體實施方法是導師對學生采取個性化指導方式,布置具體學術任務并督促其獨立完成,而后再與導師進行對話交流,以此提升學生自主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導師具有學術指導和道德教育的雙重任務。關于本科生導師制的內涵國內外學者對此有不同的看法。一種觀點認為[13],本科生導師制是區別于以班級為教學單位的另一種以個體或小團體為教學單位的新的教學管理制度,該制度以專任教師擔任導師對個體或小團體學生進行個性化專業知識學習、科研能力培養、思想道德教育等多方面的指導。另一種觀點則認為[14],本科生導師制是區別于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灌輸式教學方式,它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該教學方法強調學生與老師的對等交流,鼓勵學生對老師提出質疑、批判、辯論等,充分發揮學生的思想主動性。
結合自身的體會,作者認為本科生導師制內涵是因材施教、個性化培養,尊重個性化差異,幫助學生更好的成長和發展。它不是一種普適的教學方法,而是一種因材施教、個性化培養的互動式教學制度。這種教學制度與傳統課堂教學制度相輔相成,課堂教學是嚴格按照人才培養方案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進行集體教學,使學生獲得基本道德素養和專業能力;而導師制是在課堂教學基礎之上,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使其在突出方面獲得進一步發展,尤其是在專業能力和實踐能力基礎上繼續發掘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當學生在某一方面取得進步并獲得信心后,會激發其自主學習專業知識的積極性。
3 本科生導師制實施成效
成都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自2021年起面向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本科專業開始實施全員全程導師制以來,已取得一些顯著成效。
3.1 學生專業課成績優秀率提升
在落實本科生導師制時,遴選的導師主要是本專業的專任教師,都具備較高的專業水平和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在對學生指導過程中,給學生答疑解惑,幫助學生攻克專業課學習過程的一些重點和難點。同時,導師將大部分學生不理解、未吃透的專業課重難點、反饋給代課老師,促進代課老師進行課堂教學改進。在這種良性循環下,專業課學習效率得到提升,優秀率逐年增長。
3.2 學生參加學科競賽積極性增高
在導師個性化的指導下,部分學生找到自己的優勢特長,并在導師的鼓勵下積極報名參加學科競賽。例如,在學習完工程制圖、機械原理、機械設計等課程后,部分學生發現自己在工程制圖和機械設計方面出眾,導師引導其積極參加工程制圖、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等學科比賽,少部分學生還在比賽中獲獎。學生在比賽中不僅得到進一步鍛煉,而且還能收獲豐碩的比賽獎勵,這大大提升了學生參加學科競賽積極性,每年報名參加學科競賽的學生人數不斷增高。
3.3 師生關系更加融洽
導師除了在學業方面提供幫助外,還在學生職業發展方向上給于指導。導師會將當前國家重大戰略方針、省市重點產業布局、行業發展現狀等信息反饋給學生,并在職業發展方向上給出自己的建議。部分學生找到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后,積極主動與老師溝通交流,獲取老師在行業、企業的一些信息和資源,部分打算升學的學生還向主動請導師進行院校推薦等。在這種良好的溝通想氛圍下,師生關系變得更加融洽。
4 本科生導師制存在的問題
4.1 缺乏對導師制內涵的深刻認識
本科生導師制的核心內涵是因材施教、個性化培養。要求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面對不同類型的學生匹配不同的指導方式和指導內容,發掘并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然而,部分導師不能深刻理解導師制的內涵,把導師制理解為一種學生管理制度,把監督管理學生學習、生活、心理健康等作為導師工作的主要內容,充當了類似“班主任”“輔導員”的角色。
4.2 導師制制度不夠完善
學院在實施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生導師制時,僅發布了導師制人才培養綜合改革總體實施方案,沒有進一步完善導師制詳細實施方案。制度文件中缺乏對導師工作職責、指導方式、考核標準等方面的規定和要求,這導師制工作趨于形式化。
4.3 導師制配套支持不足
缺乏配套經費的支持以及訓練場地、科研實驗硬件的短缺等是導師在指導學生開展科研訓練或創新創業訓練時遇到的大難題。例如,導師在指導學生開展創新實踐活動時,需要排隊申請指導場所和設備設施且申請周期較長,造成指導過程不連續、效率低。再如,導師帶領學生進行科研訓練時,預約使用的科研平臺需要額外支付平臺使用費,較大的經費壓力,使導師對學生進行科研訓練失去信心。
4.4 導師制缺乏激勵政策
本科生導師制是一種課外指導制度,導師要在完成自己的教學科研任務外對學生開展指導工作。目前高校的競爭環境日益激烈,高校教師的教學科研壓力也相對較重,加之開展對本科生的指導工作需要的時間、精力以及智慧上的投入巨大,導師們愿意在指導本科生方面付出的精力越來越少。目前,學校或學院沒有對導師制設置相應的獎勵或激勵政策,大多通過宣揚教師自我的教育奉獻精神,以提高教師在指導本科學生的積極性,但效果都不太理想。
5 導師制完善和優化建議
5.1 加強制度建設與監督管理
首先結合學校和學院目標定位,明確本科生導師制的培養目標,而后根據培養目標制定符合自身發展規劃的導師制實施細則。在規定導師職責范圍時,要界定清楚導師與班主任、輔導員的職責區別,避免出現交叉重疊,以免導師避重就輕舍棄指導學生科研或創新訓練的任務,擔當起班主任的角色。此外,通過不斷實踐改革,逐漸細化實施細則并最終明確導師的指導人數、指導方式、指導內容、考核要求等。同時建議設立專門的監督管理小組,對導師培養工作進行定期檢查,保障指導質量,對工作態度不積極的導師要及時給予警示和糾正。
