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睡眠是維持人身心健康的必要條件之一。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很多人工作日白天努力工作,晚上報復性地熬夜;到了周末,則會試圖通過睡懶覺來彌補工作日的睡眠不足。那么,周末補覺,真的能讓“熬夜黨”迅速“回血”嗎?
長期睡眠不足危及身心健康
成年人的最佳睡眠時長一般為7~9 小時。如果睡眠時間長期不足(一般指睡眠時長<6小時)、質量不佳,或連續通宵熬夜,會對身體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害。
相關研究發現,長期睡眠不足會增加癌癥、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可導致認知能力下降,使記憶力減退,思維遲鈍,影響正常的工作、學習表現;可影響免疫系統,導致免疫功能低下,增加感染性疾病的發病風險;睡眠不足還不利于維持情緒穩定,容易誘發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此外,還有研究發現,長期睡眠不足可能加速衰老。
我國傳統醫學也認為熬夜、晚睡會影響身體健康。明代謝肇淛所著的《五雜俎》中就有:“夜讀書不可過子時,蓋人當是時,諸血歸心,一不得睡,則血耗而生病矣”的論述。子時指23∶00-1∶00。古人認為,子時屬一日中陰氣最盛之時,也是陽氣初生的時段,此時人體氣血陰陽交替轉換,及時入睡有利于陽氣生發。
周末補覺能償還部分“睡眠債”
但作用有限
如果平時睡眠不足,周末補覺能彌補對身體造成的損害嗎?對于這一問題,南京醫科大學的研究團隊在分析調查數據后,給出了明確的解答:工作日睡眠時間<6小時的人群,周末補覺時長>2小時,可將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70%。
其原因可能在于,睡眠不足可導致人體內促炎細胞因子過度聚集,炎性標志物的水平上升,補覺能夠降低機體的炎癥狀態,從而減少心血管疾病患病風險。另外,研究還發現,周末補覺>2小時,還能降低抑郁癥的患病風險。
但是,周末補覺并不能消除長期睡眠不足造成的所有健康風險,只能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嚴重程度。簡而言之,周末補覺可以給睡眠不足造成的“健康破洞”補一塊小小的“補丁”。
周末補覺有講究
1.嚴格控制補覺時間
既然周末補覺有健康益處,那么如果多睡些時間,是不是可以多修補一些健康“破洞”呢?可惜的是,答案是否定的。
研究人員發現,周末多睡2小時左右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最佳時長。相反,補覺時間過短(1~2小時)或過長(≥3小時)都沒有健康益處。同時,研究指出,工作日睡眠時間充足,即每日睡眠時長達到7~8小時的人群,周末沒有必要補覺,否則可能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一項關于“東亞人群睡眠時間與死亡率之間的關系”研究顯示,當睡眠時長達到10小時及以上時,東亞男性與女性的死亡風險分別增加43%與55%。
所以,如果想周末補覺,在7~9小時的正常睡眠時長基礎上,增加2小時即可,即延長為9~11小時。
2.最好早睡晚起
最佳的補覺模式為早睡晚起。周末的晚上,您可以比平時提前1~2小時入睡。英國學者的一項研究發現,在22∶00-23∶00之間睡覺,可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在24∶00及以后入睡,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最高。因此,夜間入睡的最晚時間為23點,即在21∶00-22∶00開始睡覺,23點已處于酣睡狀態。如果晚上放縱玩,第二天睡到中午自然醒,反而會打亂身體的晝夜節律,不利于健康。
3.可以睡個午覺
如果夜間睡眠沒有達到2小時左右的補覺任務,也可以在用完午餐之后小睡30分鐘左右。建議午覺最晚于14點之前完成。研究發現,白天睡太久(尤其下午)會破壞人體的晝夜節律,擾亂褪黑素的分泌,影響夜間睡眠質量。
平時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
才能保證身心健康
雖然周末補覺能讓人暫時“元氣回血”,但歸根結底是一種補救措施,作用有限。有研究證實,一旦恢復不良睡眠習慣,補覺帶來的健康益處便會消失。而且,睡眠不足導致的健康危害會逐漸疊加。對于習慣性熬夜、長期睡眠不足者來說,最根本的解決辦法是每天都盡量睡夠7~9小時。
實用建議幫助您提高睡眠質量
1.創造“黑夜”
褪黑素正常分泌能夠保證我們的睡眠質量。自然狀態下,黑夜降臨后,褪黑素會逐漸增加分泌量,皮質醇水平逐漸下降。一般在23∶00左右,人體的褪黑素分泌會達到峰值。
但褪黑素對光照十分敏感,晚上的燈光,手機、電腦等電子屏幕所產生的藍光會嚴重擾亂褪黑素的分泌,破壞正常的睡眠節律,導致入睡困難、睡眠時長縮短等問題。建議您睡前至少半小時放下手中的電子產品,入睡時關閉家中的所有燈,如果屋外有光亮,可以使用避光窗簾、戴上眼罩,創造“黑夜環境”,讓自己盡快入睡。
2.適當增加白天的運動量
適當運動有助于減輕壓力,放松身心,讓人產生輕微的疲勞感,更容易入睡。但要注意,晚上不宜開展劇烈運動,否則會導致神經系統和肌肉處于興奮狀態,影響入睡。
3.放松身心
睡前保持心情平靜、身體放松舒適,有助于縮短入睡時間、改善睡眠質量。睡前1小時可以先洗個熱水澡,消除白天的疲勞和壓力。換上睡衣回到臥室后,可做眼保健操,或給面部、腿部進行按摩等,放松放松肌肉和情緒。躺下后,不妨聽些舒緩的音樂,幫助快速入眠。
4.戒掉報復性熬夜的壞習慣
現在,不少年輕朋友有報復性熬夜的習慣,這是一種過度補償的行為。他們認為,白天的時間被工作、學習占據,只有晚上的時間是屬于自己的,利用夜晚刷微博、打游戲,能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感。
要走出報復性熬夜的困境,首先應重新梳理工作、學習時間,舍棄占用時間的無意義事項。每天留出1~2小時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滿足自我需求,讓自己重獲對時間的掌控感。其次,可以制定一個作息時間表,設定獎懲機制,督促自己改變睡眠習慣,使生活更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