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州許駙馬府,這一北宋時期建筑的保存與傳承,不僅承載了深厚的文化價值,也是現代文旅活動與文化傳播的重要場所。游客數量逐年增加,使得原有的配套設施已經不能完全滿足日益增長的游客需求,尤其是在提供綜合性服務和增強文化體驗方面存在明顯不足。因此,建立一個功能齊全的游客服務中心顯得尤為迫切和必要。
旅游的不斷發展和旅游消費模式的日益多樣化,使得游客對旅游體驗的需求也日趨復雜和個性化。特別是對于歷史文化遺產的探索,游客不僅滿足于表面的觀賞,更注重深入去了解文化背景、藝術價值及其歷史意義。在這種背景下,優化旅游服務中心的功能,提高服務質量,對于提升游客體驗、增強旅游吸引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基于游客需求分析的游客服務中心建立必要性
旅游的發展和游客數量的不斷增加,對旅游服務設施的需求也隨之增長。習近平總書記在潮州的講話中強調了對歷史文化的保護以及文化旅游內涵的增強,這為建設更完善的旅游服務設施提供了方向和依據。在這樣的背景下,建立游客服務中心顯得尤為重要。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保護好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老城區,彰顯城市特色,增強文化旅游內涵”。游客服務中心可以成為游客了解潮州文化和歷史的第一站,通過專業的講解和資料提供,幫助游客深入理解潮州各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歷史建筑的價值及其背后的歷史故事。這種深度的文化傳播,不僅能增加游客的文化體驗,還能提升他們對文化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和支持,從而有助于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
潮州古城景點的知名度增加,越來越多的游客涌向這些文化地標,原有的旅游配套設施已無法完全滿足游客日益增長的需求。一個配備完善的游客服務中心能夠提供包括咨詢服務、語言翻譯、休息區、旅游指導、緊急救援等多種服務,這些服務將極大地便利游客的旅行,提高旅游的便利性和安全性,使游客能更加輕松地探索和體驗潮州的文化和魅力。
許駙馬府作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歷史和文化價值非凡,既反映了宋代建筑風格,又蘊含豐富的潮州傳統文化。近年來知名度提升,游客數量持續增長,現有設施已難以滿足游客需求。因此,建立配套的游客服務中心顯得尤為重要。服務中心的建立不僅能提供詳細的文化解讀、便捷的游客服務,還助力于文物保護與展示。服務中心以“黃府馬房遺址保護性展示項目”為基礎,設計考慮周到并全面,旨在與許駙馬府和周圍環境和諧共融。中心內配備多功能展廳、旅游廁所、休憩區等,滿足游客的基本需求,同時,通過文創長廊和觀賞魚池等設施增強游客的文化體驗。實施此項目不僅改善了游客服務設施,促進了當地旅游業發展,還有助于提升潮州文化的整體形象,加深游客對潮州歷史文化的理解和認識。此舉對于潮州的經濟發展和社會效益都將產生積極影響,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推動區域經濟的繁榮。
基于游客需求分析的游客服務中心功能優化
游客需求不斷提升,促使許駙馬府旅游服務中心(黃府馬房遺址)建立,其設計與實施原則圍繞文化的保護展開,旨在實現文化傳承與現代服務需求的有機結合。許駙馬府作為宋代建筑的珍貴遺存,其修繕和旅游服務中心的建設緊緊遵循這一原則,不僅從細節上尊重歷史,也確保了文化的原汁原味能夠代代相傳。文化保護作為設計原則的另一重要方面,要求項目在推進過程中充分考慮到保護需求,確保對文化遺產的每一次干預都是以盡量減少負面影響為前提。該旅游服務中心的設計和建設,在不破壞原有歷史文脈的基礎上,通過現代技術和手段,增強文化遺產的活力和可持續性。設計中的所有元素均考慮與周邊環境的和諧統一,以及文化遺產的完整性保護,體現一種對歷史與現代相結合的深度理解和尊重。此外,“所有設計均為可逆”這一理念,確保了文化遺產保護的可持續性。這意味著任何對文物進行的干預都可以在將來恢復到干預前的狀態,既滿足了現代使用需求,又不會對文物本身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
