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程時,坐標點的設定直接影響加工精度,一定要反復核對。”“注意手輪進給的速度,要穩而準。”走進荊州技師學院數控車床實訓室,冉美權站在一臺精密數控車床旁,神情專注地緊盯學生的每一個操作細節。車床轟鳴聲中,一件件零件被“精雕細琢”。
數控機床是工業現代化的基石,經過近年連續攻關,我國數控機床領域在多項關鍵技術方面實現了突破。荊州技師學院青年教師冉美權深耕數控技術領域20年,開展技能攻關、技能推廣、人才培養,從一名普通職教教師成長為“全國技術能手”,也培養了一大批數控技術人才“香餑餑”。
技術“小白”的變身
“干了20年,越干越有意思,每天都有新東西學,有難題等著解,過癮!”在荊州技師學院的數控車間里,冉美權一邊熟練地操作著機床,一邊對記者感嘆道。
幼時起,冉美權便喜歡動手操作,跟著父親從廢品站搜羅舊零件改裝自行車。少年時期,家中大大小小的電器成了他最早的“實驗田”,他也成為鄰里間小有名氣的“小小工程師”,街坊鄰里誰家燈泡壞了、電路有故障,都等著他放學回家修理。
2004年,從機械設計制造自動化專業畢業的冉美權回到家鄉,來到荊州技師學院,成為一名職業學校專業教師。在這里,他找到了新的舞臺,也迎來了新的挑戰——主攻數控應用。
從汽車、手機等日用產品,到衛星火箭、導彈航母等大國重器,都離不開現代“工業母機”——高性能數控機床。“數控機床精度高、效率高,對于國家推進新型工業化意義重大!”面對這個全新的領域,冉美權從英語和基礎的編程語言開始學起。
彼時,編程技術的普及程度遠不如現在,相關的參考資料也極為匱乏,僅有的機床操作手冊與編程說明書,成了冉美權最初的啟蒙老師。
冉美權一邊翻閱操作手冊,一邊試著自己寫程序,每一個指令、每一個參數,他都反復揣摩。夜深人靜時的埋頭苦讀,與同事間的熱烈討論,抑或是向行業先進虛心求教,他將每一分每一秒都視為提升自我的寶貴機會。
為進一步掌握核心加工技術,冉美權先后前往荷花機床廠、華中數控等知名企業學習,和一線工人共同解決生產中的技術難題,再利用下班時間在數控機床上抓緊練習操作,查找自己技術上的短板。
“把自己的技術技能和國家需求結合起來,解決制約行業發展的卡脖子問題。”在企業一線,冉美權親眼見證了數控技術的神奇魅力,深刻體會到攻克關鍵技術對于國家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
日積月累,冉美權逐漸學會了各種編程代碼用法,熟悉了機床的各種參數運用,成功攻克了各類數控電腦自動編程技術。憑借著卓越的技藝,他先后獲得“湖北省技術能手”“全國技術能手”等稱號。
做強做優中國制造
走進冉美權的辦公室,桌上堆放著一摞厚厚的專業書籍引人注目。“只要肯下功夫,就沒有做不好的事。”憑借這股不懈鉆研的勁兒,他練就了一身真本領。
在“十三五”科技重大專項“深層頁巖氣開發關鍵裝備與工具研制”中,冉美權參與技術支持。3000型壓裂泵是深層頁巖氣開發的核心部件之一,而3000型壓裂泵的部分關鍵零部件,尤其是大螺距錐管變距螺紋的精度控制,一直是困擾國內企業的技術難題。
“這些零部件若精度控制不當,會導致油井壓力波動大、密封性能差,進而直接影響油氣開采的效率和成功率。”冉美權回憶,以前這些關鍵零部件都依賴進口,如果能夠突破這個技術難關,我們就能自己生產了。
冉美權帶著同事們一起,利用宏程序,不斷優化工藝參數和加工流程,把做報廢的零件拆了裝、裝了又拆,從失誤中吸取教訓,在苦練中沉淀經驗。一年多的時間,終于將工藝誤差成功控制在0.016毫米以內,螺紋的加工精度達到了國家測試標準。
此后,冉美權牽頭多種型號壓裂泵的加工工藝優化和加工技術改進,解決異形螺紋、深孔特殊螺紋等多種螺紋加工難題,提高合作企業生產效率70%以上,節約加工成本67%。
2018年,冉美權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獲省人社廳批準成立,以他牽頭的技能精英匯集在一起,將學校數控技術應用專業打造成為省級品牌專業、國家示范校重點建設專業。2024年5月,冉美權技能大師工作室被人社部、財政部確定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
“充分發揮技能大師工作室的聚集效應,培養更多高素質、高技能的人才,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冉美權深知,這是激勵,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近年來,冉美權牽頭工作室完成攻關立項12項,先后解決生產難題90多個,多形式推廣實踐經驗和創新成果,承擔省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市級拔尖人才培訓、企業定制培訓,幫助企業提升技能水平。
以匠心育“匠人”
今年3月,從“湖北工匠杯”職業技能競賽組委會傳來喜訊,荊州技師學院2023級數控技術應用專業的兩名學生,憑借過硬的技術和出色的表現,榮獲“湖北省技術能手”稱號。
“職業教育要為社會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單教理論是遠遠不夠的,只有打造真實的生產環境,讓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才能學到更扎實的技術。”早些年,冉美權便萌生了建設“校中廠”的想法,把車間搬進校園,通過工學一體化的數控實訓,讓學生在校期間就實現與企業生產的無縫對接。
這一想法與學校的教育理念不謀而合,荊州技師學院“引廠入校”,冉美權擔任校方技術總監。將企業的生產流程、技術標準和管理模式引入校園,真實的生產環境和工作任務,幫助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以前,不管是學生還是老師,想接觸這些數控機床必須去企業車間。”青年教師李志錢感嘆,現在有問題可以隨時探討,有思路可以隨時操作,師生能力提升了,學生就業率也明顯提高。
為了讓學生學到新知識、新技能,冉美權開設第二課堂,打造了全市唯一的集激光加工、3D打印等先進技術的創新工坊實訓室,為學生提升創新創業能力提供平臺。
“實干才能興邦。我的夢想是讓更多學生以精湛技能立身,填補國家裝備制造業人才之需,共筑強國夢。”冉美權目光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