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議程 】
全會由省委常委會主持
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湖北省委關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的決定》
省委書記王蒙徽作了講話,并就《決定(討論稿)》起草情況向全會作了說明
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上來
● 全會指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
● 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上來,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
● 全會指出,近年來,湖北全面對標對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論述和關于湖北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將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的目標定位細化為“五個功能定位”,推動一系列打基礎、利長遠的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全面推進以流域綜合治理為基礎的四化同步發展,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探索形成了“五個以”的實踐體系框架、“五個一”的省級發展調控機制,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必須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湖北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貫徹“六個堅持”的重大原則,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更加注重系統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點,更加注重改革實效,持續完善實踐體系框架,健全省級發展調控機制。
● 到二〇二九年,完成本決定提出的改革任務,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體系框架和省級發展調控機制不斷豐富完善,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五個功能定位”基本實現。
● 到二〇三五年,全省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省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湖北。
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系統部署
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踐體系;
以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為支撐,健全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
以綠色低碳發展為基底,加快完善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體制機制;
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建立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統籌協同機制。
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踐體系
● 必須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要求,充分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深入推進大財政體系建設,全面構建以規劃為導向、以國有“三資”為基礎、以有效債務為錨定、以供應鏈平臺體系為載體的財政、金融、投資統籌聯動機制,以政府投資帶動社會投資,構建高質量發展動力循環機制,形成“有效資產—有效債務—有效投資—新的有效資產”良性循環,探索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有效路徑。
● 要建立健全規劃統籌機制,加強黨對規劃工作的領導,加快形成以省域戰略規劃為引領的“左右疊加、上下貫通”多規合一的省域規劃體系,全省“一盤棋”加強規劃統籌。
● 要建立健全財政統籌機制,建立國有“三資”有效統籌、配置和監管機制,推動“分散變集中、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
● 要建立健全投資項目績效綜合評價機制,持續深化投資項目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完善省市縣貫通、全生命周期覆蓋的投資項目績效綜合評價平臺。
● 要建立健全國資國企功能性績效評價機制,完善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全面推進國資國企功能性改革。
● 要建立完善供應鏈平臺體系建設機制,推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和高標準市場體系,促進國企民企融合發展、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
● 要健全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體制機制,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推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
● 要探索建立經濟健康發展評價機制,激勵約束各地加強經濟循環暢通全過程管理,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健全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
● 必須充分發揮科教大省、人才大省優勢,加快構建以“用”為導向、以用戶為主體、以科技創新供應鏈平臺為載體、以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為支撐的科技創新體系,促進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資金鏈、政策鏈深度融合發展,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 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建設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深化以“用”為導向的科技創新供應鏈平臺建設。
● 要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建立高校資源配置激勵機制,支持高校集中優勢資源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完善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推進機制。
● 要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強化人才激勵機制,建立健全支持扶持大學生創業創新機制。
加快完善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體制機制
● 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持續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全面推進流域綜合治理,加快美麗湖北建設,不斷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實踐路徑,實現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 要以水系為脈絡科學確定流域治理單元,因地制宜細化小流域、平原水網、湖庫、丘崗、城市建成區等流域治理單元,完善經濟社會發展正面清單和安全管控負面清單。
● 要推進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科學治理,全面推進小流域綜合治理,推動江河湖庫水系互連互通、聯調聯控,探索“固堤、減沙、清淤、挖深”湖泊綜合治理新模式,重構丘崗區域水系。
● 要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綠色低碳轉型,推進重點行業綠色化改造,持續提升碳排放權交易水平,加快建立推進綠色低碳城鎮建設機制。
● 要完善統籌發展和安全體制機制,守牢水安全、水環境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地質安全、平安穩定等底線。
建立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統籌協同機制
● 必須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和共同富裕這個本質要求,加快推動四化同步發展,補齊民生短板、抬高社會底板,縮小地區、城鄉、收入差距,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 要以社會建設為著力點推動擴大內需,完善民生需求調查統計機制,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質量提升。
● 要以城鎮和產業“雙集中”發展為切入點推動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建立完善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體系,探索建立以危舊房改造為重點的城市更新體制機制,加快完善以縣城為載體的就地城鎮化體制機制,加快推進開發區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創新。
● 要以強縣工程為抓手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構建以第一產業為基礎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體系,統籌縣城、鄉鎮、村莊的三級公共服務體系,政府、社會、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體系。
● 要以信息化賦能推進四化同步發展,縱深推進省市兩級城市信息模型平臺建設,持續開展應用體系化標準化建設,推進開源體系建設。
● 要以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為載體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共建共治共享”的城鄉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構建縣負主責、縣鄉村組工作聯動的基層治理體系四級組織框架和工作體系。
完善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保障機制
● 必須時刻保持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高度自覺,完善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保障機制。
● 要建設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優化政治生態分析研判機制,深化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政績考核體系建設。
● 要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完善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機制。
● 要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堅持、完善、運行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健全政協協商議政、履職為民、民主監督等工作機制,完善大統戰工作格局,深化群團組織改革。
● 要推進全面依法治省,完善黨委領導、人大主導、政府依托、各方參與的立法工作格局,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完善公正執法司法體制機制。
● 要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完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優化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機制,促進荊楚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 要壓實全省各級黨委(黨組)主體責任,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以高質量發展的實績實效和人民群眾滿意度檢驗改革。
堅定不移實現
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要總結評估“十四五”規劃落實情況,做好“十五五”規劃前期謀劃工作。
要認真抓好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不斷改善全省生態環境質量。
要持續一體推進黨紀學習教育、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集中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鞏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要堅決抓好防汛抗旱、安全生產等工作,著力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維護社會大局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