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深入挖掘醫學生如何分類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活動,設置了日常生活勞動教育、專業生產勞動實踐和服務性勞動實踐三大板塊,在探討三大板塊之間內在聯系的基礎上,探索具有醫學院校特色的勞動教育實踐活動路徑,以及如何將勞動教育實踐活動與“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相融合,與“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工作相融合,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醫學人才提供參考。
關鍵詞 醫學生;勞動教育;實踐活動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2024.27.015
Exploring the Path of Labor Education Practice Activities for Medical Students
——Taking Xiamen Med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LIN Yan, LI Zunhua
(Xiamen Medical College, Xiamen, Fujian 361000)
Abstract In depth exploration of how medical students classify and carry out labor education practical activities, three major sections have been set up: daily life labor education, professional production labor practice, and service-oriented labor practice. Based on exploring the inherent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three sections,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path of labor education practical activities with medical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how to integrate labor education practical activities with the "second classroom transcript" system and the "one-stop" student community construction work. Labor education is included in the entire process of talent cultivation,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applied medical talents with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n morality, intelligence, physical fitness, aesthetics and labor.
Keyword medical students; labor education; practical activities
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明確提出,將勞動教育納入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總體要求,必須構建大中小學勞動教育體系,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1]。2020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堅持立德樹人,堅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貫通大中小學各學段,貫穿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相融合,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和學生生活實際,積極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勞動教育模式”[2]。新時代,勞動教育逐漸成為傳承勞動精神的重要載體。加強勞動教育,是新時代黨對教育的新要求,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必要措施。
根據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以及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和《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等文件精神,結合本地特色和專業特色,廈門醫學院積極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將知識、技能和態度三要素作為醫學生勞動教育的基本組成部分,從日常生活勞動教育、專業生產勞動實踐和服務性勞動實踐三個方面展開,三者之間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1 醫學生勞動教育實踐活動的組成和內在聯系
