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北京衛星制造廠科技園位于中關村核心區,其前身為北京衛星制造廠有限公司中關村廠區,具有深厚的工業底蘊和航天精神。該項目由駐地央企與區屬國企聯手打造,通過保留工業遺產風貌,提升建筑性能和園區功能配套,實現了區域產業鏈的補鏈和城市功能的織補。園區引入高精尖產業,成為智能制造示范區,并通過智慧化管理提升園區的安全性、便捷性和高效性。該項目不僅保留了原有風格,還實現了綠色、安全、美觀、智慧的轉型。
關鍵詞:城市更新;航天工業遺產;智能科技園區;城市功能融合;智能化管理
1 基本情況
該項目位于中關村核心區,緊鄰諸多創新企業和高校科研院所(圖1),廠房結構保存完好,工業底蘊濃厚,在承接高端制造業產業化方面具有先天優勢。其前身為北京衛星制造廠有限公司中關村廠區,是我國首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的誕生地,見證了中國航天事業從初創到蓬勃發展的偉大歷程。
該項目是駐地央企與區屬國企聯手打造的城市更新項目,堅持規劃引領,傳承航天精神,保留工業遺產風貌,打造綠色智慧園區,實現了區域產業鏈短板的補鏈和城市功能的織補。
2 實施成效
作為智能制造示范區,園區肩負著科學城高端制造業產業化示范窗口的重任,積極引入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醫藥健康、空天、新材料等高精尖產業。目前,園區已經吸引了北京微芯區塊鏈與邊緣計算研究院、北京柏惠維康科技有限公司、海杰亞(北京)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等行業尖兵企業入駐。
該項目的更新改造,以定制化開發和共同設計等方式為主,在方案設計階段就介入招商,并根據預招商各入駐企業的要求及時調整設計條件,完善施工圖紙。通過本次更新工作,既讓衛星制造廠保留了其原有風格,又實現了綠色、安全、美觀、智慧,以及設施升級的要求,讓原工業遺產完成蛻變(圖2,圖3)。
3 創新經驗
3.1 保留航天工業遺產風貌,發揚展示航天精神
科技園更新以保留原有航天工業文化氣質為原則,以清洗修繕為主要手段,廠房外觀在更新后重現了20 世紀50 年代建成時的紅磚狀態(圖4),體現出航天文化和精神的傳承,還創造性地設計了東方紅廣場、運星大道、功勛大道等歷史文化紀念景觀,向人們傳達了自強不息、頑強拼搏、團結協作、開拓創新的航天精神。航天歷史文化街區與商業街、創意休閑街區等多元空間融合的做法,也賦予了園區文化傳承和城市新功能。
3.2 提升建筑性能,升級園區功能配套
項目在維持原有建筑風格的前提下,更換了所有建筑外門窗,采用節能、氣密性更好的優質鋁合金門窗,改善了建筑的節能條件及外觀,同時增加外圍護結構的節能構造,如在1號廠房外墻及屋面增加A 級巖棉內保溫材料,以達到城市更新建筑的節能標準。采用新型涂料對建筑外立面進行翻新,在不破壞原有磚墻結構的前提下,通過噴洗、增艷等技術恢復原有紅磚建筑立面風貌;優化室內采光,為各棟建筑的不同功能增設相應的空調通風系統,提升室內環境品質(圖5);完成各棟建筑的抗震加固,根據各廠房的結構檢測實際情況,采用墻體噴錨、粘鋼、碳纖維加固等不同抗震加固方案,充分保證結構安全性及抗震性能。增設3 部景觀樓梯,滿足多層建筑的消防疏散需求,增加了豎向交通的便利性,并成為園區景觀亮點(圖6)。重建室外雨污水系統,增加室外雨水及室外消防系統,對原有的電力系統進行重新規劃,按照功能分區合理分配電量。優化交通組織系統,實現人車分流。
3.3 完善產業配套,豐富企業員工和居民生活
北京衛星制造廠科技園動、靜分流的分區方式,充分提高了園區的安全性、舒適性和美觀度。改造后的園區分為企業辦公區和公眾開放區,公眾開放區合理規劃了產業配套,包含各類餐飲、超市、生活設施等;公眾開放區內根據園區整體景觀設計,增設了由工業遺產、歷史紀念打卡點等景觀節點組成的特色場景(圖7)。在滿足公眾使用功能的同時,豐富了園區的歷史文化氛圍,提升了園區的消費活力和滿意度,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產業生態和產業配套聚集效應。
3.4 園區設備智慧化,助力企業提質增效
本項目通過對智慧人行、智慧停車、智慧能源、智慧物業等空間服務的運用,提高了園區的安全性、便捷性、高效性和可持續性,保證了低碳環保。通過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實現園區管理平臺化,為企業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務和支持,促進企業的創新和發展;通過智慧園區應用系統“一碼通”,實現跨園區的通行、消費;通過線上線下各類活動,促進企業間溝通交流;通過園區的產業服務平臺形成產業鏈上下游的業務整合、補鏈,從而推動產業規模化,實現資產管理可復制化。
3.5 打造產業空間數字化、標準化運營標桿
第一,數字化建設實現了通過數字化方式進行營銷(如微信小程序、微信公眾號、網站等),以及社群運營和各類活動,提高了園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了更多企業;第二,建立資產管理、合同租賃、客戶信息、園區運營、數據決策和數據可視化等數字化系統,實現業務的數字化運營。第三,輸出數字化系統產品及服務,將已有的產品及服務向企業端、用戶端輸出,此模式受到海淀區國資委、合作伙伴和企業機構的認可,并開啟了探索式合作。第四,通過項目管理優化管理流程,實現各業務間協同的高效順暢,建立標準化運營體系,使各項業務能夠按照標準運營,進而提高運營效率。此外,項目還通過數據分析和數據挖掘等技術,建立了數字化決策支持系統,為管理層提供決策支持,提高決策效率和質量。
2023北京城市更新優秀實踐
項目類型:產業類更新(老舊廠房)
項目位置:海淀區中關村街道知春路63號
項目規模:占地面積約5.06hm2,建筑面積2.92萬m2
運營單位:北京海星科技產業服務有限公司
設計單位:北京弘石嘉業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北京建工四建工程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