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民航配載理論與實務”是中國民航大學交通工程、物流管理等專業的核心課程,對于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與實踐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針對該課程在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文章基于OBE理念,對傳統教學方式進行改革,通過實施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引入現代化教學手段、增加過程式評價比重、注重融入思政元素,以期為培養從事航空交通管理、物流和供應鏈管理等方面的專業技術人才奠定基礎。
關鍵詞 OBE理念;教學改革;民航特色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2024.27.035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Reform for "Aircraft Load Plan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Course Based on OBE Concept
ZHAO Jingbo, MA Simeng, HAN Bo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ivil Avi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Tianjin 300300)
Abstract "Civil Aviation Loading Theory and Practice" is a core course for majors such as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and logistics management at Civil Avi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practical abilities. PJasUryhyA6LaJYfXdrcssbCgK1mnxo73cDOHILQ7L4=In response to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raditional teaching of this course, based on the OBE concept, this article reform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by implementing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s, introducing modern teaching methods, increasing the proportion of process based evaluation, and emphasizing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 order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cultivating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talents in aviation traffic management,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Keywords OBE concept; teaching reform;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3ZHXTNm5mdZ645kl7yc0tp8PvuSmMFn1GVEM6qqN7ZM=f civil aviation
“民航配載理論與實務”是一門具有鮮明民航特色的本科專業必修課,課程主要面向交通工程、物流管理等專業的學生。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向學生闡述航空器裝載與配平的基本理論,以及目前民航廣泛使用的客運及貨運航班裝載與配平的工作機制和過程。通過課程學習,使學生深刻理解航空器配載崗位的實際工作程序與設計思想,掌握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具體配載問題的方法,為學生畢業后從事航空配載及客貨運輸相關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多是基于教材內容,結合自身在配載領域的實際經驗進行授課,主要采用線下面授的教學方式,授課效果主要取決于教師的授課水平,學生學習缺乏主動性,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效果較差。
成果導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簡稱OBE)是一種以學生在教育過程中最終取得的教育成果為目標的教育理念[1]。該理念最早由Spady等人在1981年提出,由于其先進性,逐漸成為很多國家的主流教育改革理念[2]。2016年以來,我國很多高校也開始嘗試OBE模式,并取得了一些成果。OBE模式著重強調以下四個問題:想讓學生取得什么樣的學習成果?為什么要讓學生取得這樣的成果?如何幫助或引導學生取得這些成果?如何判斷學生是否取得了這些成果?[3]這些問題為構建基于OBE理念的課程改革提供了具體思路。結合“民航配載理論與實務”課程的特點,本文基于OBE理念對課程進行了教學改革研究,旨在提升課程教學質量,為培養民航領域的高質量專業人才奠定基礎。
1 課程現存問題
1.1 學生學習積極性不足
