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游戲是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環節,豐富多樣、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體育游戲有助于增強幼兒的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由于天氣影響,幼兒有時無法到室外參與鍛煉,教師往往選擇在室內玩桌面玩具等,這使得幼兒每天的運動量難以得到保障。北京明天幼稚集團基于挑戰式情境、現有的環境材料、教師的科學引導、游戲挑戰層次的推進等衍生出一系列室內體育游戲,促進幼兒身體機能的發展。
室內體育游戲存在的三大問題
場地限制。連綿陰雨天,我把輪胎、梯子、跳繩工具拿到走廊里。開始時幼兒很開心,他們在一起玩游戲。隨著幼兒越來越多,想玩梯子的幼兒在狹窄的走廊里排隊等待,洋洋等不及就推了排在他前面的西西,結果西西沒站穩從梯子上摔了下來,還好沒有發生安全事故,但我很是后怕。不一會兒,跳繩的小小找到我說:“老師,這里好窄啊,大家走來走去的,我只能等著,都不能連續跳?!庇變簣@室內的場地以室內教學活動為主,開展體育游戲的空間預留相對較少,加上室內人員走動頻繁,造成室內場地更加擁擠。這樣的室內環境容易打擊幼兒參與室內游戲的積極性。
材料單一。明天又下雨,玩什么好呢?我在室外場地上搜索著,皮球太危險,窗戶容易被砸破;踩大高蹺容易摔跤;袋鼠跳需要較大場地……實在挑不出什么,最后拿了6副小高蹺和幾個呼啦圈。第二天,幾個幼兒在教室里玩起了踩高蹺和轉呼啦圈的游戲,可很快他們就玩厭了,在教室和走廊里跑來跑去。室內由于場地限制,很難利用室外的游戲材料,造成室內體育游戲材料單一。
引導缺失。一個雨天,我提供了報紙球、繩子、椅子,讓幼兒自己選擇喜歡的材料做游戲。佳琳、萱萱等幾個幼兒拿著報紙球玩拋接球,子杭、亦然等幾個幼兒跳繩。亦然問我:“老師,椅子怎么玩?”我說:“你覺得可以怎么玩呢?”亦然說:“我不知道?!蔽矣终f:“那你動腦筋想想呀!”他圍著椅子繞了幾圈,又去跳繩了……一些教師習慣于開展戶外體育游戲,對室內體育游戲的研究與組織較少,因此缺乏相關指導經驗。
室內體育游戲的巧妙設計
小場地,巧超越。一是建構室外走廊,該走廊段有現成的柜子、桌椅等材料,可以將這些材料有序連接,并在此處設計鉆爬、跳躍類游戲,鍛煉幼兒的大肌肉、機體的平衡。二是閱讀吧處走廊,此段走廊場地比較寬闊,可以提供一些體育器械,比如繩子、跳房子材料等,設計挑戰類游戲。三是樓梯,可以設計攀登、行進類游戲。
小游戲,巧歡躍。通過一段時間的探索與體驗,幼兒在游戲中從最初對材料單一玩法,逐步向多種玩法過渡。在此階段,結合幼兒在實際情境中對材料的使用情況,教師進行針對性指導,幫助幼兒生成或參與適合自己水平的游戲。
室內體育游戲的多種玩法
材料設計與投放。一是用輔助材料增加室內體育游戲的挑戰性。比如走廊建構區的桌子、柜子、凳子;空曠走廊的場地;樓梯的臺階、扶手,以及扶手欄桿等。二是用高、低結構材料增加室內體育游戲的挑戰性。聯合高、低結構化材料的優點,將兩種材料拼搭組合,衍生出新的游戲。比如繩子和凳子兩種材料的組合,可生成搭建障礙物游戲。三是利用一物多玩提升室內體育游戲的挑戰性。比如軟長繩,幼兒既可以握在手中進行熱身活動、開火車、跳繩,又可以與同伴進行捕魚、跳房子等游戲。
設計挑戰內容。第一,運用材料,創設挑戰場地。在走廊建構區域中,擺設著柜子和桌子,引發幼兒基于這兩種材料進行游戲方法的探究。有的幼兒拼接桌柜,有的幼兒抬腿跨過桌子,還有的幼兒像毛毛蟲一般,將柜子頂端兩層的建構材料拿走,彎下身來從中間緩緩鉆過……在參與室內體育游戲過程中,幼兒通過自主與同伴合作,結合材料創設挑戰場地,比如桌椅的運用,能夠將其平放、豎放、斜放等,從而滿足自己在游戲活動中的需求。
第二,自主合作,增加挑戰難度。在樓梯區域中,通過提供鈴鐺、皮筋等材料,幼兒與同伴協商設置出穿越火線的游戲。該游戲需要幼兒合作,一人、兩人、三人……每個人挑戰成功后便在下次挑戰中增加一人,直到最后大家全部通過,中間不能放開同伴的手,挑戰中應避免碰到機關(鈴鐺)。隨著游戲的推進,幼兒能自主且靈活地調整場地設置的器械,以提高室內體育游戲的挑戰難度。比如樓梯穿越火線游戲中,幼兒會調整火線的高度,以增加游戲的難度。
第三,同伴競賽,激發挑戰欲望。在走廊區域中,提供幼兒熟悉的多種類繩子,幼兒在游戲中既可以用于熱身,又可以設置游戲。比如有的幼兒按一定的間隔擺放,可開展走、跳躍行進的競賽游戲,體驗競賽游戲的樂趣。大班幼兒已具備初步制定游戲規則的能力。為增強游戲的趣味性,同時調動幼兒對于室內體育游戲的欲望,教師在引導幼兒開展合作游戲的同時,應鼓勵他們開展競賽游戲,從而調動幼兒的游戲積極性。
增強游戲吸引力的策略
靈活運用輔助材料,及時調整各游戲區的游戲。識別手環、運動標識背心的出現,不僅可以均衡各游戲區的人數,還便于教師通過查看運動手環,了解幼兒對于三大挑戰區游戲的喜好程度。在游戲后的分享、評價環節中,師幼可以針對游戲情況進行探討,進而對游戲規則、材料等方面進行調整,增強游戲對幼兒的吸引力。
游戲應具有不同的挑戰水平,以符合幼兒個體差異的需求。游戲的挑戰難度單一并不能很好地服務于全體幼兒,教師需要考慮幼兒運動水平的最近發展區,了解每位幼兒的運動特點、已有水平,設置出既適合幼兒現有水平,又有一定挑戰性的游戲。
游戲應以幼兒為主體,給予幼兒更多自主空間。室內體育游戲應讓幼兒在游戲中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在一次次的挑戰和嘗試中,收獲成功的喜悅。
隨著游戲的推進,室內游戲內容涵蓋了走、跑、跳、鉆、爬、匍匐、跨越等多項技能,其豐富性極大地解放了教師的雙手,給予了幼兒更多思考和探究的機會。游戲中遇到困難時,幼兒會通過同伴互助,教師的個別指導、難度調整等方式,解決困難并逐步提升相關能力。幼兒的運動水平便在一次次的挑戰中積累起來,比如在建構室一段的走廊,幼兒最初基于柜子、桌椅等材料設計鉆爬、跨越的游戲,隨著經驗和運動技能的提升,他們融入了更多運動技能,包括整合桌椅設計投擲游戲、運用柜子測量投擲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