《意見》指出,高等學校應充分發揮勞動教育主導作用,組織學生以校外勞動鍛煉為主,以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為主要內容。結合醫學院校學科專業的特點和注重實踐的原則,廈門醫學院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從日常生活勞動教育、專業生產勞動實踐和服務性勞動實踐三大板塊構建勞動教育實踐體系,勞動教育實踐活動也是從這三個方面進行:日常生活勞動教育與學生的學習、生活息息相關,是勞動教育實踐活動中最基本的成分。學校以“后勤服務育人”為載體,幫助學生掌握日常生活中需要具備的勞動知識、技能和自我管理能力,是開展專業生產勞動教育和服務性勞動教育的基礎和前提[3]。專業生產勞動實踐是社會活動實踐的基本形式,圍繞醫學專業特色,挖掘學科中蘊含的勞動教育資源,以專業實踐教育基地為依托,積極打造“專業+勞動實踐”“創新創業+勞動實踐”,將認識性知識轉化為實踐性知識,幫助學生掌握扎實的專業實踐技能,提升臨床實踐能力,錘煉嚴謹細致、精益求精的勞動品質。服務性勞動實踐是將醫學知識和實踐能力應用于社會的重要渠道,學校積極搭建志愿服務平臺,組織學生深入社區、醫院、福利院開展公益勞動,加強公益勞動意識,提升服務技能,培養其奉獻精神和社會責任感。
2 醫學生勞動教育實踐活動的實施路徑
2.1 以日常生活勞動教育為基礎,注重勞動意識養成
日常生活勞動教育是指以日常事務處理為主的勞動方式,是學生最基本的勞動形式,注重勞動意識的養成。勞動能讓學生參與動手實踐,是身體鍛煉的重要載體和形式[4],通過勞動教育,能提升學生的日常生活勞動技能,塑造強健體魄,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醫學生作為維護人民健康的后備力量,正確的勞動觀念是其今后開展臨床診療和疾病防控的基礎。針對日常生活勞動教育,學校出臺了《“兩清、兩鍛煉”活動方案》,進一步推進勞動教育和健康管理工作。“兩清”是針對宿舍、食堂、教室、實驗室、圖書館、體育室內館等重點區域和七大室外運動片區,充分利用教室、校園、宿舍等不同的日常生活勞動教育場景和情景,常態化組織學生分區域開展衛生清潔,定期組織學生參加校園劃片包干的清潔和美化,培養學生的勞動習慣。學校嚴格落實宿舍三級檢查制度,每年開展“一站式”學生社區文明宿舍評建活動,舉辦宿舍文化節系列活動,開展文明班級評選、宿舍衛生評比、清潔校園活動,將檢查和評比的結果納入學生綜合素質測評評分,充分發揮學生自我管理的潛能,營造“團結向上、安全文明”的住宿環境。
2.2 以專業生產勞動實踐為依托,體驗真實勞動情景
專業生產勞動實踐側重于讓學生進入勞動情景,完整經歷勞動實踐的過程,感受勞動者的職業精神和工匠精神。根據專業特點,醫學院校應深入挖掘實踐教學中勞動教育的內涵,打造“專業+勞動實踐”“創新創業+勞動實踐”,積極拓展校外渠道,開展醫護技能競賽、臨床技能競賽,組織學生到教學醫院、合作企業、實踐教育基地等參加生產勞動實踐,讓學生接觸真實的醫療環境,增強學生對勞動精神的體驗感受和認知理解。打造“創新創業+勞動實踐”,與“互聯網+”“挑戰杯”等創新創業賽事深度融合,邀請一線醫護工作者、勞動模范進校開展勞動教育講座,以親身經歷講述先進典型事跡、醫護故事,讓醫學生感受濃厚的勞動氛圍。
2.3 以服務性勞動實踐為渠道,提升職業道德修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教育事業,家庭、學校、政府、社會都有責任。”[5]相較于日常生活勞動教育和專業生產勞動實踐,服務性勞動實踐更加強調面向社會。社會性與勞動密不可分,它是人的創造性勞動的產物[6],強調個體與他人、社會發生聯系。醫學院校應結合學科優勢和發展需求,利用學雷鋒日、志愿者日等積極開展志愿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不斷提升學生的醫學人文素養,培養學生的服務奉獻精神和社會責任感。醫學生服務性勞動實踐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以校內資源為主開展的服務性勞動實踐和以校外資源為主開展的服務性勞動實踐。
2.3.1 校內方面
在新生入學時開展“救在身邊,校園守護”紅十字救護員體驗式生命教育,進行心肺復蘇術、自動體外除顫儀(AED)操作使用、創傷救護等專業技能操作演練。依托“三館一廊一園一室”暨紅十字生命教育體驗館、人體生命科學館、醫學倫理教育館、紅十字文化長廊、遺體捐獻博愛園、禁毒宣教室等基地開展以“虔誠敬畏生命”為主題的紅十字生命教育,將勞動教育與專業、課程相通,為勞動教育賦予生命意義。借助學生社團活動,將學生社團和勞動教育有機融合,如中藥協會、小兒推拿協會、健身氣功協會、康復治療協會等,豐富勞動實踐形式,發揮勞動教育的綜合育人功能。抓住五月“勞動周”、學雷鋒紀念日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勞動教育,組織開展勤工儉學勞動實踐活動,開發聘用科研助理、學生助理,推動勞動教育在校內的全面發展,為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和社會實踐奠定堅實的基礎。
2.3.2 校外方面
積極對接社區、公益組織和福利機構,搭建更多志愿服務勞動教育平臺。每學年利用“學雷鋒月”、五一勞動節、暑期“三下鄉”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社區義診、門診志愿導醫、健康知識宣傳等項目,服務鄉村實踐,助力鄉村振興。組建遺體、器官(組織)捐獻志愿服務隊、紅十字應急救護技能宣教志愿服務隊、禁毒防艾志愿服務隊、醫院導診志愿服務隊等校級專項志愿服務隊,培養學生公益勞動服務的理念,以激發志愿服務工作活力。與養老機構、周邊社區簽署青年志愿服務基地共建協議,定期組織學生到社會福利機構開展愛老、助殘、助困志愿服務,播撒博愛情懷。
3 拓寬醫學生勞動教育實踐活動的路徑
3.1 基于“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開展勞動教育
“第二課堂”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載體,是第一課堂的有機補充,對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提升學生個人綜合素質具有重要意義。將勞動教育與“第二課堂”有機融合,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第二課堂成績單”以量化的形式對學生參與勞動教育的效果進行評價,實現勞動教育管理、科學評價的信息化。
