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強度的工作負荷、頻繁接觸疾病和死亡……長期經歷高度的心理應激,醫護人員該如何改善負面心理狀態?本文將探討八段錦運動對醫護人員心理健康狀態的影響。
解析八段錦的功法動作
八段錦因動作像錦緞一般柔和美麗而且貴重,故得名“八段錦”。八段錦每一個動作都有特定的功效,八個動作聯合起來就形成了一套養生健身功法。規范性的動作,可以達到最佳的鍛煉效果,從而有效鍛煉身體,調和氣血,增進健康。八個動作簡要說明如下:
第一式:兩手托天理三焦。三焦指上焦、中焦、下焦。理三焦就是理順三焦中不順暢、不協調之處,該動作兩手交叉于腹前,雙手上舉,至胸前時翻掌向上,抬頭看手,兩手從身體兩側自然下落。
第二式:左右開弓似射雕。這里的“左右”是指中醫理論中的“左肝右肺”,“開弓”是因為“左主升肝氣,右主降肺氣”。動作可以模仿拉弓射箭的動作,先左手向左上推時,右手向右側拉開,右側肘部彎曲,雙肩與雙肘在同一水平線上,目光隨左手食指移動,并步后動作,左右肢體互換,開弓后目光隨右手食指移動。
第三式:調理脾胃須單舉。通過上肢一上一下的對拉,起到牽拉腹腔的效果,對脾、胃、肝、膽具有按摩作用,該動作右手上舉,左手下按,手指自然分開,上舉時掌心向上,指尖向對側,上舉手下落時按上舉路線返回,下按時掌心向下,指尖稍向前,捧掌時兩掌心向上,右側時動作,左右肢體互換。
第四式:五勞七傷往后瞧。“五勞”和“七傷”指的是行為不節制對各種臟器和身體功能的損害,該動作雙臂打開,掌心向后,軀干不動,雙臂外旋擰轉,眼睛向左后方瞧,屈膝下蹲,目視前方,雙膝與腳尖齊平,兩掌下按時指尖向前,右側時動作,左右肢體互換,后瞧時眼睛向右后方瞧。
第五式:搖頭擺尾去心火。馬步,起身,右傾,左旋,腳尖向前,眼睛看向右腳掌外側,旋轉至左側時,挺胸、展腹、搖頭、擺尾,下蹲,右側時動作,左右肢體互換,眼睛看向左腳掌外側,“搖頭擺尾”這一動作可以在足部抓地時使涌泉穴得到刺激,并使督脈暢通。
第六式:雙手攀足固腎腰。該動作兩掌向下摩運至臀部,俯身,足運,塌腰,雙臂上舉,以臂帶身,起腰,雙臂緊貼兩耳,兩膝保持伸直,表面上看是在鍛煉、增加人體的柔韌性,實質上其“吸氣藏腰撐腰間”的動作能鍛煉軀干核心肌群的力量。
第七式:攢拳怒目增氣力。攥拳、怒目時練習者要努力發力,馬步,目視前方,腳尖向前,出左拳,肘貼肋,拳眼向上,攢拳怒目,拳與肩齊平,開拳變掌,旋轉,以腕為軸,抓握,肘貼肋,回收,右側時動作,左右肢體互換。
第八式:背后七顛百病消。雙臂自然下垂于身體兩側,目視前方,腳掌落地,腳跟上提,頭向上頂,吸氣,停頓,松肩,落腳。
全部動作反復6個循環。
八段錦運動有哪些特點
首先,八段錦運動的動作特征是柔和緩慢。練習者在進行動作時,注重動作輕柔而不僵硬,速度均勻而緩慢,這有助于放松身心,促進氣血順暢。
其次,八段錦的動靜相兼,既包含動態的身體運動,又融合了靜態的姿勢保持,有利于調整身體機能。同時,八段錦強調松緊結合,通過舒展放松和適當緊張的階段來增強肌肉和筋骨的力量,促進氣血流通。
再次,八段錦運動特點還表現在安全可靠性上。其運動強度適中,動作編排符合運動學和生理學規律,屬于有氧運動,適合不同年齡段人群練習。八段錦還對身心健康有益,通過一系列動作的練習,能有效鍛煉筋骨、調理臟腑、疏通經絡、調和氣血,達到強身健體、防治疾病的效果。其簡單易學的特點使得它不需要特殊器材,不受場地限制,老少皆宜,便于普及推廣。
最后,八段錦強調神形合一,要求心意集中,內外合一,使精神與形體動作協調一致,通過呼吸的調控與動作的配合,引導內在氣息的流動,實現身體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八段錦幫助醫護人員調身調心
八段錦作為一種傳統的健身養生功法,通過深度的呼吸與整齊的動作相結合,促進身心的深度放松,從而緩解緊張情緒,提升抗壓能力。八段錦強調呼吸與動作的協調性,有助于釋放心理壓力,降低焦慮感,通過持續的練習增強情緒穩定性,尤其適用于醫護人員等高壓職業。八段錦注重內在感受和自我覺察,增強自我控制能力,幫助個體更好地管理沖動行為,提高決策質量和生活滿意度。根據中醫理論,長期練習八段錦能增強五臟功能,從而間接調節情緒,改善心理亞健康狀態,促進積極的職業態度并減少倦怠感。通過集體練習八段錦,可以增強團隊協作精神和凝聚力。共同參與鍛煉不僅能增進同事間的理解和支持,還能營造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提升整體的團隊精神和歸屬感。八段錦通過身體的運動與呼吸的調控,實現心與身的和諧統一。這種身心一體化的過程有助于個體達到內心的平和與寧靜,對提升醫護人員的整體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