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探尋老年人居家衛浴情境的關鍵要素及其對產品的影響,發掘適應老齡化趨勢的衛浴產品創新機會,提升老年用戶的衛浴體驗。基于情境理論,構建用戶、環境和任務三大衛浴情境,通過行為觀察實驗和用戶訪談,提取和分析盥洗、便溺和洗浴任務下的行為特性與需求。提出針對三大衛浴情境的適老化衛浴產品設計策略。該方法可為衛浴產品的適老化設計提供參考方向。
關鍵詞:老年人;情境理論;行為研究;衛浴產品;產品設計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0069(2024)17-0059-03
Abstract:Explore key elements of elderly home bathroom scenarios and their impact on products,uncover innovative opportunities for bathroom products that align with aging trends,and enhance the bathing experience for elderly users. Based on contextual theory,construct three major bathroom scenarios:user,environment,and task. Extract and analyze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quirements for grooming,toileting,and bathing tasks through behavioral observation experiments and user interviews. Propose age-friendly bathroom product design strategies tailored to the three major bathroom scenarios. This approa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directions for age-friendly design of bathroom products.
Keywords:Older people;Situational theory;Behavioral research;Sanitary products;Product design
隨著社會老齡化趨勢的加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備受社會關注。他們的居家衛浴環境不僅關系到日常生活的便利性,更涉及健康、安全和整體生活質量。然而,傳統的衛浴產品在適老化方面存在局限,尚未充分考慮到老年人特殊的情境和挑戰。因此,本研究將聚焦于老年人的衛浴情境,提出了一種全新的適老化衛浴情境研究視角和方法,旨在深入理解老年人在衛浴任務中的需求和行為特點,并通過此視角為衛浴產品的適老化設計提供更為創新的指導和策略,從而進一步促進老年人的自主生活,提升生活質量。
情境是指影響事件發生以及對個體行為產生影響的環境條件,也可描述一段時間內的各種相對或結合的情形[1]。情境理論是由哥倫比亞大學B. Schailit教授提出的關注于人與周圍環境的相互影響和環境屬性的變化[2]。情境在設計學領域被視為場景或環境,也被定義為人、機器和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3]。在情境理論與產品設計的交叉研究中,學者們對情境因素展開深入研究并提出不同的分類方法。C. Alvin Tomer[4]構建了情境組成因素模型,涵蓋了用戶、產品、環境和屬性等。Jacek Gwizdka[5]認為最基本的情境分類涵蓋了內部情境與外部情境兩個維度。此外,竇金花和覃京燕[6]提出了4種情境類型,包括用戶、任務、環境和設備。袁歡歡[7]將情境因素總結為用戶環境、任務環境、社會環境和設備環境。
