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漸濃,天氣逐漸轉涼,合理食補有助于抗風祛燥、預防疾病,為平安度過寒冬做好準備。芡實、蓮子、栗子和花生有深秋“四大名補”之稱,適當食用可起到滋養身體的功效。
◎ 芡 實
芡實具有益腎固精、補脾止瀉、祛濕止帶等功效,而且補而不峻、防燥不膩,是秋季進補的首選食物。但芡實具有固澀收斂的作用,大便燥結、腹脹者忌食。
芡實粳米粥可健脾除濕、益腎固精,適合脾胃虛弱、反復腹瀉的人群食用。芡實紅棗花生湯能補益氣血,適合體虛、氣短、脾胃虛弱的人群食用。芡實蓮子湯可健脾養胃、補心安神,適合腰背酸痛、面色蒼白、四肢不溫、精神不振、食欲不佳者食用。
◎ 蓮 子
蓮子具有補脾止瀉、益腎澀精、養心安神等功效。秋天食用蓮子不僅能緩解心悸失眠、脾虛久瀉、遺精帶下等病癥,還能起到潤肺的效果。但蓮子性偏涼,可澀腸止瀉,脾胃虛寒、大便秘結者忌食。
蓮子粳米粥可健脾補腎,適合失眠多夢、脾虛食少、便溏腎虛的人群食用。蓮子百合湯可養心安神、清熱去火,尤宜心煩氣躁、驚悸失眠者食用。蓮子銀耳湯養陰潤燥、清熱解毒,適合心悸失眠、口干舌燥、干咳痰少、食滯困乏者食用。
◎ 板 栗
板栗具有益氣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消腫、止血等功效,在民間素有“千果之王”的美譽。秋日吃幾粒軟糯香甜的糖炒栗子,可令人回味無窮。但板栗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較高,每日不宜食用超過10顆,糖尿病、脾胃虛弱者忌食栗子。
除了當零食吃,板栗還可入饌,做成粥、菜。將板栗與核桃仁一同制成板栗核桃糊,可補肝腎、壯筋骨,適合腎虛性耳鳴耳聾、陽痿遺精、腰痛喘嗽者食用。板栗燉雞可溫中益氣,尤宜身弱乏力者。板栗枸杞羊肉湯能溫補益腎,適合肝腎不足者食用。
◎ 花 生
花生又被稱為“長生果”,具有健脾養胃、潤肺化痰、養血通乳等功效。花生可以生吃、熟吃、爆炒、油炸,但為避免攝入過多的油、鹽、糖,建議水煮、燉湯、干炒后食用。花生富含油脂,不易消化,體寒濕滯、腸滑便泄者忌食。
花生紅棗湯可補益氣血、補脾和胃,適合氣血不足、頭暈目眩、神疲乏力者食用。花生當歸豬蹄湯能滋陰養血、潤腸通便,適合產后體虛、乳汁不足和腰膝酸軟、便秘的人群食用。花生蓮藕排骨湯可補中氣、養脾胃、滋陰潤肺、化痰解毒,老少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