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項新興的戰略性經濟產業,低空經濟的發展得到了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并開始成為新質生產力的有機組成部分。從2021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中首次提出發展低空經濟,到2023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強調了打造低空經濟的必要性,低空經濟在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重要地位逐步確立。加快布局和切實推進低空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需要推動涉及低空經濟運作的法律法規的準許和規范,也需要財稅、金融、科技、產業、土地、基建、人才等相關政策的配套和支持。
綜上,我們將通過分析促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財稅激勵政策、財稅政策框架及其具體推進措施,探討如何通過財稅政策供給推動新時期低空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新興產業在發展初期往往因為技術研發的基礎性和場景應用的初始性,在培育市場和獲得訂單過程中會經歷一個過渡期,使得新興產業的市場機會難以得到最有質效的發展。為了克服這一狀況,政府往往通過實施財稅、金融、科技等方面的政策來主動引導和介入,進而促進和加快新興產業的孵化和發展步伐。在低空經濟這一新興產業中,財稅激勵政策尤其關鍵,不僅可以幫助初創企業度過早期資金短缺的窘境,也能有效促進技術研發和市場開拓,從而推動整個產業的健康發展。構建針對性強、科學規范、務實有效的低空經濟財稅政策框架是確保低空經濟高質發展的制度保障。在財稅激勵政策方面,可以供給更充裕、更系統、更完善的財政資金和政策投入激勵低空經濟領域企業聚集、頭部企業招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航線開拓、基礎設施建設、應用場景拓展和高端人才引進等。與此同時,在促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過程中,還應對低空經濟相關產業鏈的“強鏈、補鏈、延鏈”這類關鍵環節的企業進行政策協同和聯合激勵。
在地方政府層面,當前多個省級或地級政府已經開始積極探索低空經濟的財稅扶持政策。2024年4月,蘇州市召開了低空經濟發展推進大會,明確到2026年成為全國低空經濟示范區的目標。根據《蘇州市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蘇州市將制定政策充分發揮產業創新集群引導基金和各級各類專項資金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2024年6月,四川省政府出臺了《關于促進低空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由省級財政安排2億元資金專項支持低空經濟發展,并優先支持符合條件的項目申報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同時要求省直有關部門(單位)在本行業領域加大對低空經濟活動的資金支持力度。2024年8月1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上海市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這標志著上海低空經濟正式步入全產業提速階段。作為國內首個系統性推進低空經濟發展的城市,上海將通過包括財稅政策在內的強力政策供給來推動低空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促進低空經濟企業在上海匯集并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促進低空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在現階段的主要目標是培育低空經濟市場,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低空航線網絡構建,鞏固低拓展空域管理改革試點成果,提升低空領域通用航空制造業水平,加快新質生產力的形成和發展。財稅政策供給對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推動,主要圍繞上述目標進行制度設計,并分為財政政策和稅收政策兩個層面來展開。財政政策主要是從政府主動向低空經濟提供財政資金或財政扶持性政策的角度來發力,也可以通過減少財政性融資成本的角度來減少低空經濟企業的資金成本。稅收政策則主要是在現有稅收制度的基礎上,更科學更妥適地適用稅收優惠政策,減輕低空經濟市場主體及相關單位的稅收負擔來推動低空經濟相關行業和領域的發展。

從財政政策的角度,需要政府在財政資金方面給予更多支持以及在投融資環節、科技創新、人才引進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首先,在低空經濟市場主體的培育階段,需要對低空經濟的相關創新、研發和孵化等給予前瞻性的扶持,通過設立政府投資基金和園區對低空經濟生產要素聚集進行前置引導和資金支持。其次,在低空經濟相關企業的生產運營階段,對相關行業和領域的市場主體給予基礎性激勵,在政府采購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在產業、用地、租賃等環節提供專項資金、財政補貼或財政融資方面的支持。再次,圍繞促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戰略科技人才和科技創新團隊引領計劃,推動低空經濟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加快集聚,并根據貢獻大小給予人才設置專項獎勵、人才補貼和綜合待遇等。
當前,多個省級或地級政府已經開始積極探索低空經濟的財稅扶持政策。
從稅收政策的角度而言,主要是靠前推進稅收政策落地,在企業初創、成長、成熟等階段促導低空經濟企業用好、用足科技創新、小微企業、并購重組等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并積極探索制定新的稅收政策的可能性。首先,在科技創新層面,鼓勵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積極申請高新技術企業及其所得稅優惠政策,支持低空經濟企業用好、用足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減輕稅費負擔。其次,在小微企業層面,鼓勵新創企業充分使用小規模納稅人稅收優惠政策和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從主體層面進行稅收負擔的集約安排。再次,在并購重組層面,鼓勵企業通過橫向、縱向的聯合協作和并購重組來提升行業競爭力,并充分運用并購重組的優惠政策,減少稅收負擔和并購成本。當然,也可以探索針對低空領域的新的稅收優惠政策,以推進新質生產力的高質量發展。
從各地促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踐來看,各地政府都將制定更有針對性、導向性和實效性的財政激勵措施作為扶持低空經濟發展的關鍵政策和重要抓手。這些措施包括:設立低空經濟創新基金,激勵企業在低空經濟領域的技術研發和設備投資,降低企業初期的資本支出壓力;設立專項發展基金,支持低空經濟的關鍵技術研發和市場開拓,為初創企業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對年度飛行達到一定架次的通用機場提供運營補貼,并支持低空企業在技術研發、設備購置和市場推廣方面的財政補貼;進一步簡化低空經濟企業在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時的具體操作,并對低空飛行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核心技術研發的稅收給予優惠和財政補貼;等等。這些政策措施為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效助力,但從制度完善和措施優化的角度,還需要進一步圍繞財稅政策措施的精準化持續推進。
就財政政策而言,需要更加注重“精準賦能”。政府除了可以設立面上的專項扶持基金對低空經濟相關創業投資和技術產權商業化進行先導性投資和普遍性扶持外,還可以參考國際經驗設立具有競爭性和動態調整的專項發展基金,比如“低空經濟發展計劃”等競爭性資助項目,提高財政資金在低空經濟產業孵化和培育方面的運行質效,聚焦重點扶持具有顯著競爭優勢的企業和產品。在通過政府采購扶持低空飛行器或飛行服務等低空經濟商品和服務時,既可以是適當增加采購規模,也可以是在采購過程中對符合條件的供應商提供價格補貼,并有效導入市場競爭機制,確保政府采購的規范性和公平性,充分體現財政資金使用的績效要求。同時,還可以考慮鼓勵政府機構和公共部門探索更靈活的采購方式,例如租賃、共享飛行器以及分期付款購買,并提供適當的配套政策支持。
就稅收政策而言,需要更加“精準減負”。針對低空經濟企業的研發和生產活動,在充分用好現行優惠政策之外,可以考慮加大對低空經濟企業特別是核心零部件研發和生產的企業施行有條件增值稅退稅和所得稅投資稅收抵免等政策。針對低空經濟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可以考慮適當降低低空基礎設施的增值稅稅率,并免征城市建設維護稅,對企業投資建設起降場地和充電站提供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稅收減免。針對貫徹綠色稅制觀念,可以考慮根據低空飛行器的能源類型、排放量和碳排放量等因素設定稅率,對高污染的燃油飛行器征收較高稅率,而對環保的電動飛行器征收較低稅率。針對促進低空飛行器消費,可以考慮降低金融、信貸機構向消費者發放低空飛行器消費貸款的利息收入的增值稅稅率,為低空經濟消費者提供稅收優惠。
(作者王樺宇、陳伊琳分別系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碩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