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通過反復朗讀,理解詩歌中的形象特點。
2.品析關鍵詞句,領悟詩歌抒發的情感。
3.理解詩歌的抒情方式,掌握直接抒情的方法。
【教學實錄】
一、巧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師:之前,同學們一起繪制了黃河流經圖,我在這幅圖上圈出了我故鄉的位置。
(屏顯學生繪制的黃河流經圖。)
生:哇,豫、陜、晉三省的交界處。
師:是呀,老師的故鄉在黃河轉彎的地方。以前我對黃河沒感覺,現在到了江南,卻總是想起它,為什么?
生:黃河是故鄉的代名詞。
師:今天,我誠邀大家一起走進老師的故鄉,去了解黃河。
師:先請同學們分享有關黃河的詩句。
生: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生: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生: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
師:關于黃河的詩句有很多。課后,請各小組長將各組的詩句裝訂在一起,大家相互傳閱。
師:下面,請大家齊讀“預習提示”第一部分內容。
生(齊讀):1939年春,光未然創作了組詩《黃河大合唱》,經冼星海譜曲后,這部音樂作品響徹中華大地,激發了中國軍民的抗日熱情。如有條件,欣賞《黃河大合唱》第二樂章《黃河頌》。
師:欣賞《黃河頌》之前,先請同學們分享課前查閱的組詩《黃河大合唱》第一部《黃河船夫曲》描寫的情景。
(屏顯《黃河船夫曲》。)
生:寫的是船夫過河的情景。
生:我覺得他描述得沒有畫面感。第一部《黃河船夫曲》描寫烏云滿天,驚濤拍岸,船夫在暴風雨中搏戰,經過千辛萬苦終于到達了黃河彼岸的情景。
師:你說得太好了,鏡頭感很強。我們一起來欣賞第一樂章,請用心感受。
(播放視頻。)
師:船夫在暴風雨中勝利渡黃河有什么寓意?
生:人戰勝了狂風暴雨。
生:老師,她只是說了表面的意思,肯定還有更深的意思。
師:更深的意思是什么?
生:我覺得跟主題相關,象征我們偉大的民族突破驚濤駭浪般的重重困難,終于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師:非常好,回答問題要做到由表及里。此時,站在黃河岸邊,作者要為我們偉大的民族做什么?
生:唱贊歌。
師:第二樂章《黃河頌》正是作者作為時代的歌手向著黃河唱出的贊歌。讓我們跟著作者的腳步,一起來歌頌黃河吧。
二、巧用句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師:詩歌重在朗讀,要在朗讀的過程中與詩歌融為一體。我們先聽名家朗讀,學會把握情感,同時感受聲調高低、語速緩急、重音以及停頓。
(播放名家朗讀視頻。)
師:請兩名同學分別朗讀第一節朗誦詞。
(生讀。)
師:此處應有掌聲。兩名同學對節奏、輕重、緩急的把握有名家風范。同學們還有什么建議給他們?
生:情感再豪邁一些,氣勢會更強。
師:我們試著用最豪邁的情感齊讀第一節。
(師生齊讀。)
師:“我們向著黃河,唱出我們的贊歌。”請大家自由朗讀歌詞部分,用“ 黃河—— 黃河—— 黃河”進行概括。
生:望黃河—頌黃河—學黃河。
師:動詞抓得很準。
師:帶著對黃河的美好想象,我們來讀“望黃河”部分。
(生讀。)
師:同學們讀得氣勢磅礴。下面,我們一起來探究黃河的具體形象。
屏顯:
請大家用“我從 感受到黃河 的特點”這一句式對黃河的形象進行描繪。
生:我從“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感受到黃河一瀉千里、一去不復返的特點。
生:我從“從昆侖山下/奔向黃海之邊/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感受到黃河滾滾向前、橫斷南北的特點。
師:從縱向看是橫斷南北,從橫向看也可以說是?
生:氣貫東西。
師:同學們對黃河的描繪很生動,我們一起來看看它的真實樣子。
(播放黃河流動視頻。)
師:此刻,看著橫跨九省的黃河,我們情不自禁地想要贊頌它。請同學們跟隨音樂,一起朗讀“頌黃河”部分。
(播放《黃河頌》配樂。)
師:請大家根據已有的知識積累,從修辭等角度說說“頌黃河”部分表達上的特點。
屏顯:
請用“我從 ,看到了作者 ”這一句式表述。
生:我從“啊!黃河!”的三次重復使用,看到了作者運用呼告和反復的手法贊頌黃河。
生:我從“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看到了作者運用比喻的手法贊頌黃河對中華民族的細心呵護。
……
師:據此,我們可以總結出黃河的功績——哺育、保衛、激勵中華民族。
生:我從“你”的多次使用,看到了作者使用第二人稱,把黃河當作面對面的朋友,屬于直接抒情。
師:是的,直接表達情感也能打動人心。讓我們再次齊讀“頌黃河”部分。
(生齊讀。)
三、巧借寫作手法,促進學生讀寫融合
師:黃河的偉大精神,值得每個中華兒女去學習。同學們齊讀“學黃河”部分,注意感情的把握。
(生齊讀。)
師:當中華民族面臨困難時,黃河岸邊的中華兒女是怎么做的?
生:學習黃河的偉大堅強精神,奔赴前線,勇敢殺敵。
師:《黃河頌》喚醒了中華兒女的靈魂。新時代的我們也要發出向黃河學習的最強音,我們來齊讀“學黃河”部分。
(師生齊讀。)
師:同學們學了《黃河頌》,懂得了如何去贊頌。下面,請仿照本文的寫法,為我校寫頌詞,可仿寫一段或多段。
(生寫。)
生:啊!城西/你是吳中學子的搖籃/萬千美麗搖曳的夢/從你這兒揚帆遠航/多少少年的青春/在你身邊綻放。
生:啊!城西/你有趣高雅/黑白棋子/凝聚特色之美/方正棋盤/譜寫青春篇章。
……
師:同學們能夠學以致用,但黃河的故事是說不完的,請課后完成相關作業。
屏顯:
課后完成《黃河大合唱》其他六個樂章的交流分享。
【教學反思】
這節課,筆者努力踐行“崇雅”教學主張,遵循“依文定教”的原則設計學習任務。《黃河頌》作為本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教師在教學時,既要體現單元的家國情懷主題,還要引導學生繼續學習精讀,注重涵泳、品味語言,同時把握抒情方式。
課堂情境是基于學情設計的,對于江南的學生來說,黃河是陌生的。課前,筆者讓學生繪制黃河流經圖。課堂上,筆者在黃河流經圖上圈出自己的故鄉,以自己的生長環境為引子逐步引導學生走近黃河,了解黃河,繼而歌頌黃河。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感受黃河的特點,體會文章的寫作手法,筆者提供句式作為學習支架,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另外,筆者借文章的寫作手法,促進學生讀寫融合。《黃河頌》是一篇優美的抒情詩,充滿了詩性的語言和充沛的情感。學生在具體的言語分析過程中理解了黃河哺育、保衛、激勵中華民族的作用;在詩歌賞析、探究中,把握了呼告、第二人稱的用法,學會了直接抒情。筆者還巧設寫作任務,讓學生歌頌自己的校園,使學生在仿寫中實現讀寫融合的閉環。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城西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