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省、市政協的指導幫助下,威縣政協立足實際、靈活方式,完善協商民主體系,豐富協商方式,推進基層民主協商有聲有色有效,凝聚了強大發展合力。
創新平臺載體,暢通民主協商渠道。縣政協積極搭建4個平臺載體,推進民主協商全方位、多領域。一是開展“訪委員、鼓干勁、聽民聲、解難題”活動。班子成員分別包聯企業家委員,每季度開展一次,宣傳相關政策,收集企業訴求,聽取意見建議,幫助解決問題。如針對項目驗收慢的問題,提出完善“一枚印章管驗收”的意見建議,加快了項目落地進程,成為改革亮點之一。活動以來,解決各類問題 25 個,征集營商環境方面意見建議32條,為精準改善政府部門涉企服務發揮了積極作用。縣委書記崔耀鵬對此批示:“這些建議看似很小,但都是企業家、群眾每天關心的大事,也是我縣營商環境的重要體現,批轉相關縣領導牽頭辦理,督查中心跟蹤問效。”二是開展季度界別監督協商活動。每季度組織2-3個界別,在有針對性開展視察監督基礎上,開展協商座談,征集民情民意,并現場提交。比如,今年專門組織農林界委員開展人居環境整治監督協商,提出“增加農村垃圾桶、多聘用年輕保潔員”意見建議,環保公司積極采納,取得了明顯成效。三是開展“企業家委員招商選資上項目座談會”。每季度組織一次,邀請主管副縣長以及招商局長、發改局長、政府法律顧問等參加,講形勢、講政策,既能讓企業家委員了解相關形勢政策,也充分體現政協的關心支持,激發了企業家委員招商引資上項目熱情。四是建立健全常態聯誼人才機制。縣政協牽頭建立威縣“在外商務人士、工作人員、碩士博士”3個人才庫,利用節假日回鄉座談、上門拜訪等形式開展懇談,征求對家鄉發展的意見建議,引導助力家鄉發展。
延伸網絡觸角,做實基層民主協商。縣政協著力探索兩個有效抓手,推動基層協商貼人心、零距離。一是用好“邢”動驛站。按照邢臺市政協部署,結合威縣實際,精心篩選履職積極性、主動性“雙高”且有一定社會影響力的4名政協委員,建立4個委員“邢”動驛站,作為傳遞黨的聲音、聚民意解民憂助發展的“連心橋”。二是用好村級政協聯絡員微協商。率先探索村級聯絡員機制,在4個鄉鎮試點選聘64名村級政協聯絡員,吸納民意、匯集民智。近年來,各專委會牽頭,組織界別委員與鄉鎮政協聯絡組、村級政協聯絡員聯合開展“小微協商”6期,加大垃圾桶消殺頻次等群眾關心關注的問題得到解決。
聚焦中心大局,在參與中深化協商。縣政協充分發揮政協班子成員歷經多崗位經驗豐富優勢,積極參與全縣中心工作,在參與中服務大局、深度協商,推動協商接地氣、高質量。一是在參與招商項目中深化協商。近年來,縣政協大力招引項目,累計引進5個好項目,政協辦連續被評為“招商引資先進單位”。實踐中,強化引進項目政協班子成員包聯責任,每個項目實行“點對點”服務。為解決化僵解困項目——北京建坤餐飲集團中央廚房項目地上附著物遺留糾紛問題,先后 16 次召集高新區、法院、審批局、自規局、財政局和涉及鄉鎮,協商研究破解瓶頸途徑。經過不懈努力,難題得到解決,促進了項目落戶,有效提升了“政協溫度”。二是在包聯重點工作中深化協商。按照縣委安排,縣政協班子領導包聯城中村棚戶區拆遷改造、綜合改革、對接央企、化僵解困及重點項目推進等工作。利用包聯參與契機,積極推進民主協商。比如,圍繞做大做強中心城區調研協商,召開不同類型座談會9次,就房地產開發、城市管理等熱點問題深入研究,為做大做強中心城區貢獻政協智慧。崔耀鵬批示:“提出的報告數據翔實、建議中肯、切中要害,縣委專題研究、分解推進。” 三是在承擔課題中深化協商。縣委充分發揮政協獨特優勢,主動給政協出題目、交任務,縣政協以獨特的視角,匯集各方力量,為黨政決策貢獻智慧,形成“黨政點題、政協破題”的良性互動。2021年換屆以來,圍繞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堵點、難點、熱點,政協承擔重大調研課題14項,一批調研協商成果得到采納。比如,圍繞推動職業教育與縣域發展深度融合,探索運用四級遠程協商模式,取得積極的協商成果,《讓縣域職業教育“香起來·熱起來”——河北省威縣職業教育協商調研報告》收錄于教育部主管、中國人民大學主辦的國家級教育類學術期刊《教學與研究》。
健全制度機制,激發委員協商熱情。縣政協建立考評考核機制,將委員提出意見建議、反映社情民意情況,作為評先評優的重要參考。每年縣政協全會召開前,選擇10名優秀委員的事跡在“威縣公眾號”宣傳,產生良好激勵作用。特別是注重完善協商成果采集、落實、反饋機制,政協辦聯合縣督考中心,針對提案、社情民意及群眾反映的社會熱點,以及企業家委員等提出的意見建議,建立重點訴求直達黨委政府機制,以專報的形式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參閱。在落實過程中,政協專班跟進深化,開展“帶案督辦” “帶題督辦”。如,針對“西環道路交通安全問題”,政協主要領導帶領部分委員,深入現場,與相關部門面對面協商落實,兩天內完成增設改進交通安全標志和警示標牌,提升了安全系數,獲群眾點贊,其做法被《人民政協報》報道。今年縣兩會期間,界別聯組討論提出的意見建議,通過督辦一個月內全部辦復,增強了委員“成就感”“歸屬感”,激發了履職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