2021年3月,廈門醫學院出臺了《廈門醫學院新時代勞動教育的實施方案(試行)》,秉承落實立德樹人、以生為本、注重實踐的原則,將勞動教育納入“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并對《廈門醫學院學生綜合素質測評辦法》進行了修訂,將第二課堂教育教學以學分認定的方式貫穿學生學習全過程。學校以第二課堂成績單建設為抓手,客觀記錄、審核學生參加勞動實踐活動的情況。學生在校期間持續性、常態化開展“兩清、兩鍛煉”活動、“五一”國際勞動節主題活動、“勞動周”活動、“文明宿舍”評選、“三類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即日常生活勞動教育、專業生產勞動實踐和服務性勞動實踐)等豐富多彩的勞動體驗,將勞動教育融入“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工作,開展勞動教育典型選樹活動,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勞動品質。
3.2 基于“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開展勞動教育
自2019年起,教育部持續推進“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建設工作,四年間“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已取得了顯著成效[7]。“一站式”學生社區是高校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陣地,能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勞動空間和浸潤性的勞動環境。將勞動教育融入“一站式”學生社區,是落實好人才全面發展培養的有力抓手[8]。
將“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作為學校“大思政課”拓展工程的內容之一,學生工作處牽頭制定了《廈門醫學院“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建設工作方案》,確保“一站式”學生建設工作順利開展,深入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學校對共享空間進行規劃,依托學生宿舍區和生活園區開展建設,打造學習共享空間、黨團活動室、輔導員工作坊等功能空間,滿足學生開展勞動教育的空間需求。啟用“一站式”學生社區使用預約平臺,方便師生預約使用,提供互動交流空間,提高社區資源聚合能力。開辟網絡協同育人陣地,通過學校官網、“學工之家”微信公眾號、易班工作站等平臺及時發布信息,進行“一站式”學生社區勞動教育活動宣傳,及時展示工作成果,宣傳勞動教育的重要性。推進思想政治教育教師下沉到學生社區一線,實施輔導員駐樓制度,指導學生開展勞動。挖掘社區勞動教育資源,開展富有學校特色的“兩清、兩鍛煉”“周末文化驛站”等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勞動意識。
4 結語
綜上所述,勞動教育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一環,是醫學院校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廈門醫學院制訂了《廈門醫學院新時代勞動教育的實施方案(試行)》,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分類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活動,通過日常生活勞動教育、專業生產勞動實踐和服務性勞動實踐的開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意識,提升臨床診治專業技能,培養吃苦耐勞、勤儉節約的精神和良好的生活習慣。積極搭建志愿服務平臺,培養學生的服務奉獻精神和社會責任感,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將“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作為勞動教育實踐活動信息化的驅動和支撐,將勞動教育與“一站式”學生社區協同育人,深化“三全育人”綜合改革,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J].教育科學論壇,2018(30):7-9.
[2]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EB/OL].(2020-03-20).https://www.gov.cn/zhengce/2020-03/26/content_5495977.htm.
[3] 王飛.新時代“三類勞動教育”的系統化設計與綜合實施[J].教育與教學研究,2022,36(4):39-52.
[4] 陳亞軍,曾霞,梁景宏.減少學生非必要久坐行為推動體育和勞動教育生活化[J].中國學校衛生,2021,42(8):1121-1123,1134.
[5] 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報,2018-09-11(01).
[6] 謝皓明.馬克思主義勞動觀及其當代價值研究[D].西安:西安石油大學,2021.
[7] 王懿.高校“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的價值意蘊、現實問題與實踐理路[J].思想理論教育,2022(2):107-111.
[8] 班建武.“新”勞動教育的內涵特征與實踐路徑[J].教育研究,2019,40(1):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