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根
舉起樹的高度,筑牢樹的根基。
樹根一輩子秉承“土地不虧人”的信條,擁抱大山,扎根泥土,在大地母親懷里吮吸乳汁。于是,心地里溢出了芬芳,長出了希望。
樹根吸天地之靈氣,取日月之精華,喂養樹干、樹枝、樹葉。一年,十年,甚至百年,用畢生心血滋養樹的生命,豐盈樹的年華,只為開枝散葉。
如果說,樹是一座高樓大廈,樹根則是大廈的基礎。沒有樹根的盤根錯節,哪有高樹的枝繁葉茂。
風雨當歌,寂寞如詩。樹根,于亂石中扎根立足,于懸崖中生生不息,于風雨中強筋壯骨,于沉默中悄悄發力。
樹根,就像體內的經絡和血脈,供養每個器官、每塊肌肉。
當生命戛然而止,樹根遵循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的自然法則,融人泥土,回歸本色?;蛟诟窆そ车氖窒旅撎Q骨,以另一種方式存于天地之間,活出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樹根俯首甘為孺子牛。不顯山露水,與其說是一種認知、一種心態,不如說是一種境界、一種格局。
樹根,是血脈的根,也是靈魂的根。
樹干
或直,或彎;或高,或矮;或粗,或細。
大風襲來,心不驚;大雨傾盆,色不變;烏云密布,神安然。仿佛邊疆哨所的鋼鐵戰士,骨子里長出“處事不驚,安之若素”的哲理。
若干年后,或在雕刻師的千鏤萬刻下,成為雕龍畫鳳的藝品,結緣藝術殿堂,甚至棲身富貴之家;或在機器的轟鳴聲中,成為普普通通的家具,走進千家萬戶。
不管扮演怎樣的角色,都泰然處之。
樹干有著父親年輕時的腰身和肩膀,壯實、硬朗、寬厚。冬去春來,它用脊梁撐起樹的天空,托起樹的夢想。
樹干,頭頂一片天,腳踏一方地。矗立藍天下,挺拔風雨中,書寫“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諾言。
在樹干的生命里,我讀懂了人生。
人應如樹干般,自始至終,站得直,行得正,豁然達觀。而非小草,風一吹就東倒西歪。
依偎樹干,宛如兒時依靠在父親身旁,除了踏實,就是溫暖。
樹枝
樹枝,旁逸斜出,仿若一張網,將樹的上半身裹得嚴嚴實實。時光深處,樹枝舉起片片綠葉,遮擋烈日,抵擋風雨。
春寒料峭,一只鳥站在樹上,左看看,右瞧瞧。見枝繁葉茂,想若在此處安營扎寨,定能安居樂業,高枕無憂。鳥兒蹦來跳去,歡欣不已。樹枝默默無語。
鳥兒在樹枝上時而踏歌起舞,時而梳妝振翅,演繹快樂時光,宛若孩童在母親懷里撒嬌。時間長了,鳥兒與樹枝日久生情,如膠似漆,在樹枝的見證和祝福下成家立業,生兒育女。漸漸地,樹枝成了鳥兒的天堂和樂園。
寒風如劍,在樹枝上留下烙痕。風,刮落殘枝敗葉。
日子,慢慢滑落。
數著流逝的歲月,解讀生命的密語。
時光路上,樹枝好比母親的一雙手,為我捧出一縷縷春光和一抹抹綠陰,那是情的溫度,愛的音符。
樹葉
春風來到樹枝上,來到原野里,把我的詩行拉長。
三月的小雨,淅淅瀝瀝,親吻樹葉的肌膚,輕唱一曲《綠葉對根的情意》,歌聲縹縹緲緲,駐留在我的夢里。
時光的手,為我打開樹葉的心扉。
與生俱來,樹葉的心田生長綠色的夢想,蕩漾綠色的碧波,捧出詩和遠方。
一枚,一枚,又一枚,錯落有致。
每一枚樹葉,都是一張明信片。
它們有著綠色的腳印,從春天動身,來到秋天,就變成紅色。
九月,山坡被樹葉點燃。
秋風吹拂,吹紅了一個錦繡時代。
我踏著樹葉,才知道,那紅、那火、那情、那愛、那一枚枚忠貞,和旗幟一樣鮮艷。
樹葉,輕輕地喊,葉子,應聲而紅。
樹葉沒有秘密,樹葉的心房一直住著光陰。
一片樹葉無論落在何方,它的根和靈魂都在故鄉的血脈里。
那搖曳的身姿,是我遙念的腳步和靈魂的觸角。
片片樹葉,皆為鄉愁。也是我記憶的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