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網絡空間中英雄模范污名化的成因解析與視角轉換

2024-10-09 00:00:00呂焰
文化軟實力 2024年3期

[摘 要]近年來網絡空間中英雄模范頻繁遭遇污名化問題,這不僅破壞了網絡空間的風清氣正,也嚴重侵害了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就污名化的成因而言,學界當前大致存在經濟逐利、意識形態斗爭與網絡空間特性三類特定視角。但其視角局限在于:經濟逐利視角無法解釋英雄模范污名化中的“非逐利”動機;政治斗爭視角雖然能透視到“非逐利”動機背后的意識形態話語權爭奪,但在應對策略上卻囿于一種“頭疼醫頭”的功能性思路;而網絡空間特性的內部視角則認為自身扁平化結構所內蘊的解構傾向無可避免。為更好地分析和解決英雄模范污名化問題,本文提出應從單因素視角轉向系統性的成因分析,并借助“公地悲劇”這一視角,嘗試為網絡空間中英雄模范污名化問題找出一條現實解決的新路向。

[關鍵詞]網絡空間;英雄模范;污名化;公地悲劇

習近平指出:“祖國是人民最堅實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習近平.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01(2).任何時候,英雄模范都是一個國家或民族凝聚人心的精神寶藏,“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關心、關懷、關愛英雄模范,推動全社會敬仰英雄、學習英雄,用實際行動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習近平.在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9-09-30(2).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網絡空間中抹黑、辱罵、詆毀英雄模范的現象卻頻頻出現:如“加多寶”廣告詆毀邱少云、“辣筆小球”侵害戍邊英雄名譽、“羅某平”侮辱“冰雕連”英烈等重大網絡輿情產生了惡劣的社會影響。從學理上看,當前網絡空間中英雄模范污名化現象體現出一種不折不扣的虛無主義傾向。對這一問題的研究,事實上需要回答:為何英雄模范會遭到污名化?是否網絡空間中英雄模范更易被抹黑解構?第一個問題涉及在社會分工不斷深化與結構性變革的背景下,文化傳承、社會整合、個體需要三者相互作用的復雜機制;第二個問題則側重于考察網絡空間中英雄模范遭致(以及如何遭致)污名化的具體原因。本文著重從后者入手,通過對當前英雄模范污名化成因的既有分析進行總結反思,嘗試提出一套基于“公共悲劇”的系統性分析框架。

一 經濟逐利說:“注意力經濟”使消費英雄模范成為盈利策略馬克思指出:“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相關。”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英雄模范污名化也應有其特殊的利益動機。不少學者認為,當前網絡空間的平臺化、智能化進程不斷加快,“注意力經濟”逐漸成為各種網絡媒體平臺主要的盈利模式。為了在高開放性和強流動性的網絡空間中最大限度地吸引注意力,不少媒體故意將原本蘊含深刻意義的文化包裝成淺薄化、快適化、充滿誘惑力的斂財工具。而“注意力經濟”與網絡傳播深度耦合的危害也是顯而易見的:在這種情況下,注意力所注意到的人、物、事件等,不再是原初的人、物、事件,而是全部被置換為資本。

在此背景下,英雄模范的污名化亦是傳播者通過制造“爆點”盲目追逐“‘細小的’利益”“不變的利己的利益”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7.過程中的典型征象。比如在“加多寶侮辱烈士邱少云”事件中,網絡媒體經由同質性思維萌發——導向性信息初構——主流性觀點匯聚——偏激性認知形成四個階段,快速制造焦點、點燃大眾情緒。因為在“注意力經濟”的逐利模式下,最能觸動人們敏感神經的議題,往往引發廣泛的輿論關注,帶來強烈的情緒反應,而輿論背后的真相反而是不重要的。換句話說,為了“吸引眼球”達到商業營銷的目的,“加多寶”明知譏諷侮辱烈士邱少云的行為會觸及全社會的道德與情感底線,但還是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韙。因為在商家看來,事情“搞得越大”越能獲得高關注度,品牌就越能擴大“知名度”從而達到營銷獲利的目的。這一行動邏輯也恰恰印證了“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如果動亂和紛爭能帶來利潤,它就會鼓勵動亂和紛爭。走私和販賣奴隸就是證明。”

