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特隊后衛拉賈米自擺烏龍,中國隊取得了2026世界杯預選賽亞洲區18強賽的首個進球,但仍未能實現拿分的目標。盡管開局不利,主教練伊萬科維奇堅定地認為,中國隊還有出線的機會。他說:“本小組有三支熱門球隊,都很強大。我們的目標應該是小組前四,爭取進入下一階段。”言外之意,中國隊真正的大考還未來臨。
9月5日和10日,中國隊在18強賽中不出所料地連折兩陣。兩場比賽,無論是輸給日本隊的刺眼比分,還是先贏后輸不敵沙特,都令躊躇滿志的伊萬科維奇迅速陷入嚴重的信任危機。除了記者會上有人當面問到是否考慮下課,球迷也是一片哀嘆之聲。顯然,即使伊萬科維奇一再強調大考還未到來,各界也力圖淡化成績上的壓力,但球迷已無耐心,無法接受中國隊一敗涂地的走向。從3月請來伊萬到現在,中國隊6場世預賽僅取得1勝2平3負,那一勝還只是贏了下半場。無論如何,這都不是人們所期待的新的國家隊。
36強賽末輪一球小負韓國隊,中國隊贏得了寶貴的蓄力空間。然而幾經周折,沒有改變先天不足、舉步維艱的局面。顯而易見,從36強賽到18強賽之間的3個月,中國隊的準備工作太草率。
實戰表明,在戰術、技術、體能和球星等方面,中國隊幾乎沒有什么進步。伊萬剛上任時,最缺少的是時間。戰罷36強賽,這位克羅地亞老帥自認對中國隊已有新的認知,中國隊本身還是問題一籮筐。此次埼玉、大連兩戰揭示,以目前的狀態,中國隊接下來面對印尼和巴林,形勢也不容樂觀。巴林能客場爆冷戰勝澳大利亞隊,足以證明絕不是魚腩;有歸化大軍助力的印尼隊更不是省油的燈。
這一幕恍如上屆12強賽的翻版。當時六輪戰罷,中國隊匆忙換帥,留給繼任者李霄鵬只有不到一個月的磨合期,結果,倉促組建的中國隊不出所料見誰輸誰。伊萬此次上任,開始也是摸著石頭過河,面對的情況甚至更不妙。接手之際,中國隊已全面進入世預賽比賽期,并非像上屆那樣有10個月的準備期。換句話說,伊萬一直在邊打邊練,幾乎場場都要賽后糾錯。
在伊萬上任前,這支新的國家隊已成軍一段時間,框架趨于穩定,球員與中方教練、工作團隊之間彼此熟悉,只是臨時更換主帥而已。伊萬到來后,一切都要動大手術,“去揚科化”的思路明顯。吳曦、張琳芃的離開主要因為年事已高,當初在曼谷雨戰立下奇功的韋世豪、謝鵬飛,乃至顏駿凌、戴偉浚、林良銘等人全面失寵。以阿蘭、費南多為代表的歸化球員,以及徐皓陽、謝文能、拜合拉木、楊澤翔等新丁悄然上位。
在這種情況下,東征日本被打花,大連梭魚灣一戰反勝為敗,其實不必大驚小怪了。從36強賽到18強賽,國家隊放棄了計劃好的7月集訓,這是一個值得商榷的決策。相比之下,巴林隊正是利用那段時間的聯賽夏歇期,組隊前往東歐拉練,還踢了兩場熱身賽。9月5日,巴林隊在黃金海岸掀翻澳大利亞隊時,就連澳大利亞主教練阿諾德都艷羨,“巴林隊有一個月的備戰期,但我只有3天”。
假如中國隊按原計劃在7月底組織海外拉練和比賽,比如前往西班牙或土耳其,約上分別在兩地集訓的阿曼隊或約旦隊熱身,既可進一步磨合陣容與打法,也能鍛煉實戰能力,提前模擬對付西亞球隊的戰術。讓人失望的是在調整聯賽為國家隊讓路,保證有充足時間備戰的情況下,中國隊在大連和東京累計集訓不過13天。
中國足球界一直存在著一種膚淺的認識,以為長期集訓就能萬事大吉。正是在這種慣性思維下,國家隊在大連前期的10天集訓,沒有安排一場熱身賽。如果說請北上赴韓比賽的巴勒斯坦隊有資金上的壓力,邵佳一執教的青島西海岸隊發來熱身邀請,也被主教練婉言謝絕,就讓人百思不得其解。據說,伊萬不想打熱身賽主要是擔心有人受傷。聽上去也有道理,但換來的結果就是每一個問題的發現都是在正式比賽中,比如高天意和韋世豪的問題。國家隊沒有熱身賽機會試錯。
前兩輪比賽讓國家隊隊員們認識到亞洲足球的現實。有隊員感嘆:“出去了才知道,原來差距已經如此之大。”
首戰日本隊,中國隊在賽前不可謂沒做好全方位準備。尤其是訓練中,伊萬獨具匠心地安排了好幾堂“8防4”的練習,把首發陣容中的4名后衛、4名中場組成一個防守小組,面對由武磊、張玉寧、阿蘭、費南多領銜的4人攻擊群。然而等到比賽開踢,人們發現這種“8防4”沒有任何實戰作用,因為日本隊在前場加了一個攻擊手——不是8防4,而是8防5。

