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體育強國建設背景下,“村BA”賽事發展突飛猛進,為全民健身、體育強國的創新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提供新的思路。為此,對此項賽事的社會價值與理論探討尤為必要。本文將以“村BA”為切入點,通過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等方法對其在體育強國建設中的社會價值進行探討,認為其社會價值體現為:發展基層賽事,促進全民健身;促進優秀體育文化傳承與振興;推動經濟發展,促進體育基礎設施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同時提出:因地制宜,打造特色體育賽事;以競技體育帶動群眾體育的發展;打造內生式發展模式,實現可持續的賽事發展等建議。為“村BA”助力體育強國建設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提供參考。
關鍵詞:“村BA” 體育強國建設 社會價值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建議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02-(2024)-18-061-3-ZQ
《“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提出:開啟全面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體育強國新征程,并且闡述了到2035年體育強國建設的遠景目標:到2035年,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體育強國,體育的制度生命力、大眾親和力、國際競爭力、經濟貢獻力、文化軟實力、世界影響力充分彰顯,體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實現現代化,體育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標志性事業。由此看出國家對體育強國建設的重視。然而,中國在建設體育強國的過程中也面臨著許多挑戰,例如城鄉體育設施的分布不均勻、公共體育場地和設施短缺問題仍然突出、群眾體育活動開展效果仍然不夠理想、體育人才流失等問題。為此,中國需要進一步深化體育改革,縮小城鄉基礎設施差距,積極發展農村基層體育賽,培養優秀體育人才,推動全民健身運動,不斷提高體育事業整體水平,以人民為中心,打好基層體育賽事的基礎,形成良好的地方體育氛圍,才能加快體育強國的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更大貢獻。
“村BA”是指在中國鄉村開展的以農民為主要參賽主體,按照正規籃球比賽規則進行的展示鄉村特色傳統文化、豐富鄉村文體活動、推動農民體育高質量發展的籃球賽事文化現象。
1、體育強國建設中“村BA”的社會價值
1.1、發展基層賽事,促進全民健身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促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加快建設體育強國。要加快體育強國建設的步伐,就要以人民為中心,大力發展基層體育賽事,“村BA”作為基層籃球賽事的典型代表,其發展模式為基層賽事的推廣和全民健身的普及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例如,模仿近年爆火的貴州“村BA”基層賽事的發展模式,以當地鄉村為單位開展籃球賽,各村從本村去選拔隊員來參賽,吸引村民們積極地參與體育運動,以此響應國家全民健身的號召。“村BA”之所以受到廣泛關注和喜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的草根屬性和親民氛圍,這類賽事通常由村民自發組織或參與,場地設置在農村,參賽者和觀眾大多是當地的農民,這種接地氣的特點使得比賽緊密聯系群眾生活,激發了廣大村民的參與熱情。隨著“村BA”賽事的火爆開展,農業農村部、國家體育總局等部門對“村BA”等基層賽事給予了政策上的大力支持,決定組織開展全國和美鄉村籃球大賽。以農民為主體,尊重群眾意愿,充分發動群眾,以農民為主體組建參賽隊伍,讓農民多參與、樂參與。這標志著基層賽事已經得到了國家層面的認可與推動,有助于其可持續發展,促進全方位全民健身的開展。各地也在加強體育設施的建設與完善,比如室外室內籃球館的建設,為村民提供了更好的運動環境,吸引了更多人參與到體育運動中。
1.2、促進優秀體育文化傳承與振興
體育文化振興是實現體育強國目標下體育文化建設的思想保障,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大力弘揚民族體育精神與時代精神,持續推動體育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全方位輻射體育文化影響力。新時代的體育文化內涵更加豐富,不再將目光僅僅放在競技層面的較量上,更多地融入了民族文化的傳承、社會道德的培育和國民素質的提升。如“體育力量與中國精神”中國體育文化展所展示的,體育成為了傳承中華文化、展現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資料顯示,貴州省臺盤村的“村BA”活動在傳承與振興優秀體育文化方面做得非常好。通過調查發現,當地村委會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來推動“村BA”體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一是以村委會為依托,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媒介,如近年來爆火的“抖音、小紅書、快手”等平臺向全國各地乃至全世界宣傳;二是通過舉辦“村BA”體育活動來宣傳“村BA”體育文化,如開展形式多樣的特色歌舞節目、文藝匯演等;三是村委會不斷組織開展籃球比賽,如邀請西安廠牌隊伍超級草根與貴州“村BA”全民星隊伍進行了一場由央視CCTV5播出的籃球賽,同時在線人數超過150萬,利用“網紅明星”效應通過比賽推動優秀體育文化的傳承與振興。由此可見,全國各地的“村BA”賽事都可以根據自身條件,借鑒貴州“村BA”賽事發展的經驗。
