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是發生在中耳部位的炎癥,可對中耳的鼓室、鼓竇、乳突氣房及咽鼓管結構造成損害,多發于嬰幼兒。雖然多數患者經過針對性抗感染治療可以痊愈,但少數癥狀嚴重、病情持續時間長的患者可能出現聽力下降、鼓膜穿孔、耳內持續或間歇性化膿等癥狀。必要時,患者需接受手術治療以保障聽力。對于接受中耳炎手術的患兒來說,術前術后的精心護理能夠幫助其早日康復,順利度過“手術關”。
中耳炎高發于嬰幼兒
人的耳朵包括外耳、中耳、內耳三部分。以鼓膜為界,鼓膜外側是外耳,鼓膜內側是中耳,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竇、乳突四部分。內耳則全部埋藏于顳骨巖部骨質內。低幼兒童中耳炎發病率高與其生理特點密切相關。兒童的抵抗力低,咽鼓管發育不完善,病原體可能通過咽鼓管逆行至中耳腔,導致感染。此外,兒童腺樣體肥大可堵塞咽鼓管,引起中耳炎。如果哺乳姿勢不當,嗆咳可能令乳汁逆流至鼻咽部,進入咽鼓管,導致中耳炎。
部分患兒需要進行
手術治療
中耳炎可分為化膿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中耳膽脂瘤和其他特殊類型的中耳炎。不同類型、不同嚴重程度的中耳炎,治療措施有所區別,經保守治療無效的患兒要盡快進行手術。
1.化膿性中耳炎
化膿性中耳炎根據病程,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化膿性中耳炎一般是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表現為耳痛、耳鳴、中耳黏膜充血水腫、化膿性改變、中耳積液、聽力下降等。這類患兒可以應用鎮痛藥物、抗生素類藥物進行治療,以免演變為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多由急性化膿性中耳炎遷延而成,患兒普遍存在聽力降低、鼓膜穿孔、耳內長期持續或間歇性化膿、耳鳴、耳痛等癥狀。由于聽力持續受損,長期受耳鳴、耳痛困擾,很多患兒有煩躁不安等不良情緒。對于慢性中耳炎,臨床治療以控制感染、清理病灶為主。如果患兒經保守治療無效或效果不理想,應盡早采取手術治療,以免引起嚴重的并發癥,導致聽力喪失。
2.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又稱黏液性中耳炎、漿液性中耳炎,以中耳積液、聽力下降、耳悶、耳痛等為主要癥狀。分泌性中耳炎可應用抗生素、糖皮質激素治療,保守治療效果不明顯或病情明顯加重時,必須及時手術。
3.中耳膽脂瘤
中耳膽脂瘤是中耳內角化的鱗狀上皮形成的非真性腫瘤,可導致耳鳴、耳內流膿、聽力下降等癥狀。由于中耳膽脂瘤可能引起中耳乳突骨質破壞,導致顱內嚴重并發癥,一經確診應盡快手術,徹底清除病灶。
做好術前、術后護理
中耳炎的手術方式包括鼓膜穿刺術、鼓膜切開術、乳突根治性手術和鼓膜成形術等,具體術式會根據患者的病情和治療目的確定。如果確定進行手術治療,患兒家長應積極配合,做好術前、術后護理,幫助孩子早日康復。
1.術前護理
(1)家長要做好心理建設
兒童中耳炎的發病高峰期是2~5歲,年齡普遍比較小。醫護人員會為家長詳細介紹患兒的病情、手術方式等內容,家長也可以詢問自己所關心的問題,比如麻醉方式、手術后聽力恢復的預期情況等,以打消疑慮,保持良好的心態。如果患兒的病情重、病程長,即使經過手術治療,聽力的恢復程度可能也有限,家長要理性、客觀看待術后療效。
(2)安撫好患兒的情緒
對于低幼兒童來說,接受外科手術是個不小的挑戰,他們很可能因為陌生的環境、人員而產生緊張、焦慮等情緒。對于有一定理解能力的孩子,家長可以通過講故事、讀繪本、看動畫片等形式,告知孩子即將要進行的手術形式、治療作用和安全性。如果孩子有疑問,應盡量回答,提高其對治療的依從性。對于年齡偏小、理解力有限的嬰幼兒,家長應通過擁抱、觸摸等動作給予安全感。患兒家長應避免自己的情緒影響患兒,加重其焦慮感。
(3)配合做好禁食、剃發準備
為保證手術的安全性,兒童中耳炎手術一般要進行全身麻醉。為防止在手術過程中發生誤吸,患兒術前要禁食、禁水6~8小時,家長應嚴格遵醫囑執行。如果孩子處于換牙期,家長應主動告知醫護人員,以防手術過程中牙齒松動,落入食道或氣管內。如果患兒是長發,應將其頭發綁成方便平臥、能充分露出耳朵的樣式,禁止佩戴飾物。部分患兒可能需要提前剃除患側耳朵周圍的毛發。
2.術后護理
(1)保持手術部位清潔、干燥
術后患兒應臥床休息2~3天,臥床期間保持半臥位,頭部稍微抬高,避免壓迫手術部位導致充血、疼痛。醫師會用繃帶包扎手術側耳朵,家長應看護好患兒,避免孩子抓撓手術部位。手術傷口愈合前應保持干燥,避免沾水。患兒手術后不宜用力打噴嚏、擤鼻涕,以免影響傷口愈合。
(2)緩解不適癥狀
患兒術后一周內可能存在傷口疼痛、惡心、頭暈等不適,家長應讓患兒充分休息,定時換藥,遵醫囑使用滴鼻藥物,保持咽鼓管通暢。也可以通過玩游戲、看繪本等方式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減輕不適感。
(3)合理飲食
待麻醉作用消退后,患兒可逐漸恢復飲水、進食。術后飲食應先從流質食物開始,如米湯、面湯等食物,逐步過渡至正常食物。傷口恢復期間,患兒飲食應清淡、易消化,多補充蛋白質與維生素,促進傷口痊愈。
(4)進行聽力康復訓練、恢復人際交往
手術后,家長可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幫助患兒進行聽力康復訓練。比如,給孩子提供適當的聲音刺激,鼓勵孩子聆聽、模仿,促進聽力恢復。由于聽力下降,部分患兒的人際交往能力和意愿可能受到影響,家長應耐心引導孩子多與同齡人主動交流,構建正常的人際交往關系。
(5)如有需要,及時使用助聽設備
部分患兒的聽力可能嚴重受損,需要使用助聽設備。對此,家長不應排斥。盡早遵醫囑使用助聽設備,能盡量降低孩子在語言、智力等方面的發育受損程度。
(6)按時復診
術后3個月之內,患兒不宜做劇烈運動。家長應帶孩子在術后3個月、6個月、1年時進行復查,檢測孩子的聽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