《文化軟實力》2024年第3期

必須承認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入發展的今天,一些基于個人本位的價值觀也隨經濟生活不斷滲入,諸如消費主義、物質主義的錯誤思潮客觀上影響著網絡空間中的媒介倫理。一方面,消費主義與網絡空間中自媒體“狂歡式”的傳播不謀而合,尤其像顛覆傳統權威形象、消費英雄人物的行為,反而成為自媒體融入網絡“全民狂歡”浪潮最直接有效的“投名狀”。有學者指出:“很多自媒體在傳播觀點時忘記了表達的基本原則——以理性的態度進行判斷,以交往的姿態進行討論。他們的表達通常是偏激的、對抗性的,其目的在于‘語出驚人’,吸引眼球。”

陳江江.自媒體時代傳播思維的異化與凈化[J].傳媒,2019(8):68.另一方面,這種由消費主義催生出的解構傾向還不斷暗示和誘導網民“打著‘輿論監督’的旗號,無論是否需要啟動公共話題,都要用符合自己心目中的‘道德標準’來對事件、當事人作出非正式‘審判’與‘裁決’”陳珂,萬欣榮.網絡輿情泛道德化:伴生危害、形成邏輯與治理策略[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1):25.,而自媒體則借助“泛道德化”的議題炒作完成流量變現。

針對網絡空間中這種自發性、盲目性的商業逐利動機,理論層面上,學界基本形成了法律法規監管、行政機關監管、網絡媒體監管、行業協會監管四位一體的意見共識;而實踐層面上,網信部門也通過對社交媒體平臺及相關從業人員的約談教育、封禁變現手段以及罰沒非法收入等方式,在遏制網絡空間中英雄模范污名化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效。但需要看到,不少媒體仍然選擇改頭換臉,假借“還原歷史”“真相科普”的名義繼續篡改解構英雄模范人物與事跡,并且在這一過程中,他們態度上“誠懇禮貌”,內容上“點到為止”,甚至資源免費供給,只為將自己打造成在某一垂直領域最具有發言權的人,謀求在公共話題、精神領域擁有較大的話語權和影響力。這種帶有“公益性”的隱蔽污名化也提醒我們注意:可能無法將網絡空間僅僅視為一個由經濟理性所主導的“商業空間”,因為一旦接受了“經濟逐利說”的理論預設,那么相當于認同英雄模范就是一種稀缺性的商業“資源”,信息生產和傳播者自發追逐個體利益的策略性行為在“商業空間”中本身具有正當性,而大部分既有對策則往往聚焦于如何提升媒介素養,以使逐利行為“合規適度”。但顯而易見,英雄模范首先并非“商品”;其次,即便帶有“公益性”表征也未改變其對英雄模范污名化的實質,但基于經濟逐利說卻難以解釋“其中奧妙”;最后,這也解釋了為何提升媒介素養是一個正確的對策建議,但卻總是缺乏“著陸”條件而力有不逮。可見,各種信息生產者和傳播者對于利益的盲目追逐不是也不應是英雄模范污名化的全部原因。

二 政治斗爭說:西方意識形態以解構英雄模范搶奪話語權

由上可知,經濟逐利說對于當前英雄模范污名化的新“變式”無法給出完整的解釋,尤其當歷史和事實的維度被抽去,英雄模范更多地呈現為一種建構和闡釋:仿佛是否真實并不重要,只要相信就可以為真,此時英雄模范的污名化反而成為信息生產者塑造自身權威形象的“工具”,而一旦此種“后真相”思潮不加管控,就有可能打開意識形態風險的“潘多拉寶盒”。須知,通過形塑與宣傳英雄人物來凝聚人心、維護意識形態主導地位,是政治統治中的基本共識,對于我們黨而言,更關乎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傳承賡續。故有學者指出,應當重視從政治斗爭視角來深入解釋英雄模范污名化的成因。

首先,從國內外宏觀政治形勢來看,“我國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之間在意識形態方面的誰勝誰負的斗爭,還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間才能解決。”

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1.諸如“茉莉花革命”“阿拉伯之春”以及我國香港地區“反修例風波”等重大政治事件背后都有西方發達國家操縱網絡輿論的身影,他們打著“網絡自由”的旗號,對其他國家進行網絡意識形態滲透,不斷制造國際輿論干涉他國內政。進入新時代以來,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又為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意識形態輸出和話語權爭奪提供了全新策略。諸如消費主義、后現代主義等思潮,實際都承擔著特定的政治功能。習近平指出:“國內外敵對勢力往往就是拿中國革命史、新中國歷史來做文章,竭盡攻擊、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亂人心,煽動推翻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2016年版)[G].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32.

