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通過明晰高職院校職業規劃課程教師隊伍專業化建設內涵,分析教師隊伍現狀,提出了完善職業規劃課程管理體系,配齊專業人員;構建不同專業職業規劃課程教師勝任素質模型;整合資源,打造多元化培訓體系;以賽促教,用好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平臺的建設路徑。
關鍵詞 高職院校;職業規劃;教師;專業化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2024.27.027
Exploration on th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er Staff for Vocational Planning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IAN Jinying
(Guangzhou Railway Polytechnic, Guangzhou, Guangdong 511370)
Abstract The article clarifies the connotation of professiona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staff in vocational planning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eaching staff, and proposes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vocational planning courses and equip professional personnel; Constructing competency models for teachers in different professional career planning courses; Integrate resources and create a diversified training system; Promote education through competition and make good use of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the National College Student Career Planning Competition platform.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staff; professionalization
職業教育是面向市場,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要求〉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2008年,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作為公共必修課開始列入高職院校教學計劃[1]。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其在管理體系、課程建設等各方面均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對提升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能力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但對照《通知》提出的“建設一支相對穩定、專兼結合、高素質、專業化、職業化的師資隊伍”這一要求,特別是在“專業化”建設方面,職業規劃課程教師隊伍整體發展與其仍然存在較大差距。本文從高職院校職業規劃課程教師隊伍專業化內涵明晰和現狀分析著手,提出了高職院校職業規劃課程教師隊伍專業化建設的路徑。
1 職業規劃課程教師隊伍專業化的內涵
《教師專業化的理論與實踐》一書中指出,專業化是一個普通的職業群體不斷發展,逐步符合專業標準,成為專門職業、獲得相應專業地位的過程[2]。董綠英認為[3],高職院校職業指導教師專業化可以定義為:在高職院校從事學生就業指導工作, 具有自己獨特的職業要求和職業條件,有專門的培養制度和管理制度。這種專業化既包括學科專業性, 也包括教育專業化,國家對在高職院校從事就業指導工作教師的任職既有學歷標準要求,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識、職業咨詢與指導能力、職業道德等方面的要求,還有教師教育的專門機構、專門教育內容和措施, 及對職業咨詢師資格的認定制度和管理制度。向玲認為[4],職業指導教師專業化是指對任職人員既有規定的學歷標準,也要有職業指導的專業知識、專門技能、教育能力和職業道德的要求,有專業的培養制度、管理制度和教師資格認定制度。張琳等則認為[5],職業指導教師專業化是將職業指導的專業理論轉化為教師自身具備的素質,是知識內化的過程。以上觀點,有從政府層面制度層面進行的定義,也有從個人能力發展層面進行的定義,但主要聚焦于個體的成長與管理,對整個教師隊伍專業化的關注不多。