在選拔導師時,應從師風師德、教學經驗、科研能力等多方面考慮,確保導師具備必要的指導能力和道德素質,同時,學校或學院應集中組織導師培訓,對導師制的目標任務、指導方法、溝通技巧等進行專門培訓。為了確保導師能夠認真履行指導職責,應加強對導師的管理和考核。在管理方面,應建立健全的導師管理制度,明確導師的權利和義務。在考核方面,應建立科學的考核機制,對導師的指導效果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此外,學校或學院應建立良好的師生溝通機制和溝通平臺,以確保導師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需求。導師應定期與學生進行面談或電話溝通,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需求,并及時給予幫助和指導。學生也可通過平臺積極主動地與導師溝通,向導師請教問題或尋求幫助。
5.2 加強導師隊伍建設
本科生導師制是培養創新人才和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舉措,其核心在于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有活力的導師隊伍,導師隊伍質量直接決定了本科生導師制的培養質量。針對目前存在的師生比偏低,導師隊伍質量不高的問題,學院要采取措施,引進更多的優秀青年教師,加快擴大師資隊伍規模,為本科導師儲備充足的師資。在此基礎之上,制定合適的本科導師遴選制度,從學院的師資隊伍中遴選出優秀的教師擔任導師,嚴格把關本科生導師制培養質量。考慮身體精力方面因素,可以盡量多選擇年輕教師作為本科生導師。
5.3 加強配套資源建設
資源配套是本科生導師制有效實施的基礎。缺乏必要的資源支持,導師難以發揮指導作用,學生的發展也會受到限制。因此,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資源配套在本科生導師制中的重要性,加大投入力度,優化資源配置,確保導師和學生能夠獲得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努力完善教學設施,如加大對教室、實驗室、圖書館等教學設施的投入,提高設施的使用效率和便利性,為導師和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和學習環境。建立導師工作室,為導師提供專門的工作室,配備必要的研究設備和資料,方便導師開展科研工作和指導學生。強化圖書資料建設,豐富圖書館的藏書種類和數量,特別是增加與本科生導師制相關的專業書籍和期刊,滿足導師和學生的學術需求。加大對導師制的經費投入,設計專門的經費賬戶用于開展本科生導師制工作,每年給予每位導師不定額劃分指導經費。
5.4 建立完善的激勵政策
實施本科生導師制,不僅要靠教師的奉獻和情懷,更要建立以現代大學制度為基礎的統一的利益機制。應采取多種措施激發導師的工作積極性,一方面,可以通過評選優秀導師和優秀畢業生的形式,給予導師和學生一定的精神激勵,此外,要根據導師指導工作的考核情況,給予導師一定的物質獎勵,同時將導師的考核情況納入教師教學工作量核定、績效認定、職稱評審等考察范圍。只有健全權利、責任和利益相統一的激勵機制,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導師的積極性,進一步增強導師的責任感,從而提高本科生導師制的效果。
6 結語
本科生導師制已在培養學生創新創業和工程實踐能力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是一種具有明顯優勢的人才培養方式。但作為一種個體差異化培養方式,本科導師制對師資力量、資源分配以及經費保障等方面提出較大挑戰。目前首要任務是結合學校或學院自身的發展遠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不斷改進、完善本科生導師制制度,使其成為學校或學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途徑。
基金項目: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 機械類專業雙創教育服務智慧云平臺建設(230804973143318)。
參考文獻:
[1]懷進鵬. 新時代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重大戰略意義[J].新教育,2023(04):1.
[2]朱旭東. 教育高質量發展開啟中國教育現代化新篇章[J].教育發展研究,2022,42(Z1):3.
[3]陳琦. 中國高校本科生導師制實施困境及對策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4(09):70-71.
[4]吳瓊.“三全式”本科生導師制的實踐與思考——以黑龍江科技大學理學院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9,6(41):58-59.
[5]袁卉馥,劉俊喜,劉穎慧. 本科生導師制的實踐與思考——基于河北北方學院本科生導師制的實踐探索[J].教育現代化,2019,6(A1):166-167+188.
[6]周林,韓璨鍇. 高等院校本科生導師制的實踐與思考[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33(04):475-478.
[7]耿悅杰. 本科生導師制的實踐與實效性研究——以北京科技大學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3(08):168-172.
[8]李青山,劉鳳霞,褚蕾柔,顧洪亮. 本科生導師制的應用困境及優化策略[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4,36(01):112-119.
[9]郭鵬. 地方本科院校本科生導師制的實踐與思考——以集寧師范學院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8,5(49):21-23.
[10]解北京,杜玉晶. 基于全程指導模式的本科生導師實踐與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8(39):216-218.
[11]付曉林,岳中文,單仁亮. 高校本科生全程導師制管理實踐與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21(41):125-128.
[12]樊奔. 本科生導師制的實踐與思考[J]. 教育現代化,2016,3(15):27-29.
[13]楊琴. “雙一流”高校本科生導師制實施現狀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22.
[14]劉加玲. 中國高校本科生導師制實施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揚州:揚州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