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規則的重大改革,到賦予員工下班“斷聯權”,從最低工資標準的不斷提高到以入罪方式嚴打欠薪雇主,澳大利亞關于勞資關系方面的立法不斷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據國際勞工組織近期發布報告預測,2024年全球失業率將從2023年的5.1%小幅上升至5.2%,失業人數將從1.89億左右增至約1.91億,主要原因是發達經濟體失業規模擴大。據4月18日澳大利亞統計局(ABS)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經季節性調整后,2024年3月澳大利亞失業率上升0.1個百分點,從2月的3.7%升至3.8%,低于市場3.9%的預期,在全球失業率普遍上漲的背景下可以說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不斷修訂完善的勞資立法起著積極的作用。
澳大利亞作為聯邦制國家,各州的法律體系具有相對獨立的特點。起初勞資關系相關法律由各州制定,直到1988年澳大利亞聯邦政府頒布《工業關系法令》(Industrial Relation Act),相關立法才進行統一。之后該法令進行了多次修訂和完善,1996年法令修正改名為《勞動關系法案》(Workplace Relation Act),2005年再次進行修正,建立了澳大利亞的公平工作委員會(Fair Wok Commission)。2009年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出臺了具有法典性質的《公平工作法》(Fair Work Act 2009)取代了《勞動關系法案》。
《公平工作法》屬于法典匯編,包括上下兩冊共六編,上冊三編屬于實體法內容,下冊三編是關于法律實施的程序性規定。上冊第一編為導論,即一般規定;第二編為勞動條款和條件,主要規定一般的勞動基準,包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解雇通知和離職補償、最低工資、平等工資、企業轉讓、工資支付等;第三編為“雇員、雇主和組織的權利和職責等”,內容包括職場權利保護、結社自由及參與合法產業行動的自由、免受歧視等一般規則,以及不當解雇、產業行動、相關執法機關的執法權、雇主對雇員的停職等內容。下冊的第四編為“合規與執行”,主要規定民事救濟以及管轄權和法院的權力;第五編為“行政”,規定“公平工作委員會”及“公平工作監察員辦公室”的職能;第六編是“雜項”,即一些補充性、兜底性條款。
從內容而言,《公平工作法》設立了一套全國職業標準,保護所有雇員包括留學生在內的10項最低雇傭法律權利,主要包括:每周最長工作時間、彈性工作安排、產假及育兒假、年假、事假、社區服務假、長期服務假、公共假期、終止合同的通知期限和遣散費等方面。而從立法技術層面,《公平工作法》存在一些欠缺,比如條文極為繁雜,有800條并長達1098頁,而像第三編“雇員、雇主和組織等的權利和職責等”內容過于零碎。同時,其整體性、體系性并不強,比如法典中沒有關于職業安全和健康的內容。但即便如此,該國大部分雇主與員工的雇傭關系無論是受行業機構的裁定、員工和雇主團體之間協定的集體協議,或者單獨的雇傭合同的管轄,最終都要受到《公平工作法》的約束。同時,依據《公平工作法》,公平工作監察專員負責執行相關法令條例。
根據澳大利亞統計局最新數據,目前大約有37%的澳大利亞人定期在家中工作,這一比例略低于2022年的水平。在澳大利亞,員工目前并不普遍享有在家工作的權利,但如果員工已經在同一家公司工作超過12個月,他們可以在滿足特定條件的情況下要求在家工作。
根據墨爾本研究所的研究顯示,大部分澳大利亞工作者希望能夠至少部分時間在家中工作,其中60%的人對能夠同時在家和辦公室工作的混合模式表示滿意。同時據調查,超過93%的澳洲民政服務部員工和91%的內政部員工投票支持改革。
今年2月29日,據《每日郵報》報道,超過8.5萬名聯邦政府雇員獲得了更多居家辦公的權利。澳大利亞的勞動管理機構正在考慮實施一系列重要改革,可能為數以百萬計的澳大利亞居民提供在家工作的機會,并為新的工作場所法規打下基礎。與此同時,公平工作委員會正在研究讓居家辦公、靈活工作成為一項合法權利。審查的結果將提交給聯邦政府,政府隨后將考慮這些建議,并基于這些建議向議會提出立法改革。
面對可能推出的新居家辦公法律,就業及勞資關系部長托尼·伯克強調,對于雇員和雇主而言,居家辦公是互惠互利的,他鼓勵企業保持開放的心態。但這并不意味著彈性工作獲得所有人的支持,相關法律遭到對最新工作場所改革持反對意見的商業團體的抨擊。
在去年,作為擁有12萬名成員,澳大利亞最大的工會之一的澳大利亞社區和公共部門工會,表示已與澳大利亞公共服務委員會達成協議,所有員工均可申請靈活工作,包括無限制地在家工作。此外,該工會還同意在全國范圍內擴大職位的覆蓋范圍。
據今年2月《每日電訊報》報道稱,作為與綠黨達成協議的一部分,工黨政府將“斷聯權”添加到《“堵上漏洞”法案》中,該法案已經在參議院通過,在眾議院批準后,將成為正式的法律。
這意味著如果相關法案通過,員工將被允許在非工作時間忽略工作電話和郵件。此外,如果員工對老板下班之后的聯系煩不勝煩,可以進行投訴,在無法解決的情況下,還可以向公平工作委員會申請強制令,命令雇主停止在下班后聯系員工,倘若雇主違反命令,則可能面臨最高1.8萬美元的罰款或刑事制裁。
而在以往,據澳大利亞研究所未來工作中心2022年的一份報告顯示,該國79%的全職員工曾在規定時間之外工作過。而在2023年的研究發現,雇主“每年從員工那里偷走的時間超過280小時”,相當于七個多標準工作周。
就相關立法,該國總理阿爾巴尼斯表示:“如果一個人不是24小時都被付工資,那他們就不應該因為沒有24小時在線而受到懲罰。”但商業團體的不滿也隨之而來,商業委員會首席執行官警告稱,此類立法可能會給員工在不同時區工作的雇主帶來巨大的麻煩。該國就業及勞資關系部長托尼·伯克表示立法初衷是為了防止員工被要求免費加班,禁止不合理的聯系。如果有合理的理由進行聯系的權利也應保護,同樣,如果付費加班應當是允許的。
而對勞動者保護的舉措不僅于此。2023年11月,該國對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規則進行重大改革,禁止員工簽訂超過兩年的固定期限合同。2023年9月,針對存在的欠薪問題,在議會中提出法案,將故意少付工資定為刑事犯罪,違法雇主最高可判處10年有期徒刑和最高780萬澳元罰款,新法案如果在國會通過,將在2024年11月生效。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