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錨定了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政治路線的實現要靠組織路線來保證。組織部門作為黨的政治機關,應自覺肩負起時代使命,在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彰顯“組織擔當”、貢獻“組工力量”。
以務實管用的培訓鍛造改革一線“生力軍”。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意義深遠,《決定》內容豐富、涉及面廣、專業性強,黨員干部能不能及時、準確吃透全會精神和具體要求,直接關系后續具體工作的推進。組織部門要聚焦“國之大者”,將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盡快納入干部教育培訓課程,整合教育資源,開展集體備課,以多形式、分層次、全覆蓋的全員培訓,教育引導干部正確認識把握改革的精神實質,有效提高干部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履職能力水平。
以嚴密的組織體系打通改革落實“最后一公里”。黨的全面領導、黨的全部工作都要靠黨的組織體系去實現。把《決定》繪就的改革藍圖變為現實,關鍵在于從上至下,心齊氣順地真抓實干。無論是中央和國家機關這個“最初一公里”,還是地方黨委這個“中間頂梁柱”,還是基層黨組織這個“最后一公里”,都要增強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力戒形式主義,以釘釘子精神把改革各項決策部署抓實抓細、抓出成效。
以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激活戰略支撐“內驅力”。實現各領域深化改革成果競相迸發,離不開高素質人才隊伍。組織部門作為人才之家,要扭住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這個“牛鼻子”,完善人才自主培養機制,多措并舉助力當地建強人才隊伍,更大力度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以人才之力為改革助力。要強化人才激勵機制,破“四唯”立新標,堅持向用人主體授權、為人才松綁,讓善為者不怕坐“冷板凳”,看得到“詩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