1.3、推動區域經濟發展,促進體育基礎設施建設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中國貧困地區的發展面臨深層次矛盾,雖然改革開放以來扶貧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貧困地區的相對貧困問題依然突出,返貧現象時有發生。通過開發貴州“村BA”原有及創新的旅游資源,逐步提高了該地區鄉村的知名度,增加了鄉村的旅游收入,并促進當地農產品的銷售,提高了農民的收入。“村BA”作為一項深入人心的鄉村籃球賽事,其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通過舉辦“村BA”這樣的體育賽事,可以吸引大量的游客前來觀看比賽,這些游客的到來,不僅為當地的餐飲、住宿等行業帶來了直接的收益,也刺激了當地的文化和旅游消費,進而帶動了整個地區的經濟增長;其次,“村BA”的舉辦還能促進鄉村內部產業的發展,以比賽為契機,可以推動當地的農特產品銷售,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可以將比賽的獎品設置為農特產品,這也為當地的農產品提供了展示和銷售的平臺,有助于農民增收。“村BA”的成功舉辦培養了鄉村體育人才,加快了鄉村體育場地設施建設,豐富了鄉村體育活動形式,夯實了鄉村體育發展基礎。在當地居民收入逐步提高之后,可以通過社區或者村委會以募捐的方式來改善當地基礎體育設施、場地,將水泥地籃球場改造成塑膠場地或者將室外場地建設成室內場地。由此可見,“村BA”的發展不僅能響應國家農村扶貧號召,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還可以解決農村基礎體育設施簡陋的問題。
1.4、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首先,“村BA”賽事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交流與交融。通過籃球這一載體,將來自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村民們聚集在一起進行體育競技,加強了相互之間的了解和友誼。這種交流與交融有助于增進各民族之間的團結與和諧,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其次,“村BA”賽事展現了中華民族團結互助的精神。在比賽中,球員們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努力拼搏,觀眾們也為參賽隊伍加油鼓勁。這種團結互助的精神不僅在賽事中體現,更會延伸到村民們的日常生活中,從而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認同;最后,“村BA”賽事激發了村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歸屬感。在比賽中,村民們為家鄉的隊伍吶喊助威,為村里的榮譽而自豪。這種自豪感和歸屬感有助于增強村民對中華民族的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總之,“村BA”賽事通過促進民族交流、展現團結互助精神、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和激發民族自豪感等方式,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重要作用。
2、體育強國建設中“村BA”的社會功能
2.1、經濟功能
“村BA”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看比賽,增加了旅游接待人數和旅游總收入,隨著游客的增加,當地的餐飲、住宿、交通和其他服務業也會受益,同時也會出現一些物價、房價哄抬上漲的情況,這就需要當地文旅局充分發揮好作用,嚴格監督市場,維持良好的市場環境。
2.2、文化功能
“村BA”往往結合了當地的文化特色,如民族舞蹈、傳統服飾、地方音樂等,既展示了地方文化的獨特性,也為其傳承和發展提供了平臺。同時,吸引了來自不同地區的人們參與和觀看,成為了文化交流的盛會。在這個過程中,村民可以了解其他地方的文化,促進文化融合和相互理解,這使得村民對自己的文化有了更深的認同感和自信心,這對于文化傳承和發展至關重要。總之,“村BA”是一個多功能的社會現象,它不僅僅是籃球比賽,更是一個涉及體育、文化、經濟、教育等多個方面的綜合體現,對于體育強國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2.3、育人功能
“村BA”通過籃球這項體育運動,培養參與者的團隊合作、公平競爭、挑戰自我和尊重對手等體育精神。這些精神對于村民尤其是年輕一代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品質教育。籃球是一個團隊運動,它要求每個球員在比賽中既要發揮個人特長,又要密切配合,協同作戰。“村BA”還能夠提升學生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在比賽中表現優異的個人或團隊會得到社會的認可和贊譽,這種正面的反饋能夠激發運動者自我提升的動力,對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產生正面的影響。通過組織籃球比賽,向村民普及健康知識,強調了運動對于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促進了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促進了運動者的積極參與,為體育強國建設貢獻出力量。
3、“村BA”助力體育強國建設的建議
3.1、因地制宜,打造特色體育賽事
《“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強調了體育賽事的重要性,特別是在推動全民健身和青少年體育發展方面。它涵蓋了全面拓展“普及全民健身,締造幸福生活”主題的內涵和外延,以及推動全省全民健身基礎建設創優、公共服務質量監測創先等內容。鄉村體育賽事作為一種具有地方特色和群眾基礎的體育活動,在推動體育發展、促進農村振興和提升人民群眾健康水平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鄉村體育賽事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社區背景,往往需要創新辦賽模式以適應當地的實際情況。例如,貴州“村BA”結合地方特色文化元素,將一些傳統節日,少數民族特色舞蹈,優秀傳統習俗,打造獨特的賽事主題,使比賽更加“接地氣”以及宣傳地區獨特的鄉村精神展示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賽制的實行也要適當根據當地的籃球競技水平來設置,例如在一些全民健身意識薄弱,籃球競技水平不高的地區,不僅僅可以進行傳統的五人制籃球還可以引入三人制籃球、街頭籃球、花式籃球等多樣化的比賽形式,這樣一來,參與比賽的形式接近于人們口中的“打野球”,從另一方面來說,降低了比賽的門檻,因為五人制籃球需要了解一些比賽戰術,而三人制和街頭籃球相對來說更貼合于人們日常生活,能夠有效地促進運動參與,吸引更多的群眾觀賽。
