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們創作故事,他們的靈感都是從哪里來的呢?他們都是隨時打開自己接收的天線,去觀察生活、收集故事,完成自己的創作。
許多故事有現實依據,并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與拉丁美洲的環境以及他自己家族的復雜故事息息相關。“多年以后,面對行刑隊,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边@個開篇語句就來自親身經歷——外祖父帶他將手放在冰上。馬爾克斯說:“我生長在加勒比,熟悉這里的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島嶼。也許正因為這樣,我才如此深感力不從心。我感到無論怎么搜腸刮肚、苦思冥想,也寫不出半點兒比現實更令人驚奇的東西。因此,我力所能及地只是用詩的螯足有意無意地移植現實。僅此而已。在我拼寫的每一部作品中,每一處描述都有事實依據,每一句話都有案可稽?!?/p>
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有現實原型,是大仲馬對真實案件的發揮。大仲馬去警察局翻閱檔案時,看到了一個故事:鞋匠皮卡德被誣告為英國間諜,在獄中待了七年,出獄后,他獲得了自己在獄中照顧過的神父贈送的財富,于是開始復仇,除掉了三個陷害自己的人,而他本人也在第三次行兇時喪命。案件富有傳奇色彩,給大仲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立刻以此為藍本展開創作,才有了埃德蒙·鄧蒂斯的傳奇。

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是以水手亞歷山大·賽爾柯克在荒島上的真實經歷為原型的。據當時英國雜志報導:賽爾柯克被船長遺棄在一個小島上,四年零四個月后被發現而獲救。笛福因此得到靈感,構思了魯濱遜的故事。笛福還從自己對時代的感受出發,將自己的經歷、思想和感受融入作品中,給魯濱遜注入了新的靈魂。
馮驥才寫《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靈感來自生活中的見聞。他在一次去北京的火車上遇到一對夫妻,女人比男人高出一頭,車上的人不禁竊笑。但這對夫妻看上去有種融融氣息,使他驟然心動。此后一年間,他斷斷續續為他們聯想了許多情節片段。直到有一個下雨天,他和妻子出門打傘時,找到“小說的眼睛”——一柄把兩人緊緊保護起來的傘。他是這樣寫的:高矮夫妻在一起時,總是高個子女人打傘更方便些。往后高女人有了孩子,逢到日曬雨淋的天氣,打傘的差事就歸矮丈夫了。但他必須把傘半舉起來,才能給高女人遮雨。經過一連串令人心酸的悲劇性過程,高女人死了,矮丈夫再出門打傘還是習慣地半舉著,人們奇妙地發現,傘下有長長一條空間,空空的,世界上任何東西也補不上。
作家們會仔細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別人看來不起眼的細節和故事,也可以成為激發靈感的源泉。作家余華說過,他有一次在街上溜達,看見一個人淚流滿面地走在人群中,就產生了思考:他為什么那么悲痛?這個疑問促使余華寫出《許三觀賣血記》。創作過程中,余華通過重復敘述的方式,讓許三觀賣血的苦難以“賣血”的形式重復出現。
馬伯庸去紹興游玩看見八字橋,他仔細觀察、調研后,將其寫進了《古董局中局》。在一次朋友聚會上,有人問:“倘若讓你穿越成一位中國末代君主,哪一位是最難翻盤的?”馬伯庸想到了漢獻帝劉協,于是就寫下了《三國機密》。在網上閑逛時,他看到有人問 :“如果你來給《刺客信條》寫劇情,你會把背景設定在哪里?”于是就有了《長安十二時辰》。先鎖定人物,然后鋪平一個時代切面,去搭建骨架,填充血肉,生發出一個又一個故事。
在《小王子》里,有一名飛行員在撒哈拉沙漠墜機,這個情節來自圣·??颂K佩里本人的遭遇。年輕的圣·??颂K佩里曾駕駛飛機墜落在沙漠上,獨自等待救援。他沉浸在沒有盡頭的沙丘中,感受周遭的大地,三天后,因為饑餓和嚴重缺水,產生一連串的幻覺。為了獲取食物,他跟蹤一只大耳小狐的腳印來到獸穴外,幻想有只動物蹲在里面。《小王子》里的沙漠狐貍,來自他在沙漠中的想象。
書籍、電影、音樂等藝術作品也可以激發靈感,讓我們從中獲得新的想法和創意。莫言的《白狗秋千架》靈感來自川端康成的名作《雪國》。1984年寒冬里的一個夜晚,他在燈下閱讀《雪國》。當讀到“一條壯碩的黑色秋田狗蹲在那里的一塊踏石上,久久地舔著熱水”時,腦海中猶如電光石火一閃爍,一個想法浮上心頭。他抓起筆,在稿紙上寫下這樣的句子:“高密東北鄉原產白色溫馴的大狗,綿延數代之后,很難再見一匹純種。”這個句子就是《白狗秋千架》的開頭。

作家的靈感來源多種多樣。他們可以從生活中、藝術作品中、媒體中以及個人經歷中獲得靈感。保存對世界的好奇心,多一些探究精神,我們才能創作出豐富多彩的作品。
閆 晗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碩士,《青年文摘·彩版》副主編,專欄作家,副編審,央視《謝謝了,我的家》節目文學顧問,《中國青年報》“書單”評委,在北京重點中學開設閱讀與寫作課程;發表作品百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