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當前,推動高質量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依然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從體制機制上推動解決。為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推進湖北新時代新征程上的改革,湖北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提出關于健全體制機制改革方面“四個以”的明確要求,接續近年來湖北因地制宜開展的重大探索與實踐,體現湖北充分認識黨中央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謀篇布局,展現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的堅定決心,釋放增強改革銳氣、保持改革定力,發出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走深走實的鮮明信號。
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踐體系。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凝結歷史的啟示,也是現實和未來的需要。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重點聚焦“七項機制”,深入推進大財政體系建設,全面構建以規劃為導向、以國有“三資”為基礎、以有效債務為錨定、以供應鏈平臺體系為載體的財政、金融、投資統籌聯動機制,以政府投資帶動社會投資,構建高質量發展動力循環機制,形成“有效資產—有效債務—有效投資—新的有效資產”良性循環,探索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有效路徑,助力湖北高質量發展能量強勁涌動、動能有力傳導、效能持續穩定。
要以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為支撐,健全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湖北必須充分發揮科教大省、人才大省優勢,加快構建以“用”為導向、以用戶為主體、以科技創新供應鏈平臺為載體、以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為支撐的科技創新體系,圍繞科技體制、教育綜合、人才發展體制機制三項重要改革有力推進,促進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資金鏈、政策鏈深度融合發展,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以三者協同聯動形成的全面創新合力,推動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行穩致遠。
要以綠色低碳發展為基底,加快完善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體制機制。綠色低碳發展是發展觀的深刻革命,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底色。湖北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持續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全面推進流域綜合治理,重點圍繞以水系為脈絡科學確定流域治理單元,推進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科學治理,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完善統籌發展和安全體制機制四個方面,加快美麗湖北建設,不斷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實踐路徑,實現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要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建立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統籌協同機制。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重點部署了五個方面的工作,以社會建設為著力點推動擴大內需、以城鎮和產業“雙集中”發展為切入點推動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以強縣工程為抓手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以信息化賦能推進四化同步發展、以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為載體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些工作共同指向補齊民生短板、抬高社會底板,縮小地區、城鄉、收入差距,不斷滿足荊楚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藍圖繪就,方向指明,我們要以堅定不移的決心、久久為功的韌勁,爭當改革促進派、實干家,用改革之力、奮進之勢推動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走深走實、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