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雞疫病因其流行模式、傳播途徑多樣和潛在影響,給家禽業和公共衛生帶來重大挑戰。季節變化和地理分布,也會影響疫情的發生,雞群之間的直接傳播和通過受污染環境的間接傳播,有助于其傳播范圍擴大,另外人為因素包括受感染雞的流動和貿易,進一步加劇了風險。預防措施包括生物安全實踐、疫苗接種計劃、早期發現和公眾宣傳活動,實施這些措施對于減輕雞疫病的影響、保障家禽發展和公共衛生安全至關重要。
關鍵詞:雞疫病;流行模式;傳播途徑;預防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雞蛋、雞肉等食品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這對養雞業的發展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但是,受季節變化、地理因素和傳播途徑的影響,雞疫病給家禽養殖業帶來了復雜的挑戰,了解這些對于實施有效的預防控制措施至關重要。因此,文章對雞疫病的流行模式、傳播方式和關鍵預防策略進行了探索,旨在促進雞養殖的健康發展。
1 雞疫病的流行模式分析
1.1 季節性變化
雞疫病,是一種主要影響雞的生長發育的由病毒引起的感染。雞疫病經常表現出季節性變化,高峰出現在一年中的特定時間。季節性模式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環境條件和家禽管理實踐。在溫帶地區,雞疫病暴發暴發經常發生在寒冷的月份,通常是秋季和冬季,這些季節的寒冷氣溫和減少的陽光,為病毒的生存和傳播創造了有利條件。相比之下,在全年氣溫相對穩定的亞熱帶地區,雞疫病的暴發可能不會表現出明顯季節性,然而降雨量和濕度的波動,會影響病毒的流行,在濕度較高的時期傳播會增加。了解雞疫病的季節性變化,對于實施有針對性的監測和控制措施至關重要。在關鍵季節加強監測工作,可以幫助及早發現疫情,并防止在家禽種群和人類中進一步傳播[1]。
1.2 地理分布
雞疫病具有不同的地理分布,某些地區比其他地區更容易感染病毒。家禽生產高度集中的地區,例如人口密集的家禽養殖場或活禽市場,雞疫病暴發的風險就會增加。人類活動進一步加劇了雞疫病的地理分布,包括家禽產品貿易和受感染的鳥類的流動,貿易網絡促進了病毒的跨區域傳播,凸顯了家禽業的相互關聯性。監測和跟蹤雞疫病的地理分布,對于實施有針對性的控制措施和最大限度地減少大范圍暴發的風險至關重要。采取監測計劃可以識別高風險地區,并實施預防措施,從而減少病毒傳播。
1.3 對家禽業的影響
雞疫病暴發對家禽業產生重大經濟后果,導致生產損失,以及與疾病控制措施相關的成本增加。在疫情暴發期間,受感染的雞群可能會出現高死亡率,從而降低總體生產水平,并給養殖者造成經濟損失。此外,檢疫、撲殺和消毒等控制措施,會進一步擾亂家禽養殖,并增加生產成本。雞疫病的影響不僅限于單個養殖場,還延伸到更廣泛的家禽業,包括加工設施、運輸網絡和貿易。為應對疫情而實施的貿易限制政策,會導致市場關閉并減少家禽產品銷售,從而導致收入損失。此外,公眾對食品安全的擔憂,會影響消費者信心和家禽產品消費,進一步加劇該行業的經濟損失。
2 雞疫病的傳播途徑
與許多傳染病一樣,雞疫病可以通過多種傳播方式傳播,每種傳播方式都給遏制和預防帶來了獨特的挑戰。了解這些傳播途徑,對于實施有效的控制措施和降低疫情暴發的風險至關重要。
2.1 雞群之間的直接傳播
雞群之間的直接傳播,是病毒在家禽群體中傳播的主要方式。當受感染的雞與易感雞密切接觸時,就會發生這種傳播方式,從而使病毒通過呼吸道分泌物、糞便或其他體液傳播。在家禽養殖中,雞通常彼此靠近飼養,直接傳播可能會在雞群內迅速發生。受感染的雞,通過鼻腔分泌物、糞便和唾液傳播病毒,污染環境并使易感雞暴露出病毒。其他家禽在雞疫病的直接傳播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鴨和鵝等遷徙水禽是病毒的天然宿主,可以無癥狀地傳播病毒,當受感染的其他家禽與雞接觸時,無論是通過直接接觸還是通過受污染的水源,都可以將病毒引入雞群,從而引發疫情。防止雞群之間的直接傳播,需要在養殖中實施嚴格的生物安全措施,這包括限制不同雞群之間的接觸、控制進入禽舍,以及對養殖人員和設備實施衛生標準等規定。此外,監測計劃可以幫助養殖戶盡早發現疫情,從而及時采取遏制措施[2]。