“民航配載理論與實務”課程在第7學期開設。由于該專業學生考研、考公的比例較高,該學期正處于考研、考公沖刺階段,學生上課積極性不高,同時有些學生也常常因為參加實習、招聘等事宜請假,對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由于該課程內容相對分散、涉及知識點較多、概念較為抽象,不同章節之間的內容既相互獨立又相互關聯,想要學好這門課需要扎實的理論基礎。因此,一旦學生前面章節缺勤較多或者對前面章節內容掌握不夠深刻,課下如不及時補習,就容易導致難以理解后面章節的內容,進而導致跟不上課程進度,逐漸失去對該課程的學習興趣。
1.2 教學模式單一
該課程有2.0學分,共32課時。雖然課時較為充分,但課程理論知識繁多且分散,從飛機結構和飛行原理,到飛機的載重量控制和平衡控制,再到載重平衡原理等,囊括了載重平衡的所有理論和實踐內容,學生要在短時間內掌握所有內容具有一定的難度和挑戰性。教師為了在有限的課時內介紹完所有的知識點,只能刪繁就簡,盡量涉及所有的內容,這樣就會導致課程重點不突出,學生對課程的理解不夠深刻。另外,課程的實踐性較強,僅僅是課上針對理論知識的學習不足以使學生對飛機載重平衡的整個工作流程有清晰的了解。而該課程目前采用傳統的線下面授教學模式,教師占據課堂的主導地位,學生則被動接受教師傳遞的知識,未能充分利用線上優秀的教學資源,教學模式較為單一,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難以滿足培養學生課程知識與能力方面的需求。
1.3 考核方式的不足
該課程的考核方式是閉卷筆試,其中,期末考試成績占比70%,平時成績30%。平時成績包括平時考核和實驗考核兩部分,平時考核包括上課考勤和課后作業,占課程總成績的比例為10%,實驗考核是根據學生的實驗過程、提交的實驗報告、考勤,以及遵守實驗室規章制度等情況綜合評分,占課程總成績的比例為20%。這樣的考核方式更多側重于考查學生的應試能力,考查學生對課堂上基礎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難以反映學生的實踐能力[4]。這種考核方式容易使學生養成平時渾水摸魚,考前突擊復習的學習習慣,導致學生對平時的課程不夠重視,對課程內容的理解不夠深刻,缺乏深入思考和學習的積極性[5],不利于課程目標的達成,也很難反映課程講授的實際效果和學生真實的學習情況,對于后續課程的改進造成一定難度。
1.4 思政元素融入不充分
隨著《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等文件的出臺,大學課堂中對思政課程改革工作的重視程度也逐漸提升。在這一背景下,高校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要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6],將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有機結合。思政元素的挖掘通常從時事政治、法律法規和熱門新聞等方面入手。然而,該課程教學內容以理論y4xoDua1xhQfqzLP084rlw==知識講授為主,輔以實驗計算,從課程內容安排來講,該課程難以實現知識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有機結合,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國家榮譽感和行業使命感。
2 課程改革措施
2.1 教學方法及教學模式改革
基于 OBE 教學理念,充分遵循學生成長和教育教學的規律,積極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引入翻轉課堂和小組討論等互動式教學方法。翻轉課堂以學生為中心,側重于加強學生的參與和主動學習能力[7]。與傳統的傳遞式、被動性教學方式不同,翻轉課堂是一種基于問題的學習方式,并強調視頻教學的重要性,為學生提供方便學習的教學內容,可有效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效果[8]。
具體教學過程分為以下幾個階段。課前,教師提前發布課堂PPT,引導學生課前預習,并利用學習通、雨課堂、慕課等資源,讓學生提前熟悉課程相關知識點。課堂上,教師充分分析學生的課前學習情況,引導學生利用課程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并發布隨堂測試,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思考、討論,引導學生匯報重要知識點及學習心得,教師針對學生匯報情況進行梳理和總結。課后,教師基于教學內容布置進階作業,開展答疑,引導學生自主復習和深度思考,加強對知識點的鞏固和學習。
此外,考慮到該課程較強的實踐特性,可以播放飛機配載部門的現場工作宣傳短片,并邀請行業一線工作人員到課堂進行講解、與學生們面對面交流,引導學生將課堂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聯系起來,使學生對飛機載重平衡的整體工作內容及具體工作流程有更深入的了解,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2.2 考核形式改革
課程最終成績由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兩部分組成,應注重過程式評價,盡可能地增加過程性考核成績所占比重。平時成績包括上課出勤、課堂表現、口頭報告、實驗報告、小組項目等,利用學習通、雨課堂等線上及線下記錄,統計學生學習的全過程,評估學生平時的學習狀態,包括上課出勤情況、課后作業的準確率、實驗報告的完成情況等,側重于考查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思辨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以及動手實踐能力,綜合考查學生的學習成果。期末考試采用閉卷筆試形式,其中基本知識、理論、方法、技能試題占40%、具有一定綜合性的試題占40%、啟發學生創新思維和考查靈活應用能力的試題占20%。通過優化題目類型,考查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
