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是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寶貴財富。2016年3月5日,“工匠精神”一詞首次被寫入政府報告,到2019年,四年間,“工匠精神”連續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這凸顯出“工匠精神”在國家治理中的地位,更彰顯了國家大力弘揚工匠精神的態度。
工業汽輪機被稱為制造業的“皇冠”,是國之重器,極為需要行業從業者用“匠心”打造。工業汽輪機需要在高技術標準、高附加值、高溫、高壓、高轉速的工作環境中生產,由上萬個零件(部件)組成,其品質要求之高、制造難度之大,無疑是對工人知識、技能、經驗及工作態度的嚴苛考驗。因此,必須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逐步建立起滿足我國高端產業發展需要的技能人才隊伍,以工匠精神雕琢時代品質、塑造“國之重器”,助力中國創造重返世界之巔。
為深入研究“國之重器”工匠培育體系,本文以H集團為例進行了系統性的分析研究。H集團是全球五大工業汽輪機研發制造商之一,不僅實力雄厚,還具有全世界頂尖的汽輪機研發制造能力,承擔著民族工業振興的使命。本文通過實地調研的方法進行訪談及數據收集,采用案例分析法、問卷調查法、系統分析法等對案例、數據進行深度研究,將工匠培育過程作為一個系統,從全局視角識別和思考培育過程中的問題,以及剖析關鍵環節、識別影響因素。
●成長特征和動力機制
筆者在參考借鑒相關研究理論的基礎上,基于“國之重器”工匠型人才成長發展特征,將其成長過程歸結為四個階段:學習適應階段、快速成長階段、成熟穩定階段、衰退及持續成長階段。
德國心理學家勒溫通過研究分析,歸納出一個公式來反映行為規律:
B=F(P,E)
其中,B為個體行為活動,P代表個體因素,E表示外部情境因素,該公式表示個人行為是其自身內在因素和外部情境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由此可知,個體行為是內在和外部刺激共同作用下的結果,由此,“國之重器”工匠的培養動力也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員工自身的鉆研熱情及學習潛力,另一方面是外部刺激,而外部刺激又可細分為組織內部動力和組織外部動力。
●培養影響因素
結合“國之重器”工匠培養的成長特征和動力機制,筆者分析了“國之重器”工匠培養的影響因素。
首先,個體因素對“國之重器”工匠培養具有重要影響。在學習適應階段和快速成長階段,職工剛進入企業接觸工作,心理建設和工作能力都在不斷完善。到成熟穩定階段,工作年限較久的技術型員工大多對自己的工資水平具有較高的滿意度,這是因為企業要想留住經驗豐富的優質科技型人才,提供優厚的薪酬福利待遇是條件之一。同時,有研究表明,管理者水平也是影響成熟員工留任的重要因素之一。到了衰退及持續成長階段,自我修養則成為決定工匠型人才發展的關鍵因素。
其次,組織內部因素也是“國之重器”工匠培養的關鍵因素。企業若要培育“國之重器”工匠型人才,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及技術支持,營造和諧向上的工作氛圍,鼓勵員工之間進行交流學習、取長補短,從而在較短時間內獲得優質的實踐經驗。
最后,組織外部因素對“國之重器”工匠培養也意義重大。一般來說,國家政策對于行業發展前景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只有符合發展趨勢的行業才能持續獲得資金技術支持,實現長遠發展。

為了對各個因素的影響程度進行量化,本文在參考相關文獻資料的基礎上設計了“國之重器”工匠培養的測量量表,對收集的數據進行信度與效度檢驗,并采用結構方程確定各項因素對“國之重器”工匠培養的影響程度。
●量表設計
問卷調查的題目以被調查對象,即工匠人才對工作的認知與感知為依托,統計他們對個人工作待遇、企業管理、工作環境和個人進步的橫向與縱向認知。
量表包含兩方面內容,一部分為被調查對象的個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別、年齡、職位及薪資水平等,另一部分則是從個體因素(X)、組織內部因素(Y)、組織外部因素(Z)、“國之重器”工匠培養(P)四個維度展開題項的設計。
問卷調查對象為H集團高技能工匠,本次調查分別向H集團大師工作室員工以及工作室管理層發放問卷。為檢驗問卷數據的一致性,筆者對各項影響因素都進行了信度和效度檢驗,以保證數據的有效率。
●結構方程模型設定與驗證
筆者采用AMOS21.0軟件擬合SEM模型得出各項參數;在各項檢驗都通過了適配度檢驗后,驗證了SEM模型中各項指標選取的合理性。SEM模型如第149頁圖1所示。
SEM模型中最終各路徑的系數結果參見第149頁表1。
由影響路徑系數檢驗可知,三條影響路徑的系數均通過了P值顯著性檢驗,說明SEM模型中各影響路徑的權重可以用標準化后的路徑系數來表達,并證明了本文之前提出的對于影響“國之重器”工匠培養影響因素機制的推導,其中,個體因素對“國之重器”工匠培養的影響最大,組織內部因素的影響次之,而組織外部因素的影響最小。
“國之重器”工匠培養體系建設的目的是為落實國際一流企業戰略目標提供有力的前沿技術保障和后續人才儲備。本文提出的“國之重器”工匠培養體系建設建議主要從個人層面和組織內部層面展開。
●個體因素
個體因素是影響“國之重器”工匠培養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組織應該加強員工個體因素方面的建設。參考H集團過去的培養方案,筆者認為該集團可在以下四個方面作出改善。
1.建設“國之重器”專業人才庫,滿足集團對不同專業、不同層次、不同階段人才的發展需求。在人才庫建設初始,組織可以先通過一次性的考核,將現有員工劃分為不同層次的儲備人才,之后對人才庫實施動態管理,對人才庫中的人才進行定期考核,使人才不僅可以入庫,還有可能被退庫;對于后續人才入庫,可以設置相應的考試、考核、觀察期等,實現人才庫的持續更新。
2.完善人才建設委員會。人才建設委員會主要關注員工的價值觀與偏好,在委員會介入下增加員工間的交流,增強員工對組織的認同。完善工匠管理體系不僅能夠提升組織本身的凝聚力,還能為“國之重器”工匠培養提供強有力的制度保障,提高工匠業務處理效率。