部分學者據此指出,當前網絡空間中對英雄模范的污名化就是一種意識形態的滲透與攻擊。由于英雄模范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中最珍貴的精神標識,最能凝聚集體性的身份認同感。因此,“西方發達國家往往從榜樣入手,利用網絡新媒體大肆丑化和虛無榜樣,試圖打碎民族的根基,摧毀人們的精神高地”楊婷.新媒體時代榜樣傳播的“變”與“不變”[J].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7(8):90.,從而最終達到獨占網絡意識形態話語權的目的。

其次,從當前社會文化的變遷趨勢來看,“隨著改革開放深化發展,中國社會日益轉型為多元社會結構,不同的社會階層有不同的利益訴求和價值觀日益分化,使網上意識形態斗爭的參與力量數量巨大,形形色色、良莠不齊”張志丹.新媒體時代我國網絡意識形態建設:危局、誤讀與突圍[J].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1):3.。加之近年來網絡輿情和熱點事件的傳播中出現了一種“傷痕”式的敘事手法:不少媒體不斷推動“上位者—下位者”“精英—群氓”的身份區隔,放大性別、職業、地域差異,由此累積起大量的憤怒、恐懼、悲情等負面情感體驗,以致“后真相”思潮在網絡空間中泛濫延宕。而當情感立場被不自覺地作為判斷的優先考量,往往只需一點網絡謠言的“火苗”,就能引爆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相互攻訐:基于不同利益訴求和價值立場的群體在認知方面達成一致甚至走向極端化,排斥一切不同的觀點,此時將十分容易受到誤導與煽動,產生網絡非理性群體行為;而拒斥理性思考、拋棄社會信任的“信息繭房”一旦形成,諸如歷史虛無主義、道德相對主義抑或陰謀論等偏激性認知又會將群體激化加速政治化——但無論是看透一切的“道德審判”,還是否定一切的“正義者狂歡”,都依賴于將宏大敘事、集體本位、崇高形象作為“假想敵”,并最終營造出一種“迫害”式網絡抗爭劇目(Repertoire),而這也成為網絡空間中英雄模范人物頻遭貶損、篡改甚至解構的另一成因。

不過也有學者認為,解構英雄是網民對于新聞專業主義下逐漸僵化的“英雄敘事”的某種反叛:由于主流媒體長期將鮮活生動的英雄模范形塑成脫離現實的“高大全”形象,這才為網絡空間中英雄模范污名化提供了“可乘之機”。必須承認,這種對英雄模范污名化合理化的說辭值得正視,其背后依據主要是哈貝馬斯的“公共領域異化”,即現實生活中“公共領域”由于政治和資本的侵入,都不同程度發生了“再封建化”和“殖民化”,因此需要借助主體間的平等商談來重新確立社會規范,而當前“網絡媒介的興起再度引起了交往方式的變革,并以其非控制性和強交互性的特征從根本上超越了傳統媒體,政治和商業因素操控公共領域的局面被打破”邱雨,申建林.公共領域的異化及其在網絡空間中的回歸[J]. 湖北社會科學, 2017(11):31.。因此,相比于政治權力以各種方式對網絡空間的“侵入”(包括英雄敘事),保護公民表達自由不受侵犯,維護網絡文化市場的資源配置不受干預應當優先于公民對于英雄模范的“自由評價”。但事實上,近年來網絡空間中對狼牙山五壯士、黃繼光、邱少云等英雄形象和事跡的污蔑抹黑,很多早已超出了所謂的“學術討論”范疇。看似以“價值中立”作為討論起點,實質上預設歷史虛無主義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借“合理解構”之名大行污名化英雄之實,這反而是他們自身所反對的政治權力(西方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對網絡空間的“侵入”。

