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事關國家長治久安。邢臺市政協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就業工作的重要論述,通過激發委員活力,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搭建對接平臺,助力高質量就業,為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了政協力量。王世林委員的“邢動驛站”,就是邢臺市政協創新探索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工作的一個生動的縮影。
邢臺市政協認真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完善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制度機制的部署要求,以“邢動驛站”為平臺載體,完善專委會聯系界別、委員聯系界別群眾機制,扎實開展“一站雙聯”履職活動,引導委員真正行動起來,更好聯系、引導、團結和服務界別群眾,推動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工作制度化、常態化、實效化,持續打造具有鮮明邢臺辨識度的履職品牌。
依托“邢動驛站”,市政協委員王世林與河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開展校企合作,每年為學生提供1400課時的電商培訓指導,并利用自身企業優勢提供實習和就業機會。截至目前,已有20余名學生在王世林委員企業就業,400余名學生走上與電商相關的工作崗位。平鄉縣政協委員關志敏利用其“邢動驛站”優勢,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就業創業服務活動的要求,依托平鄉縣淘大職業培訓學校,瞄準市場緊缺的家政、電商等職業技能,免費開設職業技能公開課,集中開展技能培訓,幫助農村閑置人員就近轉移就業,目前已累計培訓400余人,就業率達90%以上。
提到職業教育,邢臺市基礎好、起步早、體系全,現有各級各類職業學院學校64所,在校生13萬余人,在全省乃至全國職業教育領域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在當前,如何緩解職校學生“就業難”與企業“用工荒”就成了最為緊迫的任務。
邢臺市政協堅持解放思想、真抓實干,立足邢臺實際,成立專題調研組,聚焦如何破解學生“就業難”與企業“用工荒”進行調研走訪,先后實地走訪18家委員企業和學校,與5個職能部門深入交流,召開座談會9次,全面了解企業和高校在校企合作中最急、最盼、最想的問題,梳理匯總問題建議50余條,建立起了121家委員企業人才需求臺賬,形成了專題調研報告。
為更好地助力高校學生高質量就業和企業高質量發展,邢臺市政協積極搭建校企合作平臺,通過多種形式和途徑促進高校與企業的聯系溝通,拓寬高校與企業合作面,助力學校和企業優勢互補、深層次產教融合。
組織開展“政協委員手拉手、凝心聚力促發展”校企對接專項活動,舉辦校企對接洽談會暨簽約儀式,達成了一批“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的校企合作意向,先后促成19所院校和36家委員企業達成合作意向82項。同時,組織舉辦校企對接專場招聘活動,累計參與活動2萬余人次,應聘咨詢、簡歷投遞7350余人次,達成就業意向1247個,幫助更多學生實現就近就業,更好地服務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