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會期間,全世界的目光集中在各國運動員身上。無論是美國體操運動員拜爾斯挑戰地心引力,法國本土英雄馬爾尚游進紀錄殿堂,還是土耳其的迪凱克漫不經心的射擊方式在網上走紅,他們平時很少受到如此高的關注。奧運結束后,他們就和普通人無異。
拜爾斯是個例外,人氣一直很高。湯姆·克魯斯和詹娜等好萊塢名人紛紛涌向巴黎觀看她的表演,流媒體巨頭奈飛甚至以她的名字拍攝了一部紀錄片。關于她是否會在31歲時參加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目前還沒有定論,但經紀公司將最大限度地利用拜爾斯的人氣來創造商業收入,避免她在2028之前被遺忘。
歐美運動員維持人氣,以及將成績變現的方式令人深思。
近年來,只有少數奧運會選手能真正維持住人氣。菲爾普斯是史上獲得獎牌最多的奧運選手,2004-2016年間共奪得28枚奧運獎牌,博爾特則以9秒58的成績保持著100米世界紀錄。他們也像拜爾斯一樣,超越了各自所屬的運動項目,在奧運會之外依然維持著高人氣。
接下來,法國的馬爾尚和美國的萊爾斯最有可能加入他們,在賽場之外取得超高人氣和豐厚收入。巴黎奧運會男子百米冠軍萊爾斯想打造個人品牌的運動鞋,他說:“我是認真的,釘鞋只有運動員會穿,沒有市場,運動鞋才有市場。”22歲的馬爾尚是法國的英雄,本屆奧運會獲得四枚金牌和一枚銅牌。他已經與歐米茄手表建立了合作關系,并在奧運會開始前參與路易威登的宣傳活動,未來有機會大大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從運動員的角度來看,洛杉磯奧運會是提高自己人氣和賺取豐厚收入的大好機會。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卡萊爾是一家國際體育營銷公司的老板,也是菲爾普斯的長期經紀人,在提高運動員人氣方面經驗豐富。他說:“歸根結底,決定這一切的是成績。奧運會之前,我就需要圍繞運動員做詳細規劃,奧運會一結束,就會開始最大限度地提高曝光率,以期為下一屆奧運會做好鋪墊。”


利用運動員在奧運會期間引起的轟動舉辦巡回賽,是一種常見的保持人氣的方法。卡萊爾為拜爾斯建立了一支體操隊,在美國展開名為“金牌美國”的跨州巡回表演賽,隨行的還有她的國家隊隊友凱里和奇麗斯。卡萊爾說:“2004年參加雅典奧運會前,菲爾普斯獲得的企業贊助、登上雜志封面的次數已經比任何游泳選手都多。一方面因為成績斐然,另一方面就是因為曝光度。我們組織了一次全國巡回賽,得到了美國游泳協會的支持和迪士尼、凱迪拉克的贊助,被世界各地媒體廣泛報道。”
北京奧運會之前,卡萊爾希望菲爾普斯在中國市場具有競爭力,早早與一家亞洲公司建立合作伙伴關系。他說:“我們希望菲爾普斯能與中國建立融洽的關系,2005年就做到了這一點。在此之后,菲爾普斯每年都有一趟中國行。”
與美國橄欖球大聯盟和英超聯賽的明星相比,奧運選手的收入并不高。美國奧委會和殘奧委會獎勵金牌獲得者37500美元,銀牌獲得者22500美元,銅牌獲得者15000美元。這筆錢其實不算多,意味著運動員必須通過簽約贊助商來增加收入。贊助商與運動員的協議不總是與表現掛鉤,協議通常不會包括要求運動員參加奧運會的條款。明星運動員會與贊助商簽訂價值數百萬美元的長期合同,有的合同可能只有幾萬美元,但仍然能改變一些運動員的生活。
根據《福布斯》雜志公布的美國運動員收入排名,拜爾斯2023年的收入為710萬美元,其中只有10萬美元是獎金。她在榜單上排名第16位,是去年唯一進入福布斯前20名的體操運動員。她與聯合航空、維薩卡、護發品牌K18等簽訂了協議。2021年,拜爾斯與耐克的合作結束,轉而選擇了一家來自日本的運動品牌。
馬爾尚未來一段時間里仍會是媒體的焦點,但他接下來的安排決定著是否能夠繼續在洛杉磯周期聚攏人氣,將商業利益最大化。
賈法里是一些英國奧運選手的經紀人,他說:“馬爾尚是奧運會放大運動員影響力的完美典范,在游泳界已經是響當當的人物了,仍然做得不夠。馬爾尚的團隊需要以這項運動為核心,融入其它領域。在這方面,拜爾斯是榜樣。”拜爾斯將簽署價值數百萬美元的長期合同,馬爾尚現在也有這樣的機會。
卡萊爾相信,洛杉磯奧運會對美國本土運動員將是巨大的商機,其它國家的運動員很難從中受益。而馬爾尚是特殊的一個,他目前就讀于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父母過去都是游泳運動員,教練是菲爾普斯的長期導師鮑曼。卡萊爾說:“不久以后,馬爾尚就會回到美國,人們會認出他嗎?主流媒體會對他感興趣嗎?我表示懷疑。如果我是他的經紀人,我就要知道他與美國市場的聯系,以及除了游泳之外他的興趣是什么。”
馬爾尚一邊上學一邊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接受專業訓練,多次強調上學是他現階段的首要任務。賈法里贊揚馬爾尚的清醒頭腦,他說:“短期內只關注錢,這不是可持續的。提升自己,細水長流,運動員以后才有更多賺錢的機會。”
卡萊爾和賈法里指出,運動員要平衡長期利益與短期利益。奧運會后,運動員可以通過演講和出席商業活動快速獲得經濟收益。此外,出版自傳、參加電視節目也是一種方式。迪恩即將參加英國的著名電視節目《舞動奇跡》,是歷史上第九位參加這個節目的英國游泳運動員。盧瑟福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代表英國隊奪得跳遠金牌,后來卻因為頻頻上電視而受到公眾指責。他解釋道:“我并不窮,也不喜歡宣傳自己,但當時路虎送給我一輛可以免費駕駛的汽車,歐米茄贈送了手表,服裝品牌還送我免費的衣服,我處于被迫做宣傳和露面的情況。”
賈法里解釋道:“有些經紀人想要掙快錢,有些運動員也很短視,但長期戰略非常重要。在參加奧運會的327名英國運動員中,最多只有10-30名有著長遠眼光。運動員需要做的不僅是在自己的領域達到巔峰,還要想辦法將商業利益最大化。”
賈法里和卡萊爾已經開始為洛杉磯做準備,談判在巴黎展開。卡萊爾預測道:“更多的收入意味著運動員可以大幅度提高自己的訓練條件,最終受益的是這項運動。”
巴黎奧運會結束,運動員返回家鄉,希望自己的運動表現能引起人們的關注,而經紀公司也將努力讓他們在未來四年保持影響力。
責編 王敬澤 陶莽 柏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