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出“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強調關注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使鄉村經濟得到全面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與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存在辯證關系,可在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的有利條件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同時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有效解決“三農”工作中的尖銳問題,更好促進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加快城鄉一體化。鄉村經濟多元化的整個發展過程中,堅持貫徹“因地制宜”這一原則,將鄉村的優勢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堅持走具有特色的發展之路,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過程中,可著重抓好三個方面:一是始終堅持黨的領導,二是健全現代鄉村農業基本體系,三是注重發揮地方優勢,扶持新產業和推動產業融合。
關鍵詞:鄉村振興;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
一、引言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要求將國民生計與農業、農村、農民緊密聯系起來,全黨堅持以“三農”工作為重點,扎實推進鄉村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應重視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且將其視為強有力抓手,強調鄉村產業結構改革、農業引導服務、優勢資源整合、農民創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逐漸使鄉村經濟的經濟結構呈現多元化趨勢、經濟模式呈現多樣化趨勢。目前來看,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取得良好成效,但面臨的挑戰和亟須解決的問題較多,比如鄉村勞動力流失嚴重,再比如鄉村經濟發展模式同質化嚴重,一些鄉村未能走特色化的發展道路,自身發展受阻。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過程中遇到挑戰和困境而無法達成理想效果時,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也自然受到影響,對此,需要對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與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之間的關系進行科學處理,并全過程科學把握。在當前的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過程中明確一些要點,要求始終堅持黨的領導,使黨在“三農”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得以發揮,確保可以統攬全局和協調各方,還需要堅持立足于客觀實際,堅持走鄉村經濟的多元化與特色化的發展道路。基于這些已經明確的要點,筆者繼續探究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路徑及策略,現作如下的綜述。
二、鄉村振興戰略解讀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且寫入黨章,有力指導新時代農業農村改革發展。鄉村振興戰略是將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基礎,進一步明確了國民生計和農業、農村、農民之間的關聯,要求始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原則,從多個方面大力且持續發展鄉村經濟。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全黨的工作重點是解決好“三農”問題,總要求是鄉風文明、生活富裕、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治理有效,且統籌好鄉村的一系列建設活動,主要是包括文化建設、政治建設、經濟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黨的建設。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原則,高度重視鄉村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需要對現階段的鄉村治理體系進行完善,促使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都實現現代化,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鄉村振興戰略有明確的最終目標,即讓農業可以成為有奔頭的產業,鄉村要是農民賴以生存的美麗家園,可以安居樂業,且農民也可以成為一種富有吸引力的職業。毋庸置疑,鄉村振興戰略中包括的內容豐富且廣泛,主要是經濟振興、社會振興、文化振興,且要凸顯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地位,因此,鄉村振興戰略具有很強的完整性與系統性。除此之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重大理論創新成果,能夠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思想方面的指導,使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能夠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最終達成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理想效果。
三、鄉村經濟發展現狀
目前,在鄉村振興戰略指導下,鄉村經濟獲得良好發展,形成一些新趨勢,即經濟結構多元化趨勢、經濟模式多樣化趨勢。與此同時,在整個市場經濟發展中,鄉村經濟所占的比重呈現不斷提升狀態,表明鄉村經濟發展大有潛力,應高度重視鄉村經濟發展。
(一)經濟結構多元化