本文所指的高職院校職業規劃課程教師隊伍的專業化,是指在高職院校從事職業規劃課程教學的教師,通過專門管理部門和學校系列制度的牽引,發揮組織力量和個人能動性,不僅使教師個人獲得職業規劃教育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具備優秀職業規劃教師的素質,更要使整個職業規劃課程教師隊伍從來源結構、專業背景、學歷、職稱等各方面形成合力,從而達成職業規劃課程的教學目標。而本文的“職業規劃課程”,包含了高職院校開設的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職業指導等系列課程。
2 職業規劃課程教師隊伍專業化建設的現狀
為深入了解職業規劃課程教師隊伍現狀,筆者對所在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廣州鐵職院”)2020年以來3個學年度的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簡稱“職業規劃”)課程任課教師情況進行了詳細分析。2020―2021、2021―2022、2022―2023三個學年,共計257位職業規劃課程任課教師,其中212人為輔導員或行政教輔人員,占比超過80%;校外兼職教師12人,專業教師33人,合計占比不到20%。專業教師中,有3年以上相應行業企業工作經歷的,不到50%。從職稱上看,具有副高以上職稱的占比不到10%,且主要來自專業教師,輔導員或行政教輔人員大部分為剛從學校畢業的新人,或是畢業后即來到學校工作,其教學經驗、工作閱歷及科研能力等均難以在職業規劃上為學生做出非常好的輔導。這一情況極具普遍性,并非某個學校單一存在,其他研究人員的成果也佐證了這一點。
陳吉生等[6]針對廣東省內10所高職院校的就業指導課程授課教師進行網絡問卷調查后發現,就業指導課程教師隊伍建設主要存在著教師數量不足、教師隊伍結構不合理、教師專業性不強等問題。張鋒[7]通過對湖南省部分高職院校就業指導教師隊伍的調查與分析,認為高職院校就業指導教師隊伍建設存在政府、學校和教師三個層面的問題。政府層面政策制度不完善、資源投入不充足;學校層面隊伍結構不合理,有一定工作經驗的就業指導教師比例偏低,從事就業指導工作時間4年以上的太少,具有與就業指導工作密切相關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等專業背景的就業指導教師數量嚴重不足,就業指導教師隊伍的主力是輔導員,專業化水平不高,業務能力欠缺;教師層面,高職院校就業指導教師大多數并非主動承擔就業指導課程,對學生的職業規劃與就業并沒有強烈的參與意識,且教育科研能力較弱,自身職業規劃意識不強。林紅蓮[8]認為,高職院校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教師的“瓶頸”問題在于,目前很多從事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的一線教師教育背景多樣,也沒有系統的業務培訓,專業性不強;且由于教師多數為行政人員,沒有專業學科背景,平時行政管理工作量大,教師隊伍學術研究動力不足,且現行的考評機制、激勵機制及培訓機制等都使高職院校職業規劃課程教師隊伍處于邊緣化的狀態。
3 職業規劃課程教師隊伍專業化建設的路徑
3.1 完善職業規劃課程管理體系,配齊專業人員
一是設置獨立的職業指導教研室,配備全職專業帶頭人、教研室主任,并確保一定數量的專職教師,改變目前高職院校職業規劃課程教研室附設于招生就業處或就業創業指導中心,由招生就業處處長或就業創業指導中心主任兼任教研室主任,招生或就業的工作人員兼職日常管理工作的現狀,從而確保教研室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深入考慮課程建設、教研活動組織、教學質量提升等問題并開展相關實踐。
二是建立職業規劃課程集體備課與交叉聽課制度,為教師提供交流互動平臺,通過智慧碰撞,激發教學靈感,取長補短,共同提升。同時,通過集體備課,共享教學資源,形成高質量、標準化的課程標準、教案、課件及參考資料等,避免重復勞動,提升工作效率。在此基礎上,輔以同行評價,促進教師不斷提升教學能力。
3.2 基于勝任素質理論,構建不同專業職業規劃課程教師勝任素質模型
勝任素質概念,由美國心理學家戴維 麥克利蘭提出,是指會使一個人在某種職位上取得有效或卓越績效的一系列潛在特征。勝任素質模型則是指在特定的職位、職位族、組織以及行業中承擔某種具體工作角色時必須具備的各種勝任素質的組合,它描述了在特定的工作背景下驅動員工產生優秀績效的各種知識、技能以及可測量行為模式的綜合。勝任素質模型的構建,已經成為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方法。
理想中的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任課教師,應該比專業教師更專業,素質能力更高,才能夠引導學生做好職業規劃,找到更適合自己的職業。任課教師首先需要掌握職業規劃的相關理論,熟悉測評工具及測評方法、具備心理學、教育學基本素養,還需要豐富的閱歷知識,對學生將來可能從事的職業有足夠的了解。這是從授課實踐中得出的直觀認知,但要建立清晰、可量化的職業規劃課程教師任職標準,需要借助勝任素質模型。在勝任素質模型理論框架下,開展不同專業職業規劃課程教師勝任素質模型構建研究,才能有效提升職業規劃課程教師招聘、校內選配、培訓管理等工作的效能,促進教師的自我成長。以軌道交通類專業職業規劃課程教師為例,處于洋蔥模型最外層的知識/技能層面,除了教師的通用知識、技能、職業規劃基本理論,還應當包括軌道交通行業整體就業市場情況以及各個具體專業面向的職業和行業企業、不同崗位職業發展路徑、崗位核心能力要求等。