在學期末課程結束后,及時分析學生對課程知識的掌握情況,評估課程目標的達成情況。以2023年第2學期為例,分析此學期的學生成績。總體來看,學生的成績高低分布差異較大,表明不同學生的學習態度差異明顯,因此,后續課程教師需要進一步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態,及時提醒學習態度不端正的學生。從試卷結果來看,學生在簡答題、計算題(燃油表查指數)、載重配平單填寫(指數法)等實踐類試題上失分較多,說明學生對課程中一些公式的理解比較深刻,對民航配載方面的理論知識有一定的認識,能夠利用自己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進行載重平衡計算。然而,學生對于實踐類計算內容的重視度不夠、缺乏配載單的填制練習。這既是由本門課程的特點決定的(本門課程理論層面的內容較多,邏輯性不強,內容較為碎片化),也是由學生學習狀態和特點決定的(本門課程是大四課程,很多學生備戰考研、考公等)。根據以上試卷結果分析,可以得出該課程的教學效果,并基于學生較為薄弱的內容進行后續課程的完善與改進,從而不斷提升教學質量。
2.3 課程思政內容改革
結合學校立足民航、服務社會、面向世界,著力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民航大學的目標,教師在課堂上不僅僅是傳授專業知識,還應該深入挖掘民航行業所蘊含的思政元素(如大國制造、民航精神、工匠精神等),并將其有機融入課堂教學,實現“三全育人”。本課程為交通工程、物流管理等專業的核心課程,立足于服務我國航空交通和物流發展的需求,旨在培養學生系統掌握航空交通和物流學科的理論基礎,具備較強的創新創業精神與能力。
作為一門專業必修課,思政教育在學生的培養中具有重要意義。在融入思政元素時,教師應平衡課程理論內容和思政內容的比重,避免因過度加入思政元素而導致課程失衡,引發學生負面情緒。在備課過程中,教師需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備好每一堂課,隨時關注領域動態,從多個角度提煉思政元素,及時更新課堂PPT,同時保證課程的深度和廣度,將自己學習和科研的正能量傳遞給每一位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面向課程知識重點,精準融入思政元素,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凝練國產民機和專業配載知識所蘊含的思想價值和精神內涵,以“國產大飛機”為專業教學與思政建設有機融合的核心載體,厚植文化自信和家國情懷,使學生在掌握飛機載重平衡理論知識的同時增強其國家榮譽感和行業使命感,培養學生為行業服務的熱情和決心。
3 結語
本文總結了“民航配載理論與實務”傳統授課方式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與不足,基于OBE教學理念,對傳統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實施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借助現代化教學手段,引入翻轉課堂和小組討論,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注重過程式評價,增加過程性考核成績所占比重,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客觀評價,有助于更好地查漏補缺,提高教學質量;增加思政元素的融入,將立德樹人與專業課程教學有機融合,增強學生的大國意識和行業使命感。將OBE理念融入高校人才培養過程,為培養具備從事航空交通管理、物流和供應鏈系統運行組織與管理規劃等方面工作能力的專業技術人才奠定了基礎。
*通信作者:馬思萌
參考文獻
[1] 王瑩.OBE理念下的“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課程教學改革[J].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2(3):137-140.
[2] 唐艷.理工科院校基于OBE理念的大學英語口語課程教學設計與實踐:以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為例[J].經濟師,2020(6):193-194.
[3] 李志義.解析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成果導向理念[J].中國高等教育,2014(17):7-10.
[4] 盧百平,蘆剛,張磊,等.基于OBE理念的《金屬液態砂型成形工藝》教學實踐研究[J].鑄造技術,2020,41(11):1091-1094.
[5] 陳慶安,申文飛,趙雷杰,等.基于OBE理念的“材料成型理論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科教文匯,2024(4):85-89.
[6] 徐一超,周昕,張玉紅.黨史教育與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實踐育人的融合探索[J].大學,2022(6):13-16.
[7] 吳玉帥,甘永德,顧聲龍.基于“以學生為中心”教學理念的水力學“翻轉課堂”課程改革[J].大學,2023(5):128-131.
[8] 胡純意,李建輝,胡純蓉,等.基于OBE理念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以“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課程為例[J].物聯網技術,2023,13(8):159-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