在“經濟結構多元化趨勢”這一方面,黨的十九大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鄉村經濟發展,出臺了較多與“三農”工作相關的政策文件,加快鄉村經濟發展步伐,并增強了鄉村經濟發展活力。從鄉村振興戰略的角度而言,鄉村經濟發展環境需要持續優化,對農民的生產資料、生產資源進行持續豐富,這一過程中幫助農民轉變傳統的生產者角色,從而在農業生產活動中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有一點較為重要,即黨和國家注重鄉村集體經濟的管制,強調將鄉村經濟優勢有效發揮出來,對傳統的鄉村經濟發展模式進行優化和創新,一個重要舉措是讓農民有更多的選擇權利,可根據市場情況和自身需求進行生產經營模式的優化。使鄉村的經濟結構呈現多元化趨勢,利于一、二、三產業的融合與發展,鄉村的投資消費可以不斷增長。以一些具有良好旅游資源的鄉村為例,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可以帶動鄉村投資消費,農產品銷售額、鄉村消費品零售額都有所增長,整個鄉村經濟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
(二)經濟模式多樣化
在“經濟模式多樣化趨勢”這一方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良好發展對于鄉村經濟發展十分有利,并使鄉村經濟發展過程中衍生出較多新的經濟模式,當經濟模式多樣化,對于鄉村經濟發展大有裨益。第一,多樣化經濟模式有效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可以提高村集體經濟收入和村民經濟收入。一些鄉村堅持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并將其作為鄉村振興實施的“助推器”,這一過程中的主要路徑是財政扶持、盤活資源、自主經營、入股企業,黨組織的組織力發揮出重要作用。自主生產經營模式、資源資產出租模式、“企業+集體+農戶”入股分紅模式,均可以使鄉村的資產資源得到有效利用,通過養殖產業、種植產業、特色產業可以帶動集體經濟發展,幫助村民增收。第二,目前,較多鄉村會緊盯人力資源、產業發展、招商引資,能夠有效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使鄉村經濟模式多樣化。比如在緊盯人力資源的過程中,鄉村可以組織動員各類人才,吸引人才參與和確保人才受益,服務于鄉村振興建設,閑置勞動力、工程機械從業者、建筑設計人員可以發揮自身專業,參與衛生廁所改造、巷道硬化、自來水入戶、垃圾中轉站建設等鄉村振興建設項目,可以因此實現家庭經濟收入增收。第三,鄉村經濟發展過程中,電商模式趨于多樣化,鄉村經濟也因此受益,村民的消費習慣也在悄然地改變,尤其是跨境電商模式的發展與成熟,讓更多的農產品出口至國外,對國內的促產增收意義深遠。第四,農業循環經濟模式呈現多樣化趨勢,循環經濟發展理念影響著農業生產,多種農業循環經濟典型模式得到廣泛應用。在生態農業模式中,北方地區主要是“旱作農業和塑料大棚+養豬+廁所+沼氣”,南方地區主要是“豬-沼-果”。除此之外,種養間生態循環模式、立體種養多級利用模式、一二三產業融合循環發展模式都有推廣應用價值,可支撐鄉村經濟可持續發展。
(三)鄉村經濟所占比重不斷提升
在經濟體制改革日益深入的背景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步伐日益加快,有力助推鄉村經濟發展。目前來看,鄉村經濟模式多樣化,生產經營模式處于豐富狀態,鄉村經濟發展活力也不斷提升,促使鄉村經濟在市場經濟中所占的比重不斷提升。也正是因為如此,大力發展鄉村經濟成為當前“三農”工作的重點,鄉村經濟發展中強調多種產業協同發展,持續提升市場份額比例。通過分析《中國農村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2021~2022)》可以發現,鄉村經濟獲得良好發展,2021年,糧食總產量超過6.8億噸,并創歷史新高,同時國內生豬生產轉為穩定,家庭經營農牧業凈收入的貢獻增加,使鄉村經濟在市場經濟中所占的比重進一步提升,也表明“三農”工作重心有效轉移至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四、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與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關系辨析
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聯系緊密,兩者關系的辨析與處理需要高度重視,比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時要系統分析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現狀,確保精準找到鄉村經濟發展的切入點,有針對性地完善鄉村經濟發展機制,從而達到鄉村振興的理想目標。詳細言之,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與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主要是有三大關系,一是相互促進與互利共贏,二是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可以推動鄉村振興戰略,三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任務是促進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
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對于鄉村而言有積極意義,有利于“三農”問題的解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為達到最佳成效,不可忽視或輕視鄉村經濟,要堅持優先發展鄉村經濟。鄉村經濟發展過程中,農戶優勢資源、集體優勢資源、企業優勢資源要注重整合,依托各方面的優勢資源助力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比如通過企業發展帶動鄉村經濟發展,并有利于形成新型的經濟體系。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可給村民提供更多就業機會,使更多的閑置勞動力得到利用,切實發揮出人才優勢,對于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有重要意義。與此同時,鄉村振興戰略可以給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提供理論和思想指導,確保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方向的正確,可以相互促進與互利互贏,最終作用于“三農”工作。