如鐵道機車車輛專業學生和鐵道供電技術專業學生,雖然面向的都是軌道交通類企業,但前者主要是車輛駕駛和機車車輛檢修,典型崗位之一是列車司機,其發展路徑是實習司機―副司機―司機―指導司機。后者面向的是電氣化鐵道接觸網與變配電站的運行與維護,典型崗位之一是接觸網工,發展路徑是初級網工―中級網工―高級網工―技師―高級技師。因此,需要基于不同專業學生職業規劃教育需求及專業特征分析,構建出各專業職業生涯規劃教師勝任素質模型,從而形成科學完善的任職標準。根據標準,引進或內部選配優秀的職業規劃課程教師,才能夠提供真正貼合學生和企業需求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改變目前學生職業規劃與實際脫節,流于形式的現狀。
3.3 整合資源,打造多元化培訓體系,促進職業規劃課程教師專業化成長
一是從團隊合作的角度出發,吸引更多專業教師加入職業規劃課程教學團隊。2023年起,廣州鐵職院實施了職業規劃課程“50工程”,即:通過績效指標牽引,要求各二級學院職業規劃課程必須安排50%的專業教師授課。更多專業教師的加入,很大程度上彌補了輔導員與行政教輔人員對學生就業領域不夠熟悉的短板,而輔導員相對專業教師,更熟悉職業生涯規劃理論及學生個體情況。通過雙方取長補短,從團隊角度實現職業規劃課程教師隊伍的專業化成長。
二是針對現有教師的不同情況,通過學歷提升教育、職業規劃專業理論培訓、拓展式專業認知培訓、企業實踐、網絡教育等方式,打造多元化培訓體系,滿足不同背景教師的需要。近3年來,廣州鐵職院每年選派部分優秀年輕教師進行博士學位提升教育,其中也選拔了部分優秀輔導員,以期打造優秀職業規劃課程教師蓄水池。對于已在承擔職業規劃課程的專業教師,則通過舉辦職業規劃課程教師專業培訓班,或是組隊參加其他專業機構舉辦的培訓班等,接受專業職業規劃理論教育。對新錄用、缺乏相關企業工作經歷的年輕教師,通過派駐企業實踐等各種校企合作方式,拓寬他們的專業視野,增強對相關專業學生未來就業領域的了解。
3.4 以賽促教,充分用好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平臺
2023年開始設立的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以下簡稱“大賽”),是值得學校充分利用的重要平臺。學校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做到以賽促教。
一是在校賽環節,鼓勵更多任課教師參與對學生參賽作品的指導。校賽學生參與率是各學校上一層級參賽指標核定的重要標準之一。這一規則從客觀上使更多教師獲得指導學生參賽的機會,從而熟悉大賽規則,通過對學生參賽作品的指導實現教學相長。
二是以比賽為契機,“請進來”與“送出去”策略相結合,一方面請職業生涯規劃領域的專家入校對教師進行集中培訓,一方面有計劃地選送部分參賽教師參加專業機構舉辦的大賽專題培訓班等,以彌補職業規劃課程教師整體理論水平欠缺、職業規劃實操能力不強等問題。同時重點關注以教師為主的教學賽道,在采取有效措施,激勵教師積極報名參賽的基礎上,設立校內選拔機制,通過初賽選拔、復賽作品路演、集體評議、選送作品專家“一對一”打磨等方式,全方位、多層次促進教師職業規劃課程教學能力提升。
4 結語
本文從學校和教師的角度,對職業規劃課程教師的專業化建設路徑提出了幾點看法。職業規劃課程教師隊伍的專業化建設是一項復雜的工程,需要政府、學校和教師三方共同努力,更需要學校和教師結合自身實際,積極探索出與自身相適應的有效路徑并付諸實踐,任重道遠。
基金項目:廣東省2023年度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高職專業課教師課程思政教學能力提升的研究與實踐”(2023GXJK868)。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要求》的通知[EB/OL].(2020-11-12).https://ggkb.ntit.edu.cn/2018/1112/c3413a23978/page.htm.
[2] 教育部師范教育司.教師專業化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4-45.
[3] 董綠英.高職院校職業指導教師隊伍的專業化建設[J].職業技術教育,2008(8):51-52.
[4] 向玲.高職院校職業指導專業化師資隊伍培養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9.
[5] 張琳,吳彩霞,薛平.高職職業指導教師專業化發展探索[J].新疆職業教育研究,2013(1):16-19.
[6] 陳吉生,張漢梅.高職院校就業指導課程師資隊伍建設研究——以廣東省高職院校為例[J].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6(4):92-94.
[7] 張鋒.高職院校就業指導教師隊伍建設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職教通訊,2013(20):49-51.
[8] 林紅蓮.高職院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師資的“瓶頸”問題研究及隊伍建設[J].山西青年,2020(5):18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