綜上所述,情境因素可劃分為外部情境和內部情境,外部情境包括位置環境(絕對位置、相對位置、周邊環境)、設備條件(設備性能、通信狀態、效率水平)、物理條件(聲音、照明、壓力、空氣質量)等;而內部情境則包括用戶信息(認知水平、情緒狀態、生理特征)、社會環境(社會互動、群體關系)以及用戶任務(自發行為、目標設定、操作過程)等要素。
(一)衛浴情境構建
情境構建旨在深入了解特定情境下用戶的需求和行為特點[8]。這一方法通過深入研究用戶,記錄他們在實際情境中的行為以及與產品使用相關的問題,并總結典型情境[9]。同時,老年居家衛浴情境研究不僅包含衛浴產品,還涵蓋特定衛浴空間內的衛生與沐浴動態行為[10]。情境要素是構建情境時所考慮的因素,詳細的分類對深入理解產品設計的復雜性和多樣性至關重要。基于情境構建法,本研究聚焦于老年用戶的衛浴情境,深入細化了不同情境下的需求,以用戶、環境和任務三大情境類型為基礎進行情境因素的分類構建,詳見表1。這一多維度的需求分析方法為衛浴產品設計提供了更具針對性的指導。

(二)研究對象及流程
根據民政部發布的《老年人能力評估》標準的分類標準和《成功老齡化:中國老齡治理的戰略構想》的分類標準[11],本研究以自理型老人和輕、中度失能的依賴型老人為研究對象。自理型老人自主性較強,而依賴型老人在行為和認知方面存在挑戰,需要他人協助或依賴輔助設備。他們在行為和生活狀態上有所差異,涵蓋主要居家養老群體,能反映衛浴需求的多樣性。
考慮到衛浴行為的私密性,本研究采用入戶訪談和行為觀察法,實驗分為3個階段:用戶行為觀察階段,模擬盥洗、洗浴和便溺任務,記錄老年被試完整的行為任務過程等數據;在用戶訪談階段,根據行為觀察實驗結果,與老年用戶進行深入訪談,補充細節,包括空間布局、操作痛點、對適老化衛浴空間的認識及期望等;數據分析階段,整理訪談和觀察數據,提取行為特點與需求。
(一)環境情境
實驗覆蓋了江蘇和福建兩個省份的8個家庭,共邀請8位年齡介于60到90歲之間的老年被試者,其中包括5位自理期老人和3位依賴期老人。在這些被試者家庭中,衛浴空間的布局主要有一字形、L形、U形和雙邊型,平均面積約為3~4m2,其中L形布局最為典型。衛浴空間的面積和布局類型等因素直接影響了衛浴產品的設計。
在衛浴環境中,8位老年被試普遍面臨空間布局、溫濕度和照明等方面的困擾。在空間布局方面,物品擺放密集,需要更多空間和合理的功能分區。L形布局狹窄,尤其對使用輔助設備的老年人,他們對衛浴空間的面積和功能分區有特殊需求,并存在摔倒風險。照明條件也是關注焦點,適度明亮的照明能夠提高安全性和可見性。因此,在衛浴空間設計中,需充分考慮老年人的需求和痛點,優化空間利用的合理性,提供足夠的活動空間,確保足夠的照明和通風環境,以提供更適合老年人舒適和安全的衛浴環境。
(二)任務情境
在用戶行為觀察實驗中,觀察者記錄老年被試模擬盥洗、洗浴和便溺任務的完整行為過程,包括行為動線、行為姿態、任務流程和順序等數據,部分被試的衛浴行為實驗過程圖如圖1所示。

1.盥洗行為。老年人在盥洗行為中通常采用相對靜態的姿勢,主要進行抬臂屈肘和彎腰前傾等定點動作,較少涉及全身位置變化和不同功能區域的動態行動。然而,這一行為方式與市場上多數衛浴產品的設計不太匹配,導致實際操作中存在不少問題。例如,洗面臺設置過低,要求老年人在盥洗時保持彎腰前傾動作,從而導致前腰部不適,而長時間低頭突然抬頭可能引發頭暈目眩。此外,洗面盆前后寬度和深度不足,易導致水濺出盆外等問題。
老年人在盥洗過程中所體驗到的不適和安全隱患,驅使他們尋求更加舒適和安全的解決方案。這些需求涉及多個方面,包括產品性能、設計特性和操作友好性等。首先,他們需要明亮的照明確保視野清晰,同時也需要準確的水溫標識,以避免燙傷。自理型老人希望提供倚靠支撐以保持舒適穩定、減少彎腰前傾動作以減輕腰部不適,以及增加儲物空間容納眼鏡和假牙。在操作便利性方面,他們需要易于操作且省力的水龍頭,以適應不同的操作能力。特別是對于下肢支撐能力較弱的依賴型老人,他們需要長時間站立盥洗,并需要相應的安全輔助設施。