概而論之,從政治斗爭視角出發,如果將網絡空間視為充滿政治意識形態的權力空間,那么英雄模范則是表征話語權歸屬的符號資源。故不少學者指出要“在多重力量的博弈場景中確保主流價值觀的‘在場’權威,促使話語體系朝著包容的方向演進”,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話語框架,建構適應數字化、信息化發展的現代公民道德形象”李雙勝.技術嵌入·場域拓展·數字映像: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三維審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3(15):68.。即不僅要注重培育網絡主體政治意識、完善網絡把關機制、增強主流發聲的制度設計,還要重視培育各種認同主流意識形態的網絡“把關人”甚至“正能量網紅”。但問題在于:雖然當前發聲的主流網絡意見領袖不在少數,且網絡實名認證等把關制度被認為是維護英雄模范、鞏固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的有效方式,但防范英雄模范污名化的過程并不能被簡化為借助輿論壓力“以量取勝”的政治過程。以應對英雄模范的網絡謠言為例,必須承認“受眾作為信息傳播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在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接觸到網絡謠言,持續性的網絡謠言會擾亂受眾的正常的認知秩序,使受眾對這些傳播的信息產生信任。”

翟月熒.網絡謠言的傳播與治理[J].東岳論叢,2023(8):151.并且實證發現“實名認證用戶中造謠傳謠的比率顯著高于非實名認證用戶中造謠傳謠的比率”宗乾進,黃子風,李樂,沈洪洲.實名認證能遏制社交媒體謠言么?——來自新浪微博的證據[J].情報資料工作,2017(3):7.。可見,一方面由于網絡空間的公共性,不存在某一種意識形態能夠完全主導受眾的價值判斷,話語權的爭奪無法畢其功于一役;另一方面,當前不少主流意見領袖爭奪話語權的方式也并非是破除(反而是借助了)“后真相”思潮,即借助光鮮容貌、戲謔話語首先吸引受眾喜愛自己進而認同輸出內容。有學者用“準社會交往”描述這一策略:某些受眾往往會對其喜愛的媒介人物或角色產生某種依戀,并發展出一種想象的人際交往關系。如此一來,英雄模范雖然得到一定程度維護,但其真實性不是由事實而是由傳播者來背書的,且鮮活生動的英雄模范及事跡反而成為證成傳播者個人魅力的工具,這何嘗不是另一種意識形態風險?

三 網絡空間特性說:扁平化組織結構難支撐英雄模范的權威地位

雖然爭奪網絡意識形態話語權的政治視角,有效地彌補了經濟視角在解釋英雄模范污名化“非逐利動機”中的“力有不逮”,但基于政治斗爭所提出的應對策略依然存在著工具主義的困境。有學者據此指出,網絡空間并非僅是“受制于政治權力和商業邏輯的場”王華生.媒介形態嬗變與話語霸權的轉移[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138.,由于網絡空間的扁平化結構特性,其內部客觀存在著一種去中心化和再中心化并存,并不斷趨向“多中心化”的自運轉狀態。

首先,不同于其他現實公共空間的科層化組織架構,網絡空間由于其扁平化的組織結構、極低的準入門檻,以及持續的迭代機制,某種程度上打造出了一張網絡版的“無知之幕”——雖然初衷是試圖除去現實中地位成就、財富權力對各主體之間平等交往的阻礙,使網民經由自我賦能,實現網絡空間中的每個個體都可以被聽到、被看到,網絡表達愈發多元。但事實卻是網絡信息的多元化導致了“碎片化”的信息生產方式,進而造成現代主體被信息方式轉換成一個多重的、撒播的和去中心化的主體,并被不斷質詢為一種不穩定的身份參見: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時代[M].范靜嘩,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83.。 有學者借助“信息人”這一概念描述網絡中的主體特性:“相對于傳統身體,信息身體在其演變過程中既有‘增強的一面’——知識、軟件、非實體因素,也有不斷‘退場的一面’——主體的獨立性、客體的神秘性、二元的對立性等”張峰,彭志飛.大數據時代“人的信息身體”的維度探析[J].自然辯證法研究,2018(12):84.。由此,英雄模范人物在歷史中形成的中心權威地位頻遭解構性質疑,以往傳統媒體在英雄模范敘事中的主導性地位也被動搖了。而與此相對應的是,諸如自媒體、社交媒體等非中心、非官方的新信息源以“去中心化”為契機對傳統媒體進行功能性替代,使布爾迪厄(Bourdieu)所描述的“民間”話語場域在網絡空間中得以產生,在此場域中社會行動者并非被外力機械地推來扯去的“粒子”。正相反,他們是資本的承載者,而且,基于他們的軌跡和他們利用自身所有的資本數量和結構在場域中所占據的位置,他們具有一種使他們積極踴躍地行事的傾向,其目的要么是竭力維持現有的資本分配格局,要么是起而顛覆它參見:

布爾迪厄,華康德. 實踐與反思: 反思社會學導引[M].李猛,李康,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149.。比如各類“虛擬偶像”的興起,“相較于傳統真人榜樣,虛擬偶像有其顯著優勢,如永不坍塌的完美形象、頗具個性的人格符號、個人理想的擬像投射、‘粉絲’喜聞樂見的偶像類型,這標識了其可以成為有效承載和傳播主流價值觀的新型榜樣。”

儲成君.榜樣教育視域下虛擬偶像的理論審視[J].思想理論教育,2022(8):85.但這種建構于信息碎片化、個體差異化和文化多元化之上的“再中心化”依然是解構性的:“面對新媒體環境下更加碎片化、更關注自我、更易喜新厭舊、更可能發出質疑的受眾”黃河.網絡輿論引導的困境與破局[J].新聞與寫作,2018(6):25.,網絡自媒體不僅使用話語“模因(Meme)機制”,即對英雄模范主流敘事方式中某些過分拔高、過度渲染的話語進行戲仿(Parody)或拼貼,以產生“奇觀化”的娛樂效果;并且通常會作出簡短而有力的斷言,并在一段時間內不斷重復,完成群體內部的傳播過程,以建構起以自身為傳播中心的輿論效果,吸引固定擁躉。而在自媒體如此這般“泛娛樂化”地解讀和“病毒式”地傳播的循環往復之下,英雄模范的既有形象被打碎又重構在所難免,雖然不少學者將這種網絡空間“再中心化”所導致的英雄模范污名化,歸因為“傳播者表現出良莠不齊的媒介素養,常常成為社會輿論注意力的中心”劉鵬飛,孫欣,朱麗娜.泛媒體媒介素養缺失的十大表現[J].新聞與寫作,2017(6):12.。但這無異于將污名化行為視為一種偶然、松散的個體行為,因而難以被捕捉、界定和約束。

其次,網絡空間的“再中心化”亦會在數據資源的多方競爭中趨向于“多中心化”。由上可知,“去中心化—再中心化”的解構傾向客觀上不斷抽離英雄模范的權威性和主流媒體對英雄模范傳播的主導權,而在影響力方面,主流媒體更需要與其他網絡媒體一起“公平競爭”。換句話說,網絡空間扁平化的結構特性使每一個身處其中的主體不僅是平等的“數據處理節點”,同時也是可被處理的“公共數據資源”,但是對于英雄模范這一類天然具有崇高性、權威性且能帶來龐大流量的數據資源,勢必會吸引大量“數據處理節點”。一方面,隨著闡釋和傳播主體的開放性和多元化,客觀上會將英雄模范人物與事跡的相關信息資源拓展至極大豐富;但另一方面,由“去中心化—再中心化”所形成的諸多輿論中心節點(如網絡“大V”、流量“網紅”等)也會因資源競爭,借助所謂“重新定義者”身份對英雄模范人物既有的主流敘事進行“解綁”。因此,不同于“再中心化”是將英雄模范通過自發的戲仿惡搞編成娛樂性的“段子”來博得關注,一旦進入“多中心化”過程,網絡中各輿論中心節點會有意識地運轉一套從訴求表達、情緒動員到推翻事實的數據處理機制。比如以“還原真相”為訴求,將英雄模范的真實品格與事跡轉換為由政治權力、利益動機為其打造的特定“人設”,制造一種“并非任何個人或群體的行為,而是一種相互依賴的激勵結構的邏輯,即專業知識能帶來權威,權威得以轉化為權力”尼克·安斯特德,安德魯·查德威克,羅湘衡.網絡上的主要定義者——社交媒體中智庫權威的建構和傳播[J].國外社會科學,2018(3):70.的所謂“真相”感,進而在情緒煽動中導致英雄模范的崇高形象及其背后的“宏大敘事”同時被消解和拒斥。

