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基于體育課堂問題化教學的現狀,以大概念教學為引領,通過明確大概念與本質問題的關系,建立大概念與本質問題的概念地圖,對本質問題的設計與運用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并結合水平二體操單元教學具體案例進行了闡述,提出了認識型問題、理解型問題和綜合型問題的設計思路與實踐經驗,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以及對體育項目概念的理解,充分體現“健體育人”的價值理念。
關鍵詞:大概念;本質問題;設計與運用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24)09-0016-04
2022年義務教育課程方案的發布,是從理論到實踐對傳統教學的一次整體性變革,大概念教學成為新時代教學改革的發展趨勢,是落實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路徑。在大概念教學中,本質問題與大概念常常是同時出現的,本質問題是驅動學習的馬達,是啟發學生對核心概念進行深入探究的重要支架,它能夠充分引發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激烈的討論和持續的探究,并產生新的理解,進而幫助學生將之前的學習經驗與個人經歷建立有意義的聯系。問題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學習支架,通過問題支架建立學生運動技能之間的關聯,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落地,形成運動項目的大概念。同時,問題化教學能夠幫助教師更深層次地理解學科本質,提升教師問題設計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問題化教學是加深學科知識理解與運用的基礎,是促進學生思維發展,幫助學生形成專家思維,建立學科概念,落實學生核心素養的關鍵要素。
一、小學體育課堂問題化教學的現狀
目前體育課堂問題化教學仍存在著一些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堂問題化教學缺乏體系的引領
問題是幫助學生理解項目概念的重要路徑,但在目前的體育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提出的問題依然比較孤立,點狀的問題居多,缺乏課堂教學問題串、單元教學問題面及項目問題的思考,導致學生對運動項目的整體性理解不深。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對問題的理解不夠深入,不知如何挖掘問題的主線,從哪些角度進行問題的設計。例如,大部分教師課堂問題設計仍停留在“就課而設”的現象,沒有從單元或項目整體性進行系統思考,課與課之間的問題缺乏層次性和關聯性;另外,在課堂中問題的設計也比較單一,缺乏持續性。如教師一般比較喜歡在示范的時候設計一些問題:“觀察老師的示范,你覺得前滾翻的動作要領是什么?”但在之后的教學環節和過程卻再沒有針對此問題的引導。
(二)課堂問題化教學缺乏深度的思維
問題的設計既要符合學情又要促進學生理解,但是,目前體育課堂教學中原理式和閉合式問題居多,原理性問題的答案大多較為廣泛或者難度較大,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特點,問題的表述未轉化成學生易于理解的語言,例如,“你知道什么叫銜接流暢,他為什么能夠跳得那么高、跑得那么快”等原理性的問題,超出了學生的認知范圍,也沒有聚焦問題轉化,出現學生無法回答的現象。閉合式問題的答案大多是單一或者唯一的,學生回答的時候基本不需要思考。例如,“你覺得他的前滾翻做得好不好?”“清不清楚”“是不是”“行不行”“好不好”等閉合性問題“為了問題而問題”,導致學生的思維無法得到發展。
(三)課堂問題化教學缺乏綜合的素養
問題是幫助學生將知識轉化為素養的重要方式,目前大部分體育課堂教學中的問題設計多停留在指向學生運動能力方面,更加關注項目動作知識與技能。例如,教師在不同的課型中總是圍繞著動作要領進行設計。例如“你覺得跪跳起的動作要領是什么?我們應該關注哪些動作點?跪跳起可以和哪些動作組合”等問題,缺乏深層次的發展與延續,思考點較為窄化,項目本質及育人價值的問題挖掘不夠,指向綜合素養發展的問題設計思考較少,沒有很好地通過問題充分發揮“健體育人”的功效。
二、小學體育課堂大概念與本質問題的建立
(一)大概念與本質問題的關系
“大概念”是反映專家思維方式的概念、觀念或論題,它具有生活價值,專家的知識通過大概念來組織,反映了專家對學科的理解深度。本質問題是指圍繞大概念展開值得被持續探討的問題,是建立學科深度理解的重要基礎。
威金斯和麥克泰格稱本質問題為大概念的航標。章巍將大概念和本質問題比作一枚硬幣的兩面,大概念指向教師,本質問題指向學生。因此,本質問題是與大概念相配套,相互呼應的,他們是一個相互關聯的整體。可以說大概念是目標,本質問題是學生理解概念的路徑,同時,大概念的理解需要遵循本質問題不斷深化,促進學生的深度理解,進而找到大概念,形成專家思維。
(二)概念地圖串聯大概念與本質問題
劉徽提出概念地圖是由一條條“概念”和“案例”構成的觀點縱橫交錯地形成的,概念地圖包含本質問題和大概念、概念,從而反映專家思維[1]。這里的案例,在學科教學中,可以理解為教學內容。案例(教學內容)是鏈接概念與本質問題的重要橋梁,能夠不斷地幫助學生探索本質問題,細化認識,理解概念,形成專家思維。
