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旅游和文化廣電局工作,曾任群眾和文化藝術中心創作部主任,2018年成為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第七屆政協委員。
圍繞政協工作,我勤奮創作。2019年,我的散文作品《我眼中的政協》,在承德市政協舉辦的慶祝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征文活動中,獲得優秀獎,編入《我和我們的政協》一書。捧著這本厚厚的裝幀精美圖書,讀著自己的文章,我內心深感自豪。
2021年,自治縣政協換屆選舉中,我被選舉為第八屆政協常委。“政協委員不僅是榮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是我的座右銘。作為常委,我深感責任在肩,使命光榮,努力提高政治站位,發揮特長,讓自己成為政協隊伍中一名合格委員。
2022年,我寫的社情民意《應盡快解決塞罕壩山門旅游公廁全天保質保量開放問題》,得到民盟承德市委高度重視,并遞交民盟河北省委。
政協像一個大家庭,無論是領導還是一般干部職工,大家和諧相處,親如一家。會上,大家講真話,講實情,忠實履行職責,為經濟社會發展獻計獻策;會下,大家平等相待,互相尊重,互相關心,相互學習。
我在政協這個溫暖大家庭陽光雨露滋潤下迅速成長,關心國家大事,緊跟時事政治,思想政治水平得到迅速提升。圍繞生態承德、綠色發展,我寫出一系列優秀作品,獲得國家、省、市獎項和榮譽。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中年的我,格外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榮譽,努力發揮特長,為政協工作擂鼓助威。2021年我寫的詩朗誦《黨啊,有你在我們就有信仰》,在縣政協慶祝建黨100周年文藝匯演中,獲得一致好評。慶祝建黨百年縣政協委員東山健步走活動結束后,我寫了快板《夸夸圍場政協大家庭》,寫出了縣政協隊伍昂揚風貌。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塞罕壩后,作為林業子弟的我懷著激動的心情撰寫的回憶散文《塞罕壩精神代代相傳》發表在《中國政協》雜志上,撰寫的《我家和塞罕壩的深厚情緣》發表在《鄉音》雜志上,引起良好反響。
2022年,我寫了黨的理論宣傳快板《把六中全會來宣傳》《黨的二十大吹響新號角》和護林防火快板《虎年防火不馬虎》等,及時用文藝宣傳黨的最新理論政策。其中,組詩《黨啊,人民政協永遠向著太陽》入選省群藝館《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文藝演唱材料》。
我還組織塞罕壩創業人后代撰寫回憶散文“懷念我的父輩”系列作品,發布在“哨鹿呦呦”公眾號上,為弘揚塞罕壩精神作出貢獻。同時,挖掘典型人物,我的報告文學《他把銀碗扣在塞罕腳下》入選河北省委宣傳部慶祝“二十大”《德耀燕趙——河北省道德模范報告文學集》,在全縣掀起向身邊英雄人物學習熱潮。
2023年5月,參加縣政協延安黨性教育培訓回來后,經過“塞罕壩精神”和“延安精神”雙重洗禮,我備受鼓舞,寫出組詩《延安行》分別發表在“圍場政協”公眾號及紙媒《承德日報》和山東作協主辦的《作家報》上;6月,由承德市委宣傳部、市委講師團主辦的全市第四屆理論宣講大賽中,我撰寫的演講稿《黨的二十大再譜生態強市二次創業新篇章》受到好評,圍場代表隊宣講榮膺全市比賽一等獎。
2024年7月,我受縣政協委托,實地走訪多個鄉村,撰寫了《生態優先 文化賦能——關于圍場和美鄉村建設的調研報告》,為鄉村振興建言獻策。
幾年的履職,我深感政協這個大家庭有“海納百川”的胸襟,可容納不同黨派、不同界別、不同身份、不同意見、不同聲音,使“不同”變為了“和諧”。同時,在政協這個大熔爐中,我自己也得到了鍛煉和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