概而論之,網絡自身特性的內部視角事實上是將網絡空間視作一個“信息人”自主生產、傳播和競爭的數據空間,其“去中心化—再中心化—多中心化”的自運轉進程客觀上具有對中心、權威、正統的解構傾向。盡管有學者提出,為減少英雄模范污名化現象,防止官方媒體的英雄敘事及其話語權威地位被威脅,可以通過建立“第三方核查機構”,從而為治理謠言、假新聞泛濫的網絡空間,保護網絡表達自由找到了折中方案參見:李丹林,曹然.以事實為尺度:網絡言論自由的界限與第三方事實核查[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4):46.。但當前網絡空間中無論是建構“主要定義者”還是“第三方核查機構”等新輿論權威,都需要面對網絡的扁平化結構特性、“多中心”下信息供給量冗余的客觀現實,以及“相對敵對媒體效應”:不同于一般網絡自媒體在應對觀點沖突時,可以“感知到的媒體敵意越強,他們越會反駁對立方的言論,甚至對對方進行言語攻擊,來更好地維護己方的立場”馬海嬌,馬二偉.受眾卷入、敵意媒體認知與網絡表達行為的關系研究[J].新聞與傳播評論,2018,71(4):66.。但主流媒體或者官方機構甚至英雄模范本人基于公眾形象、政治影響都無法做到這一點,因此往往會落入所謂“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的現實窘境。另外,網絡自媒體在鞏固自身輿論中心節點地位時,往往不關心英雄模范本身是否客觀真實,只在意其生產的英雄敘事是否能滿足受眾對英雄或特定權威的特定幻想——但這恰恰是主流媒體在維護英雄模范時所需要避免甚至抵制的,這樣一來,從網絡自身特性的視角出發,維護英雄模范的真實性與主流英雄敘事的權威性似乎在網絡空間中天然處于劣勢地位。

四 從單因素到系統性成因分析:基于“公地悲劇”的視角轉向

借助以上經濟逐利動機、意識形態話語權斗爭或網絡扁平化結構特性三種主流分析視角,我們可以大致澄明網絡空間中英雄模范污名化的幾類成因,而各個視角背后的理論預設也逐漸清晰:比如從經濟逐利的視角來審視,就等于預先將網絡空間視為一個由經濟理性主導的,以追逐商業利益為目的的自發性商業空間;而如果從政治斗爭的視角來審視,就等于將網絡空間視為一個由政治權力主導的,以爭奪意識形態話語主導權為目的的操縱性權力空間;而如果從網絡自身結構特性的視角來審視,就等于將網絡空間視為一個依照“去中心化—再中心化—多中心化”自身特性不斷運轉的自主性信息空間。由于不同空間場域對應著不同的關系網絡,而“在這些關系網絡中,每個場域都有自己運作的支配性邏輯。”

許紀霖.啟蒙如何起死回生:現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思想困境[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116.因此,基于特定支配性邏輯的單因素分析,其理論局限也是顯而易見的:經濟逐利視角無法解釋英雄模范污名化中的“非逐利”動機,政治斗爭視角雖然能夠轉譯出“非逐利”動機背后那些對意識形態話語權爭奪的政治動機,但在應對策略上卻囿于一種“頭疼醫頭”的功能性思路,因而存在工具理性僭越價值理性的風險。最后,網絡空間的內部視角表明即便不從經濟、政治因素出發,其扁平化的結構特性本身就帶有“去中心化”的解構傾向,因此,只要英雄模范作為一種網絡公共資源存在,就不可避免地面對詮釋的多元化甚至污名化。(如下表1所示)但事實上,網絡空間中英雄模范污名化的成因極為復雜,并不能像上述理論分析一般,可以將各個因素抽絲剝繭、單獨分析。無論是外部的經濟逐利動機、政治意識形態斗爭還是網絡自身的扁平化結構特性,都處于一種共時性狀態相互交織、互相影響。因此,要想更加全面完整的認識網絡空間中英雄模范的污名化問題,應當走出單因素分析視角,轉向一種系統性成因分析。

