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康縣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的重大使命,堅持公務員“選育管用”全鏈條發力,著力打造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公務員隊伍。
著眼前后銜接、后繼有人,確保薪火相傳、事業相繼。拓廣度選,促進“青黃相接”。堅持空缺編制應招盡招,精準摸排招錄需求,科學編制招錄計劃,合理設置招錄職位;用好調任、轉任、“五方面人員”選拔政策,7名經濟、應急等事業單位緊缺專業人才調任機關,11名“五方面人員”進入鄉鎮領導班子,兩批次選聘16名優秀村黨組織書記掛任鄉鎮黨委委員。加力度管,促進“動靜相宜”。用好艱苦邊遠地區定向招錄政策,加大從優秀村(社區)干部、本地事業編和“四項目”人員中招錄公務員力度,近兩年共招錄保康籍公務員90名,占比66.18%;嚴格公務員服務期管理,開展違規借調專項整治,建立負面清單,對服務期內違規借調超15天的不作為轉任和遴選推薦人選。聚精度調,促進“人崗相適”。聚焦發展需求,加強隊伍分析研判、統籌調配,將27名林業、農業、旅游等專業公務員調整到對口單位,推動人崗相適、人事相宜。
著眼德才兼備、明德樹人,推動可堪重用、能擔重任。政治歷練筑忠誠。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引導全縣公務員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依托吳德峰故居、歇馬政治生活館、堯治河教育基地等,集中開展政治教育、忠誠教育、政德教育;常態開展“永葆本色大家談”活動,深化家風家教家庭教育,引導公務員守公德、明大德、嚴私德。專業訓練提能力。圍繞發展定位,加大全域旅游、森林康養、生態環境等專業知識培訓,開設主體班、專題班、讀書班12期,培訓公務員890人次;堅持點名調訓、精準輪訓、分批施訓,常態化開設荊山講堂、周四課堂、專業學堂等,提升履職能力;深入開展“青藍結對”,組織177名政治堅定、經驗豐富的老干部幫帶269名新進公務員。實踐鍛煉強本領。加強上掛下派,選派86名公務員到招商引資、產業轉型、信訪維穩、共同締造等吃勁負重崗位培養鍛煉,12人到省市開展區域協作、產業鏈等掛職,推動知上情、懂下情、增熱情。
著眼事業為上、以事擇人,激勵擔當善為、勇于作為。“評優”定風向。改進公務員平時考核方式,優化班子年度考核指標,增強專項考核質量,今年對371名表現優秀的給予嘉獎或三等功獎勵,對考核中發現的85名表現突出人員,納入優秀公務員庫進行跟蹤管理。“獎優”立靶向。堅持典型引領、示范帶動,常態化舉辦荊山楚源英雄會和身邊時代先鋒報告會,深化“公仆日”活動,開展疫情防控、安保維穩、重大項目建設及時獎勵,涌現出縣水利局全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縣生態環境分局“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先進集體”、寺坪派出所“全國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等一批先進典型。“用優”樹導向。優先重用、提拔、晉升在推進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中的闖將、干將、猛將,近兩年全縣晉升公務員職級420人,補充12名在鄉村振興、共同締造一線踏實干事、實績突出的公務員進入鄉鎮領導班子,調整15名在信訪維穩一線勇于擔當、敢于負責的公務員到重要崗位,提拔重用55名在征地拆遷、項目建設、生態環保一線主動作為、群眾公認的公務員,真正讓實干者實惠、吃苦者吃香、有為者有位,激發廣大公務員立足主業、干事創業、建功立業。
(作者系保康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