其次,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需要始終以鄉村經濟為基礎,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取得理想成效時,可減弱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阻力,有利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當前,為更好更快地解決“三農”問題,帶動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鄉村振興實施中關注鄉村經濟轉型,且完善鄉村經濟體制。比如在鄉村振興新征程中,當前確定出“加快鄉村經濟轉型 推動鄉村振興”這一工作思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強調特色產業齊發力,成立電商銷售團隊,通過“線上+線下”模式有效打通農產品銷售渠道,村民可以從農產品銷售中獲益。再比如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強調各種產業化專業合作社的作用發揮,尤其是畜牧養殖業強調專業化與產業化,玉米秸稈、甘蔗梢可以成為畜牧養殖飼料,發揮出農產品的剩余價值。總之,鄉村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鄉村振興戰略可以更好更快地落地,確保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取得理想成效。最后,鄉村振興戰略中包括較多內容,同時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需要達成多項目標,其中之一是促進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從而實現精準脫貧和努力保障改善民生,且通過發展鄉村多元經濟能夠助力鄉村振興。因此,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要始終重視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處理好鄉村經濟與鄉村振興之間的關系,堅持多方面、全過程、整體化促進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要堅決防止脫貧再返貧。
五、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路徑選擇
(一)始終堅持黨的領導
在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整個過程中,必須把握好一個前提條件,即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基層黨組織需要始終發揮好自身職能,將鄉村的人才優勢、技術優勢、資金優勢有效整合起來。應清楚意識到一點,即不同地區的鄉村在經濟多元化發展過程中會面臨不同挑戰,一些落后鄉村會有經濟基礎薄弱、交通條件差、基礎設施不健全、青壯年勞動力流失這些尖銳問題。在錯綜復雜的環境下,要實現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必須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從基層黨組織的角度而言,關鍵是提高政治站位,從政治任務的視域分析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堅定地完成重大政治任務。第一,基層黨組織要不斷增強責任意識,有效進行黨的建設,需要定期或不定期進行基層走訪,積極與村民進行溝通交流,主要目的是剖析出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中的重要矛盾及尖銳問題。對于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中所出現的尖銳問題,基層黨組織要認真進行分析論證,且不斷總結經驗,在此基礎上制定出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的可行方案。第二,較多鄉村在經濟多元化發展過程中面臨高素質勞動力不足這一問題,對此,應該注重選拔優秀黨員干部,比如可以從機關事業單位、應屆畢業生中選拔出高素質、優秀的黨員干部,由他們到鄉村任職,進行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教育,確保村民始終堅持黨的領導。第三,要持續發揮好黨建工作在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及鄉村振興中的引領作用,當前有較多鄉村的成熟經驗是組建鄉村振興聯合體黨委,村與村可以抱團組建鄉村振興聯合體黨委,使各自特色優勢得到發揮,并互相幫扶與共同發展,從而邁向共同富裕。對于鄉村黨員干部而言,他們要當好“領頭雁”,要擔起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政治責任,強化基層黨建,還應該實地走訪調研,與村民聊“家境”和算“家底”,促使村民心中可以進行“發財樹”的扎根生長。
(二)健全現代鄉村農業基本體系
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過程中,應該始終健全科學的現代鄉村農業基本體系,包括現代鄉村農業產業體系、現代鄉村農業生產體系、現代鄉村農業經營體系。目前來看,有較多鄉村已經在現代鄉村農業基本體系的健全中進行探索實踐,并積累了較多成熟經驗做法,有推廣應用的價值。
在健全現代鄉村農業產業體系的過程中,鄉村需要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并結合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進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詳細言之,重點對鄉村的農業生產資源進行綜合分析,找準農業生產經營的發展潛力,將各種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應該積極對畜牧業、種植業、水產業、林業、農產品加工業、園藝業進行轉型升級,且強調各種產業融合發展,努力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與此同時,對于鄉村的優質農產品,應該強調精細加工,確保農產品的剩余價值得以發揮,在此過程中形成優質的產業集群,使農業全產業鏈效益進一步提高。除此之外,應該重視農業產業化銷售,重點是對農業產業鏈進行延長,比如大力發展農產品的儲藏包裝、運輸流通、市場銷售,相信可以創造更多的勞動崗位,幫助村民提高經濟收入。
在健全現代鄉村農業生產體系的過程中,關鍵是堅持以人的實際需求為導向,要大力發展農業生產,提高農產品的品質,以確保滿足市場需求并使消費者滿意。目前來看,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發展農業生產已經成為一大重點,這一過程中高度關注農產品的數量、品種、質量,打造出高品質、知名的農產品品牌,強調滿足消費升級的需要。一些鄉村立足于自身優勢,會積極進行糧食等大宗農產品主產區建設,這一過程中形成特色產業和產品,打造出的農產品品牌能夠獲得良好經濟效益。健全鄉村農業生產體系,應重視現代技術和現代設備的應用,應提高農業的信息化、數字化及現代化,尤其是要大力應用綠色技術手段,確保鄉村農業生產走綠色發展之路。