3.完善考核機制。針對入選“國之重器”后備人才庫的工匠,其考核應區別于普通員工,本文認為可主要包含四個維度:業績、培養方案執行情況、重要項目參與情況、個人價值觀。其中,通過“業績”可以考核工匠在過去一年或特定時段內完成了哪些重要工作,是否促進了組織核心業務的發展,取得了哪些成果;考核標準可采用關鍵事件法優先考核參與項目的質,然后考核參與項目的量。通過“重要項目參與情況”可考核工匠以項目主持或項目主要參與人員身份組織或參與重點管理任務及重要項目的經歷和成績。“國之重器”后備人才庫的工匠考核周期可設置為半年、一年、三年,考核結果須上報執行委員會審核,同時考核意見以書面形式反饋給被考核人才,指出需要改進的方向和期望。
4.完善人才激勵與人才保障機制。入選“國之重器”人才庫的工匠激勵主要包括提供培訓經費補助、獎勵績效獎金、設立特別貢獻獎。其中,特別貢獻獎是指各專業評審組認定某位工匠做出了重大貢獻,現有激勵不足以肯定其成績時,可撰寫推薦材料上報至人才建設委員會審批特別獎勵。此外,為保障人才的基本利益,組織還應規范和完善相關人才引進制度,包括住房補貼、配偶工作、子女教育等方面,并將相關制度措施形成書面、統一、公開的文件。
●組織因素
組織層面的因素對“國之重器”工匠培養有著較為重要的影響,其不僅決定著員工對組織的認同感,還影響著員工的工作效率。針對組織方面的因素,本文對 H集團開展“國之重器”工匠培養主要提出以下建議:
1.制定培養基本原則,完善人才階段式培養制度。對H集團來講,完善“國之重器”工匠培養制度絕不只是工作室層面的,而應從集團層面出發,形成相關的集團人才管理制度。制定“國之重器”工匠培養的基本原則,包括堅持黨管人才,明確各級黨政領導干部的責任和義務,把人才建設工作納入干部述職和年終考核;以促進集團核心業務發ki0DfJWQ3HxszGNOFEpdcA==展為人才建設工作的出發點,打造企業文化,并將企業文化融入人才建設工作;注重管理創新,根據人才成長規律,制定相應的階段式培養支持方案,做好動態跟蹤,落實考核評價工作。

2.打造科研氛圍,帶動人才培養。科研環境和工作環境是影響科研效率和工作效率的關鍵因素。基于H集團已經建立技能大師工作室,本文認為H集團可以技能大師工作室為依托進一步營造“國之重器”科研氛圍。氛圍營造可主要分為五個方面。其一,名師領銜。技能領銜人是大師工作室工作開展的靈魂人物,承擔引領、示范、帶教職責。其二,項目帶動。大師工作室存續期間可開展工藝技術、創新管理、人才培養等與生產任務緊密結合的工作項目,并積極參與集團技改技措、降本增效及項目研發等活動。其三,工技結合。大師工作室應積極吸納集團內外相關專業技術人員以顧問或成員的方式參與工作室活動,并與技術研發部門、營銷部門和職能管理部門開展合作。其四,多級推動。除當地各級人社部門的業務指導與支持推動以外,明確集團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門作為大師工作室的職能管理部門具有落實有關政策、承擔指導建設、督促工作開展、檢查工作情況、審核建設經費開支等重要功能。其五,團隊建設。大師工作室理應發揮帶動作用,成為集團廣大青年技工磨煉意志、提高技能素養的培養平臺。
3.攜手共進,促行業發展。企業的前景是員工選擇企業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企業前景與行業前景息息相關。因此,H集團“國之重器”工匠培養不僅要求實現對組織內部技術的引領和創新,還需要將技術經驗和實際應用成果轉化為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此,集團工匠培養應與研發部門聯手,定期召開例會,形成“科研帶動生產,生產反饋科研”的聯動機制;研發部門應定期向大師工作室介紹創新課題和研發成果,征集成果轉化的可行性建議;工匠應從實際工作經驗與可行性角度出發,對攻關項目提出改進建議。生產科研聯動機制,可以在推進創新中發揮出極大的促進作用,尤其是在產品質量方面。只有融入技能大師工作室和科研團隊心血的科技成果,才可匹配“國之重器”品質,推動集團乃至制造行業的發展。
作者單位 杭州汽輪動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