2.2 通過受污染環境的間接傳播
當雞疫病的病毒通過受污染的環境,如水源、飼料、設備或地面傳播時,就會發生間接傳播。受感染的雞,通過糞便、唾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將病毒傳播到環境中。受污染的水源對于雞疫病傳播尤其重要,因為病毒可以在水中長期存在,雞群可能因飲用受污染的水,或接觸受病毒污染的潮濕地面,導致感染。飼料和設備也可以作為雞疫病傳播的媒介,受污染的飼料或設備可能會將病毒引入家禽設施,從而傳播給易感雞群。防止間接傳播需要對養殖設施實施嚴格的清潔和消毒方案,定期對設備、地面和水源進行消毒,有助于降低環境污染的風險。此外,科學的廢物管理實踐,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病毒通過受污染材料的傳播。
2.3 導致傳播的人為因素
人類活動可能直接或間接地導致雞疫病的傳播。病毒傳播的人為因素包括受感染雞的流動、生物安全措施不足,以及家禽產品的貿易流通。受感染雞的流動,可能將病毒引入新的地區和家禽種群。養雞場和活禽市場的生物安全措施不足,也會促進雞疫病在養禽設施內部及之間的傳播。此外,家禽產品的貿易在雞疫病傳播中發揮重要作用,受感染的家禽產品,例如肉或蛋,如果處理和加工不當,就會成為病毒傳播的來源。用于運輸家禽產品的受污染設備或車輛,也會導致病毒跨地區傳播。雞疫病的人際傳播很少見,但可能發生,特別是在與受感染的雞或受污染的環境密切接觸情況下,然而大多數的人感染病例,是由于直接接觸受感染的家禽而,不是人與人之間的傳播造成的。預防導致雞疫病傳播的人為因素,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方法,這包括對家禽和家禽產品的流動實施嚴格規定,改善養雞業的生物安全實踐,以及加強監測工作確保盡早發現疫情。
3 雞疫病的預防措施
3.1 生物安全措施
生物安全措施對于防止雞疫病在家禽種群中引入和傳播至關重要。生物安全措施旨在通過限制病原體進入和傳播到養殖場內,最大限度地減少接觸傳染性病原體的風險。一些關鍵的生物安全實踐包括:
(1)限制進入。限制授權人員進入養殖場,有助于降低將傳染源引入的風險。實施受控的入口點和訪客協議,有助于防止未經授權的訪問和潛在污染。(2)養殖場設計和管理。適當的養殖場設計,包括足夠的通風和禽舍之間的間距,有助于減少空氣傳播病原體。此外,保持清潔干燥、適當的廢物管理,以及定期對設備和地面進行消毒,可以幫助最大程度地降低環境污染的風險。(3)人員衛生。對養殖人員實施衛生規程,包括洗手、更換衣服和鞋類,以及使用專用設備,有助于防止雞疫病的引入和傳播。對人員進行生物安全協議培訓,并提供適當的個人防護裝備,有助于進一步加強這方面工作[3]。(4)害蟲和野生動物控制。采取措施控制養殖場設施周圍的害蟲和野生動物,有助于降低野鳥或其他動物攜帶雞疫病病毒的風險,具體包括安裝障礙、使用威懾措施,以及實施野生動物排除措施。(5)監測控制。定期監測雞群是否有疾病跡象或異常死亡,有助于及早發現雞疫病,以便及時采取干預和控制措施。
3.2 疫苗接種計劃
疫苗接種是控制雞疫病和減少其對雞群影響的重要手段。疫苗能夠刺激免疫系統產生針對特定病毒株的抗體,從而提供針對感染的保護,并降低疾病的嚴重程度。疫苗開發通常使用與流行病毒株密切相關的滅活或減毒病毒株。疫苗接種計劃一般針對特定的高風險雞群,具體取決于流行病學分析情況和風險因素。一些關鍵考慮因素包括:(1)疫苗選擇。根據雞疫病的病毒流行毒株,選擇合適的疫苗毒株,對于疫苗接種計劃的有效性至關重要。定期監測流行病毒株,并根據需要更新疫苗配方,可以確保維持疫苗功效。(2)時間和頻率。疫苗接種的時間和頻率,取決于雞只的年齡、暴露風險和疫苗功效等因素。疫苗接種可以作為一次性劑量,或作為常規疫苗接種計劃的一部分進行,具體取決于具體的疫苗品質和養殖系統。(3)疫苗施用。疫苗可以通過多種途徑施用,包括注射、飲用水或噴霧。施用方法的選擇,取決于雞只的年齡和大小、疫苗配方,以及養殖系統的實際考慮等因素[4]。(4)監測評估。對已接種疫苗的雞群進行定期監測,對于評估疫苗功效、檢測突破性感染,以及識別任何潛在的疫苗失效或不良反應問題至關重要。(5)監管考慮因素。遵守疫苗使用的監管要求和指南,對于確保產品安全、有效性和正確使用至關重要。與當地監管部門密切合作,并遵循既定的疫苗管理和報告方案,有助于維持公眾對疫苗接種計劃的信任。