例如,在水平二技巧體操大單元教學的構建中,筆者根據新課標中體操類運動教學的要求[2],提取了單元的大概念,并對大概念的組成、結構、特點、育人價值等方面進行分析,根據運動項目的特點,構建了大單元的概念體系,確定了對應的本質問題,并選擇合適的案例,作為大概念和本質問題的重要橋梁,幫助學生不斷通過案例探索本質,建立大單元的概念地圖,引領課堂教學本質問題設計與運用。具體概念地圖如表1。
筆者根據概念地圖,從教學目標、學生身心特點和該水平階段技巧體操教學的重點內容出發,選取了前滾翻、仰臥推起成橋、后滾翻、跪跳起為本單元教學內容,根據“技術、體能、運用”三維度[3]構建單元教學計劃的思想,構建了水平二技巧體操大單元的教學內容(圖1)。
三、大概念視角小學體育課堂本質問題的設計與運用
大概念具有“高位”“上位”統攝作用,能夠引領本質問題的設計與運用,促進本質問題體系的建立,助力學生思維的持續發展和深度發展,進而落實學生核心素養。
(一)本質問題的內涵及分類
那么,什么樣的問題是本質問題,如何理解本質問題的內涵,筆者聚焦問題的答案特點、指向與意義,提出了本質問題的內涵(表2)。
基于本質問題的內涵和概念的層次性,筆者聚焦概念體系,基于“學練賽”一體化教學的理念,從認知規律角度出發,將本質問題分為認識型問題、理解型問題和綜合型問題,并提出了相應問題設計方法與運用案例,具體本質問題的分類依據和邏輯關系如表3。
(二)本質性問題的設計與運用
1.聚焦認識概念:認識型問題的設計與運用
認識型問題注重學生認知結構的建立,在嘗試體驗中激發學生的原有經驗,進而通過問題建立新的認識,是學生通過“具體到具體”建立概念的重要過程。
(1)認識型問題的設計類型
基于認識型問題的定位和特征,筆者提出探究性和對比性兩種認識型問題。探究性問題側重激發學生的生活經驗,通過多維度、多角度的思維拓展,在積極嘗試、體驗中,廣義地對項目概念進行初步認識。對比性問題側重激發學生已學的知識與技能,通過遷移性的對比性問題,引導幫助學生復習舊知、學習掌握新知,建立概念的關聯。
(2)認識型問題的設計與實施
初步建立概念是認識型問題的目標。學生生活經驗和已有基礎是設計好問題的重要前提,教材的價值、技術動作的重難點以及學生易出現的錯誤是問題設計出發點。通過探究、對比等問題導向,創設一定的練習情境,讓學生帶著問題,在嘗試體驗中喚醒以往經驗,尋求答案,建立初步概念。結合水平二技巧體操大單元教學的具體闡述見表4。
2.聚焦理解概念:理解型問題的設計與運用
理解型問題注重知識技能的關聯性,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的生成性問題,是學生通過“具體到抽象”建立概念的重要過程,具有較強的持續性和挑戰性。
(1)理解型問題的設計分類
理解的過程是一個分析、解決的過程,因此,筆者提出了分析性和解決性兩種理解型問題。分析性問題注重生成性問題的原因分析,側重對問題的多維度理解,是“具體到抽象”思維過程,幫助學生建立結構化的思維方式,促進概念的形成。解決性問題重視問題的解決策略,激發學生挑戰欲,是“抽象到具體”的思維過程,提升學生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建立概念的重要環節。
(2)理解型問題的實施案例
概念理解是理解型問題的目標。發現學生在組合練習中的錯誤和困難問題,充分挖掘、分析、解決生成性問題是設計好問題的重要思路。通過多維度的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尋找策略,幫助學生深度理解項目,進而建立學科項目的大概念。結合水平二技巧體操大單元教學的具體案例闡述如表5。
3.聚焦建立概念:綜合型問題的設計與運用
綜合型問題注重學科項目本質的認識與挖掘,關注學科的育人價值和學科素養,是學生通過“抽象到抽象”建立感念的重要過程,具有較強的綜合性,重視學生的高通遷移能力的培養,從而幫助學生全面系統的建立學科大概念。
(1)綜合型問題的設計分類
綜合型問題充分關注學生的運動項目的整體認知以及項目的本質與價值,注重學生綜合性思維的發展。因此,筆者提出了評價性和反思性兩種綜合型問題。評價性問題:主要是通過制定評價標準、進行自我評價和評價他人,幫助學生全面理解運動項目的本質及育人價值,是抽象到抽象建立學科項目大概念的過程。反思性問題:主要是通過過程的總結與反思,側重自我的認知與感受,是自我提升的重要環節,是元認知的思維過程,充分展示學科的育人價值,進而幫助學生形成學科大概念。
(2)綜合型問題的實施案例
建立學科大概念是綜合型問題的目標。在游戲和比賽中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通過評價性或者反思性問題的設計,立足學科的育人價值和本質,培養學生的高通遷移能力,促進學生綜合性發展,進而建立學科項目大概念,形成專家思維(表6)。
四、結束語
課堂教學是落實學科大概念、核心素養的重要陣地,大概念視角下本質問題設計與運用,將大概念與本質問題進行關聯,大幅提升了本質問題的高位性、系統性、持續性和實效性,充分關注了學、練、賽一體化的教學理念,關注了課堂教學的全程性,而且針對不同階段,提出了不同的本質問題的設計方法與運用價值,充分體現了大概念的引領,展現了學科的本質及育人價值,彰顯了“健體育人”素養導向的體育課堂。
參考文獻:
[1]劉徽.大概念教學:素養導向的單元整體設計[M].北京:教學科學出版社,2022.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余立峰.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S].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