2.便溺行為。老年人在衛浴中的便溺行為動線呈現單向流線,用戶停留位置主要集中在坐便器和盥洗臺旁。在用戶行為姿態方面,主要涉及坐下、起身、彎腰和轉身等生理動作。自理型老人通常能獨立執行這些動作,而依賴型老人借助輔助器具,在移動時平衡穩定性較差,需要額外的支撐如來兩手支撐墻壁或洗面臺保持平衡。此外,長時間靜態站坐姿下面臨膝關節的負擔,如彎腰可能引發的腰椎和背肌不適。
便溺行為中的種種挑戰,直接影響了老年人的衛浴需求。自理型和依賴型老人在便溺需求上略有不同。自理型老人更注重坐便器的高度,以減輕膝關節負擔;而依賴型老人則需要更多支持,特別是在站起和坐下之間的轉換過程中。他們希望坐便器旁有安全扶手,易于操作的沖水按鈕,以及可調節的坐便器和扶手高度,以滿足各自的需求。此外,考慮到安全和舒適,防滑設施、個人隱私、清潔和衛生同樣至關重要。
3.洗浴行為。老年用戶的洗浴行為在衛浴情境中呈現出復雜性,包括洗頭、洗澡、穿脫衣物等多個任務。伴隨多種行為姿態,如彎腰、移位、站坐姿轉換,以及特定的肢體清潔動作。這些行為發生在濕滑的衛浴環境中,增加了滑倒受傷的風險。老年人在衛浴環境中的行為動線呈現一定的規律性,進入衛生間后會在洗手臺前等特定位置停留以放置更換衣物與浴巾等物品。在洗浴過程中,他們的主要停留位置通常包括在開關水閥處、淋浴位置附近,在淋浴結束后會回到洗手臺區域。老年人的洗浴方式通常包括站姿和坐姿兩種方式。自理型老人能夠獨立完成洗浴動作,而依賴型老人由于肌肉和關節活動能力減弱需要使用衛浴椅等支撐設施,但仍然存在不穩定性。
老年人在洗浴過程中面臨一系列挑戰,如滑倒風險、體溫調節能力下降、動作協調困難等。為了滿足老年人在衛浴環境中的需求,需要提供以下方面的支持:易操作的水溫裝置、明確的水溫標識、便捷的洗浴用品存取,以滿足溫度感知、清潔難以達到的區域和舒適體驗的需求。此外,防滑地板、坐浴椅等支撐設施對于保障身體平衡和安全性也至關重要。依賴型老人需要適當的支撐設施來協助起身,保護個人隱私和應對緊急情況也是重要需求。
(三)用戶情境
為了深入探究老年用戶在衛浴環境中的真實體驗和需求,以半結構化方式對老年被試進行了深入訪談。訪談內容涵蓋老年人的個人能力、心理需求以及家庭構成方面,通過訪談框架引導確保覆蓋關鍵領域,從而獲取更為深入的信息。
1.老年人的自身能力。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的生理機能逐漸退化,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下降。這種個人能力的變化影響運動、感知和認知等多個方面,導致他們在衛浴情境中的特殊需求與挑戰呈現顯著性[12]。運動機能方面,骨骼和肌肉退化導致身高降低,上肢和下肢力量減弱,導致行動靈活性減退。在洗浴活動中,可能難以彎腰抓取地面的物品,或執行幅度較大動作如彎腰、轉身時的穩定性下降,增加跌倒風險。感知機能方面,老年人的視覺感官受影響,色彩辨別度減弱,難以辨別浴室內水溫標識或產品標簽;觸覺感官對溫度和疼痛的敏感程度減退,在洗浴過程中,難以準確感知水溫,增加燙傷風險。在認知機能方面,老年人的記憶能力減弱,易出現健忘情況。在衛浴情境中,常出現遺忘沖馬桶、關閉水龍頭等操作錯誤;學習能力相對較弱,難以理解新型衛浴產品的操作方式,如數字化控制面板,影響正確使用。這些能力變化在老年人的洗浴行為和體驗中具有重要影響。
2.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衛浴行為的私密性和高頻性使得安全感成為首要心理需求,他們希望使用衛浴產品時感受到安全、穩定,規避潛在意外和傷害,并強調個人隱私和尊嚴的重要性。與此同時,老年用戶仍在衛浴情境中追求審美和生活品質,積極參與購買決策。自理期老人注重精神健康,渴望通過新產品和技術提升生活質量。而依賴期老人則更注重獨立和自主性,期望輔助產品具有與家居環境融合的隱蔽性。此外,無論是自理期還是依賴期的老人,在衛浴情境中都關注安全監護的需求,希望能在必要時向家庭成員或社區發出緊急求助信號。
3.老年人的家庭構成。家庭構成的差異導致同住家庭的老人和獨居老人在衛浴需求和期望方面存在差異。同住家庭的老人渴望社交互動和情感支持,愿意與家人分享生活中的喜悅與挑戰,以獲得安全感和心理支持。然而,他們可能對適老化改造持消極態度,因為他們擔心會影響子女使用衛生間。相比之下,獨居老人更需要獨立生活的支持和資源,以保持自尊心并滿足情感需求。他們對輔助性產品的敏感度較高,更注重產品的安全性和隱私保護。他們急需社交活動和人際互動以減輕孤獨感帶來的負面情緒,同時也需要自己的獨立空間。