3.3 早期檢測和實施方案
早期檢測和快速反應,是有效控制和預防雞疫病工作的關鍵組成部分。早期發現可以及時采取干預和遏制措施,減少病毒的傳播,并最大限度地減少對雞群和公共衛生的潛在影響。具體包括:(1)監測系統。實施強有力的監測系統,監測雞群是否存在雞疫病跡象,對于早期發現至關重要。監測包括主動監測臨床癥狀、死亡率,以及對從家禽養殖場、活禽市場收集的樣本進行實驗室檢測。(2)診斷能力。確保獲得可靠的診斷測試,以及能夠檢測病毒的實驗室設施,對于及時診斷和確認疑似病例至關重要。應該注重提高診斷能力和專業知識,加強有效應對雞疫病的能力。(3)應對計劃。制定并定期更新應對計劃,概述應對雞疫病暴發的重要性、責任和程序,這對于確保協調和有效的應對至關重要。應對計劃應包括遏制、撲殺受感染的雞、消毒,以及與利益相關者和公眾溝通。(4)報告機制。建立明確的報告機制和協議,向當地有關部門報告雞疫病疑似病例,有利于及時反應和協調。及時報告可以快速調查并實施控制措施,防止病毒進一步傳播。(5)能力建設和培訓。對于參與雞疫病監測、診斷和應對活動的工作人員,開展能力建設和提供培訓,對于確保快速有效地應對疫情至關重要。培訓計劃應涵蓋疾病識別、樣本收集和處理、實驗室診斷、生物安全和應對方案等主題[5]。
3.4 公眾意識和宣傳活動
公眾意識和宣傳教育活動,通過通報并促使參與、提高對雞疫病相關風險的認識,以及推廣預防措施,在預防和控制雞疫病疫情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活動旨在使社會公眾能夠采取積極措施來保護家禽、自身和公共衛生。具體需要關注:
(1)提高認識。公眾意識宣傳活動,提供有關雞疫病的性質、傳播途徑以及暴發潛在后果等信息。通過提高人們對雞疫病相關風險的認識,幫助人們認識到日常預防措施并迅速采取行動應對疑似病例的重要性。(2)促進預防措施。公眾意識宣傳活動能夠促進采取預防措施,例如生物安全實踐、疫苗接種、早期發現和報告疑似病例。通過對養殖者、獸醫和其他利益相關者進行有關這些預防措施的教育培訓,有助于強化其重要性并鼓勵遵守。(3)消除誤解。雞疫病常常充斥著錯誤信息和誤解,這會阻礙預防和控制工作開展。公眾宣傳活動提供有關雞疫病的準確信息,消除謠言并消除常見誤解,有助于建立對預防措施和應對工作的信任。(4)鼓勵報告。及時報告雞疫病疑似病例,對于早期發現和快速應對至關重要。公眾宣傳活動鼓勵個人向獸醫及有關部門報告家禽疾病或死亡的異常跡象,促進及時調查和控制措施,從而防止病毒進一步傳播。(5)利用多種渠道。公眾意識宣傳活動利用各種溝通渠道和平臺,有效地接觸不同的受眾,具體包括電視、廣播、報紙等傳統媒體,以及社交媒體、網站和移動應用程序等數字平臺。邀請地區影響者和當地組織參與,可以進一步擴大意識宣傳活動的有效性和影響力。(6)針對高風險群體。公眾意識宣傳活動需要針對高風險群體,例如家禽養殖者、活禽市場工人,以及參與家禽貿易和運輸的個人。針對特定受眾定制內容和培訓活動,可以確保宣傳活動有效惠及最容易接觸雞疫病的人群。
4 結語
通過分析雞疫病的流行模式、傳播途徑,并且采取預防措施,可以減少雞疫病暴發的發生率和影響。通過主動監測、強有力的生物安全實踐、有針對性的疫苗接種計劃,和公眾宣傳活動,最終能夠增強準備和應對能力,保障家禽健康和食品安全衛生。
參考文獻
[1] 李艷,張振興.雞禽流感的流行特點與防控措施[J].中國畜禽種業,2022(1):173-174.
[2] 張召議.雞禽流感的病原學與綜合防控[J].養殖與飼料,2021(12):110-111.
[3] 崔卓榮,崔劍波.雞疫病防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22(12):194-196.
[4] 張麗娟.雞疫病防治存在問題與對策[J].畜牧獸醫科學,2021(18):126-127.
[5] 楊必乾.雞禽流感鑒別診斷技巧及防治措施[J].中國動物保健,2022(10):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