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不是“城市翻版”
美麗鄉村的建設,應當是一個包容與和諧的過程,它不僅要追求環境的優美與整潔,更要容得下鄉村特有的生活氣息,包括“雞鴨鵝”等家禽的存在。這些家禽不僅是鄉村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鄉村經濟和文化的一部分,承載著農民的生活記憶和情感寄托。因此,在美麗鄉村的建設中,我們應當尋求一種平衡,既保護環境,又尊重鄉村的傳統與特色,讓“雞鴨鵝”等家禽與美麗鄉村和諧共存,共同構成一幅生動、真實的鄉村畫卷,讓鄉村“還像鄉村”,而不是“城市翻版”。" " " "(黃岡 余祝泉)
沒有“雞鴨鵝”也是好鄉村
“雞鴨鵝”曾是廣大農村地區的特殊標識,是禽肉蛋等物資緊缺的年代縮影,但其不應成為“鄉村味”的刻板印象。雞鳴狗吠、鴨游鵝泳使農村靈動美好,但雞糞遍地、鴨毛滿塘,卻嚴重影響農村群眾樂享美好生活。如今,生活物資的豐富,不再需要家家戶戶飼養家禽,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正當其時。只要在建設中能留下好的傳統習俗,留下淳樸的鄉鄰感情,留下外出游子的根脈,就是保留了“鄉村味”。在新時代,干凈、整潔、有序,沒有雞犬相聞的農村也應成為美麗中國畫卷中濃墨重彩的一部分。" " " " " " " " " " " " " " " " " " "(襄陽 杜軍輝)
應讓鄉村更“鄉”
“雞鴨鵝”不僅是田園“鄉”味的代表,更是中華優秀詩歌文化和傳統農耕文化的載體。建設美麗鄉村,不僅不能擯棄“雞鴨鵝”,還要在還原“鄉”味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大鄉村優勢。要尊重實際,遵循鄉村發展規律。鄉村的底色和魅力都在于“鄉”字,建設美麗鄉村,要以實事求是、扎根實際的態度,不盲目追求城市化,不搞“千村一貌”一刀切,最大限度保留鄉村底色。要敢于首創,打造鄉村特色品牌。把握好美麗鄉村文化內涵,充分發揮群眾首創精神,抓特抓精,結合地域文化優勢,挖掘鄉土資源,形成鄉村特色產業,從而帶動農民增收,做大鄉村優勢。
(襄州 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