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和改進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是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明確要求,對新形勢下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具有重要意義。破解流動黨員教育管理難題,需要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創新方式,優化服務,健全機制,讓流動黨員流而有家、流而有學、流而有為。
加強信息摸排,確保流動“不流失”。著力完善“三項制度”,提升“一個水平”。完善登卡造冊制度,基層黨組織定期對流動黨員開展集中摸排,及時掌握流動黨員基本情況、流動原因、去向、發揮作用等動態情況。完善專人聯系制度,結合實際施行“一對一”“一對多”結對聯系,明確黨委、支部聯絡員和責任人,使黨的組織覆蓋到每一個流動支部、聯系到每一名流動黨員,實現學習教育定期開展、活動安排定期傳達、困難想法定期收集。完善獎懲激勵制度,通過切實可行的目標管理、獎懲措施,強化流動黨員的黨性觀念、組織意識。提升信息化水平,依托微信群、小程序、公眾號,以及開發信息平臺等,完善動態掌握、黨費繳納、交流互學等功能,打破傳統黨員管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便捷、高效、精準管理。
創新教育方式,確保務工“不誤學”。努力從三個方面提升學習教育的實效性。線下,建好陣地,提升經常性。建好“流動黨員之家”活動陣地,常態化提供場地和學習資料。按照“關系一方隸屬、參加多重組織生活”要求,督促流動黨員及時報到,主動前往所在鄉鎮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城市驛站等場所參加學習。線上,搭建平臺,提升時效性。用好“學習強國”“湖北干部在線學習”“湖北機關黨建”等學習平臺,全覆蓋建立“流動黨員學習交流群”,根據時事理論熱點,定期收集、推送學習資料。平時,主動送學,提升精準性。對于離退休干部、生活困難黨員等特殊群體,定期郵寄黨內學習資料,結合走訪慰問開展送學助學,實現“寄學到家”“送學上門”。
優化服務鏈條,確保離家“不離黨”。注重在三個方面下功夫,增強流動黨員歸屬感、認同感。分行業強化管理。加強與“兩企三新”主管部門溝通聯系,依托物流、互聯網、物業等行業黨委,強化對就業人員相對集中的行業領域流動黨員的組織吸納和管理輻射,形成部門主管、行業協管的流動黨員管理格局。抓典型發揮作用。發動流動黨員黨組織積極創建“紅旗黨支部”,推動流動黨員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打造“示范點”“樣板間”。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積極選樹宣傳流動黨員中的“創業標兵”“致富能手”“技術骨干”“優秀青年企業家”。重關懷凝聚人心。做實黨內關懷幫扶,在政治上、工作上和生活上關心關愛流動黨員,通過主動送上節日祝福、邀請開展黨建活動、幫助解決實際困難等,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嚴格組織處置,確保包容“不縱容”。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解決流動黨員工作“死角”、管理“盲區”。壓實工作責任。將流動黨員工作成效納入年度黨建考評內容,通過年度考核、日常督察,壓緊壓實各級黨組織主體責任,確保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得到充分重視、有效落實。規范關系轉接。加強流動黨員組織關系管理,對符合組織關系轉接的,做到應轉盡轉、有序轉接、及時轉接;對一時難以轉接或暫不具備轉移組織關系條件的,督導引導其及時向流入地黨組織報到,納入組織管理。嚴肅組織處置。加強政策指導、審核把關,認真貫徹落實新出臺的《中國共產黨不合格黨員組織處置辦法》,對長期失聯失控、長期不交黨費、長期不過組織生活等情形,嚴格依法依規進行停止黨籍、限期改正和除名處置,進一步純潔黨員隊伍,保持黨的肌體健康。
(作者單位:湖北省委直屬機關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