(一)環境情境導向 —— 構建適老化整體衛浴空間
適老化衛浴產品的設計,旨在創造更安全、舒適、符合老年人需求的環境,需考慮到用戶的特殊需求以及衛浴空間的局限性。特別是在進行無障礙改造時,衛浴空間通常受到空間狹小和物品密集擺放等限制。環境情境導向策略旨在構建適老化整體衛浴空間方案,以滿足老年人的特殊需求,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該策略的核心目標是通過重新構思衛浴空間,創造一個更安全、舒適、符合老年人需求的環境,包括人性化的布局、安全性的提升以及舒適性的提高。
在空間布局方面,老年人需要更多的空間來移動和操作,尤其是考慮到他們可能使用助行器或輪椅。因此,在整體方案的設計中,需要重點關注通道的寬敞程度,以容納老年人使用助行器或輪椅的情況。在有限的空間內,重新審視衛浴空間的布局,確保各種產品設備的合理擺放并留出舒適的活動空間及支撐點。同時,考慮采用可折疊或可調節的衛浴設備,以釋放空間,使衛浴體驗更加順暢。
安全性也是重要的考慮因素,老年人常常面臨滑倒和摔倒的風險。應以老年用戶為中心,兼顧生理特征和心理需求,以減少衛浴任務風險。避免突出的棱角、強調承重性并添加安全扶手,以提供老年人所需的支撐。此外,為預防操作失誤或意外引發的危險,設置安全提示和危險警告,例如,采用拉繩與按鈕相結合的設計的緊急呼叫按鈕,以便老年人在需要時能夠求助。
舒適的衛浴體驗對老年人的幸福感至關重要。在整體衛浴空間方案中,照明、溫度和通風等因素都需要仔細考慮。柔和的照明和適宜的溫度將提高老年人的舒適感。此外,易于操作的大型照明開關按鈕也將提高老年人的獨立性和安全性。設計定時器和提醒裝置有助于老年人更好地控制洗浴時間,減少體溫升高和血壓不穩定的可能性。整體衛浴空間可以更好地適應老年用戶的需求,提供一個安全、舒適且人性化的環境,從而提高了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
(二)任務情境導向 —— 智能互聯系統提升衛浴體驗
在任務情境導向下,智能互聯系統的引入為提高老年人衛浴體驗具有重要價值。傳統衛浴產品在滿足老年人需求方面存在挑戰,如安全性、操作復雜性、個性化需求和舒適性問題。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生理機能下降,導致衛浴操作變得緩慢且不流暢。
智能互聯系統聚焦于智能技術的應用和衛浴體驗的優化,綜合運用智能感應技術、互聯控制、遠程監測、緊急呼叫、個性化設置和記憶功能等元素,旨在提供老年用戶一個智能、安全、個性化的衛浴環境。不同衛浴目標下的操作具有固定性和規律性,可以被系統學習并通過產品互聯構建為連續體驗。智能互聯系統的關鍵在于產品主動提供服務,使衛浴體驗更加連貫和舒適,同時減輕了老年用戶的負擔。
在任務情境導向下,高頻次操作由系統主動完成,低頻次操作則根據用戶的需求執行,從而簡化老年人的操作步驟,減輕負擔,實現衛浴行為的連貫和流暢。此外,智能互聯系統通過特定的觸發要素與衛浴空間中的產品聯動,對用戶意圖進行推測并主動服務。例如,自動調節水溫、自動調整照明亮度和顏色、智能溫度控制設定安全水溫的上限等功能,以有效避免因過度熱水浴導致血壓降低和暈厥的風險等,實現衛浴產品的智能感應和自動化操作。
(三)用戶情境導向 —— 衛浴個性化滿足老年需求
在用戶情境導向下,核心策略是滿足老年用戶多樣化的衛浴需求,提供個性化的衛浴體驗,同時關注審美和情感體驗。老年群體的多樣性構成了衛浴產品設計的挑戰與機遇,包括年齡、健康狀況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差異。自理型老人相對比較獨立,注重衛浴設施的適老化改進,而依賴型老人則需要額外支持和輔助以增強安全性。因此,個性化設計成為滿足他們需求的關鍵,需提供可調參數、模塊化構建和個性化設置。同時,老年人常與家庭成員共同居住,這對衛浴產品設計提出了更多挑戰。設計需平衡好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和其他家庭成員的通用需求。避免排他性設計,確保衛浴產品在滿足老年用戶的安全和舒適需求的同時,也不會給其他家庭成員帶來不便。例如,采用可調節和可拆卸的設計元素,以便老年用戶和其他家庭成員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調整。