在健全現代鄉村農業經營體系的過程中,關鍵是將培育新型經營主體作為目標導向,應讓鄉村農業經營主體多元化,尤其是發展家庭經營主體、集體經營主體、合作經營主體、企業經營主體。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由于有各方面力量與資源的支撐,鄉村經營格局發生了良好變化,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壯大,成為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的重要助力,主要是龍頭企業、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這些新型經營主體。后續在健全現代鄉村農業經營體系時,要繼續從多個方面幫助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壯大,同時促使鄉村由分散生產朝著規模經營而轉變,讓各新型經營主體可以成為新時期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的骨干。
(三)注重發揮地方優勢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必須將鄉村的各方面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堅持走特色化鄉村振興道路。為有效發揮地方優勢,應該著重把握兩方面的要點,探索鄉村振興戰略下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思路。一方面,做到精準定位和規劃先行,各級部門要認真進行調研,還應該選取特殊鄉村進行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的試點,在此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在進行鄉村的精準定位時,要綜合分析鄉村的各方面信息,主要是地形、人力資源、資源、交通、文化,確定出鄉村經濟發展中的特色產業優勢。另一方面,應堅持以點帶面和融合發展,前期要做到“一村一況”,后期則要注重成熟經驗做法的推廣應用,促使各地區的鄉村共同發展。詳細言之,既要對每一個鄉村“量體裁衣”,客觀分析每一個村子在經濟發展中的差異,也要強調各個鄉村之間的優勢互補,應促進區域優勢與資源的融合,堅持做到資源共享,尤其是應該共用基礎設施,最大程度降低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中的成本。
除此之外,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扶持新產業和推動產業融合,于鄉村振興十分有利。從鄉村經濟內生動力的角度而言,應該重視產業內部融合,鄉村應該對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發展格局進行調整優化,找準適合自身的發展之路。比如一些鄉村可以注重農林結合,重點發展林下種植產業,還可以發展林下養殖產業,將林下空間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可考慮在林下種植中草藥或特色農產品,以求提高經濟效益。鄉村電商已經成為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的重要助力,應該重視鄉村電商的發展,關鍵之一是發揮好鄉村電商平臺優勢。為發展好鄉村電商,鄉村要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多下功夫,尤其是優化交通條件和網絡條件,確保優質的農產品可以通過電商平臺對外銷售。
六、結語
高度重視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有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切實解決好“三農”工作中的尖銳問題,讓農村農民獲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應積極探尋鄉村經濟發展路徑,同時剖析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過程中的問題與挑戰,要從大方向和小細節上促進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后續要進一步加大研究力度,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和確定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路徑。
參考文獻:
[1]王維.生態文明視野下的鄉村振興戰略研究[J].山西農經,2022(14):120-122.
[2]張俊杰.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 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20(16):17-18.
[3]管必英.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9(18):212.
[4]陳海萍.鄉村振興戰略下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研究[J].甘肅農業,2023(03):79-81.
[5]王迪.試論如何以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J].財經界,2019(33):13-14.
[6]史素梅.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路徑探討[J].中國集體經濟,2022(29):22-24.
[7]燕芹芹.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經濟發展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山西農經,2022(16):64-66.
[8]盧亞貞.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背景下農村經濟發展路徑探析[J].農家參謀,2022(13):72-74.
[9]楊珉.發展鄉村文化經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路徑選擇[J].中國集體經濟,2022(17):7-9.
[10]白云.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我國農業經濟發展及路徑選擇研究[J].山西農經,2022(08):92-94.
(作者單位:中共明光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