“公地悲劇”恰好是一個能囊括上述三種成因的理論框架:commons并非單純的“公地”,而是一種開放存取的案例參見:張鐘萄.公地悲劇、知識共享與集體行動的倫理:數字共域芻議[J].社會科學研究,2023(4):200.,網絡空間作為一類特殊的“公共地”,其內部信息流動性高、進出門檻低、內部異質性強,導致在規范網絡秩序、維護網絡公共資源等方面存在較大難度;加之網絡空間匿名性特征導致違規成本低廉,因而各種網絡媒介主體傾向于按照自身政治、經濟等動機,以利己的方式來使用公共資源;與此同時,英雄模范作為網絡空間中一項極為特殊的“公共資源”,由于其具有“稀缺性”,因而傾向于被自發地“商品化”;由于其具有“權威性”,因而傾向于被“政治化”操作;由于其具有“公共性”,因而傾向于被“隨意”取用,這些共同構成了英雄模范污名化的系統性成因。但追本溯源,依然體現在“公地悲劇”的兩大矛盾:一是公共資源的有限性與使用的無限性;二是每一主體的理性決策與最終結果的非理性。

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不僅探討的結果應當是合乎真理的,而且引向結果的途徑也應當是合乎真理的。真理探討本身應當是合乎真理的,合乎真理的探討就是擴展了的真理,這種真理的各個分散環節最終都相互結合在一起。”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如果“公地悲劇”的系統性成因分析框架具有合理性,那么基于此種視角轉換,英雄模范污名化問題的“治理之道”其實是要回答旨在維護英雄模范的集體合作行動是如何在網絡空間中形成的?這種規范性共識的實現應當滿足哪些前提條件?眾所周知,“‘公地’不是指單純的‘物’或某‘物品’,而是至少涉及三個維度的組合體:資源、集體性和治理二者的方式,它們也是數字共域的基本要素。”

張鐘萄.公地悲劇、知識共享與集體行動的倫理:數字共域芻議[J].社會科學研究,2023(4):200.作為網絡空間的三個基本構成要素,當前英雄模范這一“公共資源”受到損害,那么就應當著眼于“集體性”和“治理”的優化完善,從而思考解決問題的可能路向。

首先,“集體性”實質上是一種排他性的準入門檻,暗示了網絡空間中個體使用公共資源應付的成本或代價,一般認為,只有集體成員才能使用集體內的各種資源,盡管網絡空間中英雄模范具有“公共性”,但并不意味著英雄模范的特殊集體意義能被輕易抹掉——現實生活中英雄模范仍然是社會成員之于所在集體對內團結、對外區分的重要依據。一方面,只有真心認可并尊重英雄的社會成員才能持續獲取在共同體內各種社會資源的資格。另一方面,每個成員事實上很清楚如果出現了污名化英雄模范的不良舉動,不僅要懲罰“那些違背規范的人,還要對付那些拒絕懲罰背叛者的人”阿克塞爾羅德.合作的復雜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55.。因此,作為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共同體進出門檻,網絡空間中也應當不斷增強“集體想象力”,比如在經濟層面以“文化資本”促進實用共識,在政治層面以“國族認同”激發倫理共識,在網絡扁平化結構中以“知識共享”謀求道德共識。只有由集體性所修筑的進出門檻適度的增高,對網絡空間中各行為主體的規范約束力才會增強,從而確保英雄模范得到維護和宣揚。