日本隊主教練森保一對中國隊研究得很充分。明知中國隊很可能主打442,日本隊由433變陣為343,組織進攻時段演化為325。于是,左邊鋒三笘薫、左前衛南野拓實、中鋒上田綺世、右前衛久保建英、右邊鋒堂安律5名前場攻擊球員在中國隊的4名后衛和4名中場球員之間來回游弋。森保一的目的就是通過左右兩翼不斷傳接和轉移,拉扯中國隊的防線。這顯然與中國隊過去13天準備的場景截然不同。賽后,一位內部人士感言:“日本隊的思路就是用他們的寬度去打我們442陣型的縱深,可以看出對我們研究得非常透徹。”
相比之下,中國隊賽前還沉浸于6月小負韓國的“成就感”。伊萬堅持在首發陣容中讓蔣圣龍踢中場,繼續安排徐皓陽、謝文能首發,442陣型不變。比賽過程凸顯出,這種經驗主義影響到中國隊內部對首戰的預判。伊萬在下半場變陣532,但這是一套在賽前13天集訓從未練過的陣容,最終的效果可想而知。
首戰日本的失誤是基于自身對抗擊打能力的預判偏差,第二場面對沙特隊,中國隊的問題體現在老生常談的定位球防守。尤其是被身高1米79的卡代什連續兩次利用頭球得分,完全是在預料之外。賽前分析對手時,隊內更多把頭球威脅者鎖定在1米91的卡諾以及并未出場的前鋒謝赫里。
兩連敗是否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中國隊的水平已經下降到在本小組中徹底沒有競爭力?謝文能、拜合拉木看似表現不錯,蔣圣龍、武磊等多有遺憾,中國隊的新老交替是否已經完成?
顯然不能,但說出“不”字十分不易。10月的兩場18強賽轉眼就到,屆時伊萬科維奇仍要摸著石頭過河。可見,把中國足球低水平的提升完全押寶在一位70歲老人身上,是何等無力。
就在中國隊和中國足協為是否換帥猶豫不決時,澳大利亞隊主教練阿諾德率先請辭,體現出澳大利亞人的敢于求變、破釜沉舟。有消息稱,之前有傷在身的博斯、麥格里和赫魯斯蒂奇,都有機會在下個比賽日回歸。相比之下,印尼隊的歸化大軍又添兩名新援,希爾格斯和賴因德斯皆是荷甲主力,中場核心哈耶也找到了新去處,球隊開局兩連平,期待在第三、四輪全取6分,盡管屆時均是客場作戰。
這種情況下,中國隊再三軍用命,再觸類旁通,恐怕也難以擺脫輸是正常、拿分僥幸的命運。
兩連敗后,輿論對中國隊換帥的呼聲很高。與之相比,另一個話題更令人深思:18強賽對中國隊究竟意味著什么?
有人說,開局兩場失利并非不可接受。而且,第二場比賽的過程中有亮點,比如率先破門,還有擊中門框1Z0Z1kHtz6jm00FH5Wym3jta85X28IBGpPFR3iNnoMg=、進球被吹。球迷了解中國隊的水平,知道進軍世界杯猶如天方夜譚。
這種所謂降低期待,本身就是一種悲哀,中國足球何以淪落至此?伊萬此次上任屬于倉促接手,只有半年磨合期外加三次集訓,想把全隊捏合到一起,本身有很大困難。這雖然是現實,但絕不能當借口。畢竟歐美、非洲的國家隊參加世預賽,大多也是臨時組隊,包括中國隊的下一個對手澳大利亞隊,堪稱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人家照樣能踢出高水平、賞心悅目的足球,中國隊卻很難做到。歸根結底,還是聯賽水平太低,現在這種情況下,仍被一些人為因素弄得朝令夕改,甚至調整賽程為國家隊讓路。
更無奈的是,這種老舊做法早已被證明落伍,依然被拿來使用。在很多人看來,國字號球隊就應該長期集訓,打不好比賽是因為集訓時間不夠。可悲的是在這一屆國家隊中,持有相似看法的人不在少數,包括主教練伊萬科維奇。實踐證明,這條路是根本走不通的。伊萬對中國足球的印象還停留在15年前,很難成為新的救星。那些進一步破壞職業聯賽規律、破壞足球規律的行為,應該立刻拋棄。
踢完日本隊后,很多人認為這不是一支準備參加18強賽的球隊,中國隊在備戰過程中并未拿出全力以赴的態度。人們越來越明白,現在對中國隊已經很難再要求成績了,接下來與印尼、巴林隊過招,過程更為重要。然而,仍然有人過分強調成績甚至豪賭世界杯。10月15日中國與印尼在青島一戰,從時間點和小組格局來看,讓人們回憶起8年前高洪波執教的中國隊在西安對陣敘利亞。一旦再次馬失前蹄,中國隊又有可能面臨崩盤。
所以,與其注重結果,不如享受過程。讓球員輕裝上陣,積極比賽,說不定能有意外之喜。從本屆18強賽形勢來看,中國隊“保四爭二”的難度確實不小。從長遠角度來看,一旦局面愈發不利,中國隊更應該利用這一屆18強賽鍛煉新丁,培養隊伍,針對2027亞洲杯和2030世預賽早做打算。
至于伊萬,在大概率留任的前提下,戰術與人員的確立需要進一步細化。
責編 王敬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