在審美偏好和情感關懷方面,產品的外觀應充滿親和力,采用舒適的材質和和諧的色彩,傳達輕松愉悅、獨立自主的感覺,提升情感體驗。為確保老年人能輕松使用衛浴產品,在設計時應考慮采用直觀的界面和符號,以降低學習和記憶難度。通過優化功能和操作流程,簡化步驟,使老年人能根據經驗使用,避免操作失誤和重復,從而降低使用門檻,提高老年用戶的信心和滿意度。通過深入考慮老年用戶的多樣性需求、家庭構成和衛浴環境的個性化適應,可以實現衛浴產品的個性化滿足老年需求,讓他們在衛浴體驗中感到舒適、安全和愉悅。
本文以情境理論的環境、任務、用戶情境為研究視點,運用入戶訪談和行為觀察法,深入挖掘自理期老人與依賴期老人在衛浴情境中的行為模式和需求,通過多維度的需求分析,總結其共性與差異性。基于歸納和提取的情境要素,以三大情境為導向提出了具體的適老化衛浴產品設計策略。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劇,老年人對于衛浴產品的需求將持續增加。適老化衛浴產品不僅預防老年人意外事故,還能為他們的生活帶來便利,提高對自身的認同感,讓老年人舒適、有尊嚴地度過晚年。在這個挑戰與機遇交織的環境中,設計師應將“以人為本”設計理念融入衛浴產品設計,提供更加人性化的產品交互體驗和心理支持。激勵適老化衛浴產品革新,傳遞社會溫情,引領適老化衛浴行業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凱倫·霍爾茲布拉特,休·拜爾.情境交互設計:為生活而設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8:181-183.
[2]阿爾文?托夫勒.未來的沖擊[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3]SCHRAAGEN,Jan M,Chipman et al. Cognitive Task Analysis [M].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0:361-368.
[4]曾麗霞. 基于情境感知的智能穿戴設備交互設計研究[D]. 江南大學,2016:101.
[5]董新飛. 基于用戶定制的智慧旅游APP界面設計研究[D].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2017:53.
[6]竇金花,覃京燕. 基于情境感知多維數據可視化的產品服務系統創新設計研究[J]. 包裝工程,2017,38(02):87-91.
[7]袁歡歡,蔣曉. 基于情境感/tD3bvhrUg441sqth8AB5w==知的智慧社區養老服務APP設計策略研究[J]. 設計,2020,33(23):84-86.
[8]羅秋曼. 基于情境構建的預防空巢老人跌倒的家具設計研究[D]. 中國礦業大學,2020:133-135 .
[9]宋端樹,許艷秋,崔天琦. 基于用戶行為的適老型智能衛浴產品設計研究[J]. 包裝工程,2020,41(18):125-131.
[10]繆珂,楊赟. 面向介助與介護老人群體的適老化沐浴設施產品設計[J]. 設計,2020,33(09):119-121.
[11]穆光宗. 成功老齡化:中國老齡治理的戰略構想[J]. 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5(03):55-61.
[12]胡鴻,王明瑋. 基于FBS模型的老年洗浴產品設計[J]. 設計,2021,34(23):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