3.2、以競技體育帶動群眾體育的發展
我國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在發展過程中演繹著共生的邏輯,兩者伴隨不同時期國家發展需要不斷調整內在關系,整體經歷了從偏重群眾體育發展到強調競技體育“趕超”發展,再到注重兩者均衡協調發展的演進脈絡。我國體育賽事活動百花齊放,數量快速增長,類型不斷增多,辦賽門檻不斷降低,也給社會力量廣泛參與辦賽提供了機制和平臺,賽事活動體系呈現多層次多樣化特點。這有助于群眾體育的發展以及體育強國的建設,現在全國各地也在積極開展競技體育帶動群眾體育發展。例如濱州市體育局實施了“三牌爭創工程”,包括群眾體育樹品牌、競技體育爭金牌和體育產業創名牌。通過這一策略,濱州不僅提升了競技體育水平,還大力推動了群眾體育和體育產業的發展。成功的案例有:濱州成功舉辦了多項群眾性體育賽事,如馬拉松、自行車賽等,吸引了大量群眾參與。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競技體育作為體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成就和魅力能夠吸引更多人參與體育活動,提高體育項目的普及度和參與度。同時,群眾體育作為競技體育的基礎,為競技體育提供了廣泛的人才支持和群眾基礎。這種相互促進的關系,可以用金字塔來比喻:群眾體育構成了金字塔的廣度,而競技體育則是金字塔的高度。沒有深厚的全民健身土壤,競技體育的發展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總的來說,以競技體育帶動群眾體育的發展,不僅有助于提高國民的體育參與度和健康水平,也是實現體育強國目標的重要途徑。
3.3、打造內生式發展模式,實現可持續的賽事發展
內生式發展是一種激發內部生長能力的,自下而上的,依靠基層力量推動的發展模式。它是一種在發展區域內部進行推動和參與的過程,要充分發揮發展區域的優勢和資源,尊重當地傳統習俗并且適當融入,探索出獨具特色的發展道路,而不是盲目模仿國內別的地區或者西方發達國家的發展模式。貴州臺盤縣“村BA”的實踐是一種新的、內在的農村體育復興邏輯的個案。此個案顯示,透過以社區為導向的發展視野與超本土化的發展觀念,并與外來制度相結合,促進鄉村體育的發展。臺盤縣的“村BA”以各村為單位,實行村民自治管理球隊,堅持“農民唱主角”,極大地調動了村民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它還緊密地結合了民族、民俗以及民間體育,彰顯了地方文化的多樣性和獨特性,比如貴州的獨竹漂等傳統體育活動,以及苗族銀飾等非遺文化元素的融入,使得“村BA”不僅僅是籃球賽,更是一場文化盛宴。“村BA”為傳統體育文化提供了一個展示和傳承的平臺,使得這些文化得以在新時代背景下繼續流傳;帶動了當地旅游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提高農民的收入,促進縣域經濟的發展。綜上所述,臺盤縣“村BA”的內生式發展模式是新時代中國鄉村治理結合體育的一個成功范例,它不僅為當地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改變,也為全國其他地區的鄉村體育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4、結語
“村BA”文化作為一種存在于中國鄉村的具有多種功能的體育文化現象,它折射出了當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傳統習俗和當地鄉村精神面貌以及對健康文化的需求,同時也是中華民族群體認同和民族記憶的當代表現。“村BA”可以通過創新自身的發展模式,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的資源打造獨具特色的賽事,吸引更多的人群觀賽、參賽,逐漸成為體育強國建設的有力助推器。
參考文獻:
[1]代向偉,凌媛,郭修金,等.我國鄉村體育賽事振興的歷史機遇、實踐經驗與啟示——以臺盤“村BA”為例[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24,43(02).
[2]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J].中國石油和化工,2022(11).
[3]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體育總局辦公廳關于舉辦全國和美鄉村籃球大賽(“村BA”)的通知[J].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報,2023(07).
[4]曹冰嬋,劉亞云.區域群眾性體育賽事賦能體育文化振興的價值意蘊與路徑選擇[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23,43(05).
[5]蒲畢文,鄧星華.我國鄉村體育賽事發展經驗及啟示——以貴州“村BA”為例[J].體育文化導刊,2023(02).
[6]馮俊翔,鄭家鯤.群眾體育賽事助力鄉村振興的價值、經驗及路徑[J].體育文化導刊,2023(03).
[7]徐雄,賈宏.我國鄉村體育賽事發展經驗及展望[J].體育文化導刊,2024(03).
[8]彭國強,高慶勇.體育強國進程中我國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協同發展的歷史脈絡與經驗啟示[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23,46(04).
[9]王向娜.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兩翼齊飛”助推體育強國建設[J].旗幟,2023(11).
[10]張環宙,黃超超,周永廣.內生式發展模式研究綜述[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