項目設計在多功能展廳與3A級旅游廁所及游客休憩區的建設上,不僅滿足了游客的基本需求,還提升了游客對于潮州文化的認知度和體驗感,從而達到保護和弘揚潮州文化的目的。多功能展廳的設計特別注重展示許駙馬府乃至潮州地區豐富的歷史文化,通過精心規劃的展覽,游客可以深入理解許駙馬府九百多年的悠久歷史和其所承載的文化價值。展廳內的展品和介紹資料充分挖掘和展示了許駙馬府的建筑特色、文化內涵以及在潮汕歷史中的重要地位。通過現代化的展示技術如多媒體互動、虛擬現實等手段,讓游客在觀賞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能享受到現代科技帶來的便利和新奇體驗。這樣的展廳不僅能滿足游客對傳統文化的好奇和探索欲,也為文化遺產的傳承教育提供了一個有效平臺。
3A級旅游廁所的設立,不僅意味著硬件設施的高標準建設,更反映了服務質量的提升和對游客基本需求的重視。同時,游客休憩區的設計充分考慮了潮州的地理氣候特點和許駙馬府的歷史風貌,采用了與周圍環境和諧相融的建筑風格和材料,為游客提供了一個舒適的休息、交流的空間。休憩區不僅提供了遮陰、休息的物理空間,更是增加了游客對潮州文化深度體驗的機會,例如設置的文創長廊、觀賞魚池等,都蘊含了豐富的地方文化特色。
第一,文創長廊的設置是連接過去與現代、傳統與創新的重要紐帶。長廊利用本地特色的石構件鋪砌而成,不僅保持了與周圍古建筑的和諧統一,還增添了現代藝術的設計感。通過展示當地工藝品、藝術品及各類文化創意產品,文創長廊成為游客了解和購買潮州特色文化商品的重要場所。此外,長廊的設計也考慮了其空間的開放性和互動性。經常舉辦文化展覽和藝術活動,使之成為游客與當地文化互動的重要平臺。圍繞文創長廊設有座椅和解說牌,供游客休息與深入了解展出物品的文化背景,增強了游客的體驗感和文化沉浸感。第二,觀賞魚池的設計充分考慮了景觀效果和休閑功能。魚池不僅為游客提供了一處靜謐的自然景觀,也是展示潮州傳統園林藝術的一部分。魚池周圍種植了多種水生植物及園藝花卉,形成一處生態平衡的水景區域,吸引游客駐足觀賞,提供了與自然親密接觸的機會。同時,在設計上結合地方特色,與整體環境協調統一,并通過設計不同的觀賞角度,加強了景觀的層次感和觀賞性。魚池區域配備了休息的座椅和陰涼的涼亭,為游客提供了一個遠離城市喧囂、放松身心的空間。
這一區域的設計靈活多變,可以根據不同活動的需求進行快速調整和布置。無論是舉辦傳統節日慶典、文化演出、工藝展示還是現代藝術活動,均可在此場地得以實現,大大增加了游客服務中心的功能性和吸引力。這樣的設計有利于動態展示潮州文化的多樣性,同時也能增強游客的參與度和體驗感,進一步推廣和活化潮州文化。
在對許駙馬府旅游服務中心的設計中,實用性與美觀性的融合展現了對現代與傳統設計元素的巧妙結合以及地方特色材料與建筑風格的深入運用。這種設計理念不僅增強了建筑的功能性,還充分體現了對潮州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傳承。首先,設計師在保留和強調宋代原有建筑格局和風格的基礎上,融入了現代的設計理念和技術。例如,服務中心的主體結構與宋代許駙馬府的厝身平面布局相呼應,展現了歷史的連續性。同時,為滿足現代游客的需求,設計中引入了現代建筑材料和技術,如使用鋼結構增強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同時配備現代化的展示和服務設施,確保功能的現代化和人性化。其次,服務中心的建筑材料和風格緊密結合了地方特色,這不僅展示了地區的文化特點,也增強了建筑的環境融合性。例如,文創長廊和游客休憩區使用了潮州特有的青磚和石構件,這些材料不僅在視覺上和許駙馬府的傳統建筑風格保持一致,還因其良好的適應潮濕氣候的特性而具有實用價值。此外,設計中還將潮州的工藝美術與建筑設計融為一體,增加了建筑的藝術觀賞價值。為了更好地體現實用性與美觀性的結合,設計師還注重了建筑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許駙馬府旅游服務中心的設計充分考慮了自然光線和通風問題,每個天井不僅解決了傳統建筑中的采光和通風,也成為連接現代與傳統,自然與人造的橋梁。
通過對許駙馬府游客服務中心的規劃和設計,不僅可以有效地提升游客服務質量,滿足訪客的多方位需求,同時也為潮州文化的傳承與推廣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這一項目的實施將極大地促進潮州旅游業的發展,增加城市的文化吸引力,從而更好地保存和利用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
(作者單位:潮州市古城文物保護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