其次,“治理”實質上指向的是網絡空間中用以培養共同體情感、穩定成員行為期待的有效組織方式,所需遵循的總體性原則應當是進入有成本、退出有代價、忠誠有獎勵、違背有懲罰。具體而言:在治理方向上,為確保網絡自媒體持續兌現維護英雄模范的承諾,不能僅靠設立經濟懲罰和權力規制的底線和高線。須知,“數字共域不是專注于通過限制公眾的權利來為個人創作者提供經濟激勵或獎勵以分享,而是旨在保護受版權保護的作品,進而防止私人圈地,允許存取所有人的知識”張鐘萄.公地悲劇、知識共享與集體行動的倫理:數字共域芻議[J].社會科學研究,2023(4):202.,換句話說,防范英雄模范污名化并非為了壟斷對英雄模范的解釋權,而是試圖保護好這一精神交往節點,歡迎更多社會成員以“崇尚英雄、學習英雄、捍衛英雄、關愛英雄”習近平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使命任務[N].人民日報,2018-08-23(1).為目的展開的多元詮釋;而在治理方式上,由于網絡空間結構的特殊性“打破了在資源問題上的私有化和政府管理之間的二分法,并表明存在‘多中心’的治理體系”張鐘萄.公地悲劇、知識共享與集體行動的倫理:數字共域芻議[J].社會科學研究,2023(4):200.,因此,一方面需要尊重網絡空間特性,采取“多中心治理”而非“家長主義”式的組織化模式,比如通過交流、研討、辯論等理性商談活動以產生“視域融合”,從而形成關于英雄模范的更大的意義域;另一方面,需要以主導型的組織化方式開展用于鞏固認同感歸屬感的過程性措施,以幫助網絡空間內各輿論中心節點盡可能疏通或轉變由知識閱歷、信息獲取等方面所導致的英雄模范歧見。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因為網絡空間本身的解構傾向而諱疾忌醫,網絡空間的“去中心化—再中心化—多中心化”機制決定了英雄模范的維護需要更多地借助主導型的組織化方式,但這與“多中心治理”所要求的平等主體并不沖突:建立起一種主體間性的交往關系以及友好協商的行為語境有賴于不斷提升交流溝通中的可理解性、規范的正當性、主觀的真誠性以及機制的科學性,如若能做到,包括英雄模范的污名化問題在內,網絡空間中真正實現“求同存異、異中求同”便不再遙遠。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Stigmatization of Heroic Models in Cyberspace and Perspective Transformation

LV Yan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heroes and models in cyberspace have frequently encountered the problem of stigmatization, which not only undermines the integrity of cyberspace, but also seriously infringes on the shared spiritual home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terms of the causes of stigmatization, there are currently three specific perspectives in academia: economic profit seeking, ideological struggl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yberspace. However, the limitation of the perspective lies in the fact that the economic profit oriented perspective cannot explain the “non-profit oriented” motivation behind the stigmatization of heroic models. Although the political struggle perspective can see through the ideological discourse power struggle behind the “non-profit oriented” motivation, the response strategy is limited to a functional approach of treating symptoms. The internal perspectiv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yberspace believes that the deconstruction tendency inherent in its flattened structure is inevitable. In order to better analyze 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stigmatization of heroic models, this article proposes to shift from a single factor perspective to a systematic causal analysis, and uses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to try to find a new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tigmatization of heroic models in cyberspace.

Keywords:cyberspace; heroes and models; stigmatization; tragedy of the commons

About the author:LV Yan, assistant professor of Marxist School,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specialist in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基金項目]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西部項目“運用英雄模范人物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機理研究”(21XKS01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D5000220081)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呂焰:西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一级免费视频| 亚洲三级片在线看|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97|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 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久爱午夜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aaa视频| 免费在线视频a| 乱人伦99久久|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91九色| 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 尤物在线观看乱码| 亚洲不卡av中文在线| 日韩亚洲高清一区二区| 国产免费高清无需播放器| 久久黄色一级片| 亚洲免费人成影院|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男男| 一本色道久久88| 91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露脸视频|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视频| 国产成人一区| 免费又爽又刺激高潮网址| AV网站中文| 色窝窝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播放的| 激情网址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女同欧美在线| 日韩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超薄肉色丝袜网站| 欧美啪啪网| 亚洲国产中文精品va在线播放|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婷婷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一区在线| 免费看a级毛片| 91小视频在线播放| 一本大道东京热无码av| 在线观看91香蕉国产免费| 亚洲国产中文综合专区在|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 国产精品妖精视频|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 欧亚日韩Av| 日韩高清一区 | 91色爱欧美精品www| 高清亚洲欧美在线看| 四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无码| 精品1区2区3区| 久久中文字幕不卡一二区| 欧美a级在线|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lululu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8x视频一区二区| 激情综合网激情综合| 丁香六月激情婷婷| 亚洲天堂日韩av电影| 国产毛片基地| 国产最新无码专区在线| 国产成人艳妇AA视频在线| 亚洲一本大道在线| 欧美精品一二三区| 成人综合网址| 青草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 毛片手机在线看| 韩日免费小视频| 9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91麻豆国产视频| 亚洲国语自产一区第二页| 真实国产乱子伦高清|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怡春院| 亚洲资源在线视频| 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 aaa国产一级毛片| 熟妇丰满人妻av无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