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國家安全是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的重要基礎,必須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完善維護國家安全體制機制,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切實保障國家長治久安。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必須認真學習總體國家安全觀基本知識,深刻領會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重大意義,切實維護國家安全,發揮青年大學生在維護國家安全中的擔當作用。
培養大學生總體國家安全觀,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內容,是國家安全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堅持系統觀念,統籌發揮高校黨委行政、各部門和廣大教師作用,形成合力。要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提高政治站位,發揮高校黨委在開展大學生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中的主體作用。各高校黨委統籌,完善頂層設計,從加強體制機制建設著手,構建高校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的網絡;建立科學的考評機制,強化對總體國家安全觀開展情況的考評落實。充分發揮高校輔導員等政工干部的作用,進一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學生社團和班級建設、學生日常事務管理、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校園危機事件應對、職業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中,將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融入到大學生的教育管理中,不斷提升大學生的安全意識。發揮各專業教師作用,各專業教師需結合課程教學特點,將總體國家安全觀融入到課堂教學內容開展教學。思政課教師將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內容和價值“雙融入”,各專業課教師發揮課程思政作用,將專業課教學與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相結合。高校武裝部、學工部等行政部門要結合各自崗位職責,通過組織開展大學生軍事訓練、日常教育管理等多種方式做好大學生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
大學校園是大學生學習生活最重要的場所,要充分利用校園內各種資源,通過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組織開展學生社團活動、利用網絡平臺等資源開展大學生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要高度重視校園文化建設,校園文化具有“潤物細無聲”的作用,良好的校園文化可以陶冶學生情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各高校要通過校園文化建設來培育大學生的總體國家安全觀,通過學生軍訓、全民國家安全觀教育日等,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國家安全教育主題活動,組織開展軍事技能競賽、消防演習,集中觀影等活動,讓大學生了解和掌握國家安全的基本技能和相關知識。發揮高校學生社團在開展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中的作用。學生社團是連接不同年級、不同專業背景學生的最好紐帶,同一社團的學生一般具有共同的興趣愛好,通過知識競賽、主題演講、征文比賽、舉辦專題講座、實地參觀等方式將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融入社團活動,可以更好地激發大學生學習總體國家安全觀知識的興趣和熱情,增強大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提升大學生的安全理論素養,培養大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增強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安全意識。利用網絡平臺優勢,搶占網絡平臺陣地。大學生作為思想活躍的一代,接觸網絡信息多,必須充分以適應數字化時代的要求,有效提升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和能力。組織各高校學生參與教育部組織發起的“千萬師生同上一堂國家安全教育課”,讓廣大青年學子通過“云端”接受國家安全教育;利用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等多種新媒體平臺,發布網絡安全相關的圖文和視頻內容,普及網絡安全知識,提高大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通過模擬網絡攻防演練,提高學生對網絡安全威脅的認識,增強應對網絡安全事件的能力,加強大學生的網絡安全防護技能。
(作者單位:武漢東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