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藥品經營質量管理”是高職高專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的重要專業課程,當前該課程教學實施過程中普遍存在教學內容與企業崗位需求脫節、教學過程與崗位工作過程不匹配、課程教學與技能競賽及證書的考核內容缺乏銜接等問題。文章基于“崗課賽證”融通視角,探索“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課程教學改革,以期實現課程教學與崗位需求零距離銜接,提高學生的崗位適應力,為高職院校“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課程建設提供思路和建議。
關鍵詞 “崗課賽證”融通;“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課程;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2024.27.039
Practice of Teaching Reform in the Course of "Quality Management of Pharmaceutical Operations" Guided by the Integration of "Job Course Competition Certificate"
DENG Mei, DAI Bo, LIU Chenwan
(Hunan Food and Drug Vocational C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208)
Abstract Quality Management of Pharmaceutical Operations is an important professional course in the field of pharmaceutical operations and manag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urrently, there are common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course, such as a disconnect between teaching content and the needs of enterprise positions, a mismatch between teaching processes and job work processes, and a lack of connection between course teaching and skill competitions and certificate assessment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 "Quality Management of Pharmaceutical Oper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grating "job course competition certificate", in order to achieve zero distance connection between course teaching and job requirements, improve job adaptability, and provide idea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urse "Quality Management of Pharmaceutical Operation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Keywords integration of "job course competition certificate"; Quality Management of Pharmaceutical Operations; reform in education
1 “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藥品經營質量管理”是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課程內容包括藥品流通各個環節從業人員的操作規范及必備的藥品質量管理知識,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藥品批發(零售)企業經營過程中的進、存、銷、運環節各崗位的職責及操作技能。近年來,醫藥流通行業政策的新變化對“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課程教學提出新的要求,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無法適應醫藥流通行業對人才的需求。
1.1 課程教學內容與企業崗位需求脫節
根據專業人才需求調研,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課程支撐的就業崗位主要包括藥品采購員、收貨員、驗收員、保管員、養護員、銷售員、質管員等,具備較強的實踐性,多數院校“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課程教學內容以理論知識為主,忽視對學生崗位技能的培養,影響了課程的教學效果,造成了課崗脫節、學用脫節,與藥品流通崗位的需求脫節。
1.2 課程教學過程與崗位工作過程不匹配
大部分院校的課程教學過程以GSP的主要內容為依據,局限于規章條款的梳理,加之部分授課教師缺乏藥品流通企業的實踐經歷,同時學校也欠缺相應的實訓條件,無法滿足其教學要求,導致該課程教學過程與崗位工作過程不匹配,培養的人才無法與藥品流通行業實現無縫對接。
1.3 課程教學與技能競賽、證書的考核內容缺乏銜接
本課程對接全國醫藥行業大賽藥品購銷賽項及醫藥商品儲運賽項的內容,以及教育部“1+X”藥品購銷證書考核的知識內容,但比賽和證書考核的內容并未與課程教學內容有效銜接,主要依賴于賽前或者考證前的集訓,加大了學生備賽或者備考的難度。
目前“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課程教學與崗位需求、技能競賽和證書考核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脫節現象。以“崗課賽證”融通為導向對“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課程進行教學改革,推行“崗課賽證”綜合育人,積極探索“崗課賽證”融通導向下的教學改革路徑,是解決以上問題的有效手段,是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全面落實培養高素質復合型技能人才的根本需要。
2 “崗課賽證”融通的教學改革實踐
“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課程緊跟藥品流通行業發展,依托企業崗位真實情境,將藥品經營全過程的實際項目引進課堂,依據藥品流通行業標準制訂課程標準,設計項目化課程,將全國醫藥行業大賽醫藥商品儲運、醫藥商品購銷賽項的場景及考點融入課程模塊,將“1+X”藥品購銷證書中的標準與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課程的考核評價體系相融合,以檢驗學生的職業技能與專業素養。
2.1 確定課程對標的崗位群
企業調研數據分析顯示,因醫藥電商的擴增發展需要,醫藥商品物流企業對具備醫藥商品儲存、保養、冷鏈運輸等知識的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會有所增加。醫藥流通企業現有工作崗位基本能夠滿足市場需求,但在醫藥物流及配送方面,仍需加強高職院校在藥品銷售、服務等專業人才培養中與醫藥流通行業企業崗位能力的匹配度。因此,醫藥行業轉型升級后需亟須專業型、復合型的高素質人才,以適應新領域、新業務的需求。
依據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相關職業崗位(群)的能力要求,“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課程對專業所面向的醫藥商品購銷、藥品倉儲管理等崗位(崗位群)所需要的知識、技能、素質起支撐作用。
2.2 基于崗位群重構項目化課程
本課程緊跟藥品流通行業發展,針對與本課程密切相關的兩大崗位群(醫藥商品購銷、藥品倉儲管理崗位)需求,將藥品經營企業開辦籌建→藥品采購→收貨與驗收→儲存與養護→銷售與售后→運輸與配送全過程的實際項目直接引進課堂,結合學生認知規律,兼顧學生崗位遷移及職業生涯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緊密結合崗位標準、醫藥商品儲運技能大賽、醫藥商品購銷行業技能大賽、“1+X”藥品購銷證書等對知識內容進行重構,形成認識GSP、開辦藥品經營企業、運營藥品經營企業3大模塊,包括藥品進、存、銷、運等內容的完整課程體系。在每個項目的學習指南中均明確了所對接崗位的內容及要求,在教學內容中強化藥品經營企業購、存、銷、運等相關崗位的知識和技能,真正實現課崗對接,使學生能迅速適應職業崗位(群)的需要,彌補傳統教學中與企業實際需求脫節的短板。
2.3 基于項目化課程融合技能大賽考點
以全國醫藥行業大賽“醫藥商品儲運”和“醫藥商品購銷”兩個賽項為載體,將藥品購銷、藥品儲存與養護、藥品收貨與驗收、藥品銷售與售后等藥品經營質量管理項目的考點貫穿課程教學的各環節,將大賽場景、考點有機融入課程教學,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
2.4 基于考核評價融入職業證書標準
根據 2021年 4月發布《藥品購銷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將藥品質量管理、藥品收貨與驗收、藥品特殊儲存等內容融入課程考核評價,將“1+X”藥品購銷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標準與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課程考核評價相融合,將職業證書標準與考核評價體系有機銜接,達到檢驗學生技能水平和職業素養的目標,提升教學效果。
3 提升“崗課賽證”融通教學效果的方法探討
3.1 提升課程團隊教師教學實踐能力
本課程團隊成員共計8人,其中高級職稱6人,助教2人,其中6人具有執業藥師資格,教師隊伍成員融合藥學、管理學等專業背景,年齡層次合理,團隊成員均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鑒于“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課程實踐性較強,要求授課教師具備較強的藥品流通企業實踐技能,為了加強對教師個人教學實踐能力的培養,除了鼓勵引導授課教師針對性地參加各類專業知識培訓或教學技能培訓外,還要鼓勵授課教師利用暑期、周末進入企業進行實踐,課程團隊中有7人為湖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GSP兼職檢查員,經常下企業進行藥品GSP檢查,豐富教學案例素材,有效提升了教學實踐能力。
3.2 豐富“崗課賽證”融合的教學資源
課程教學團隊認真研究分析學情,在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融合職業崗位需求,制定了課程標準、授課計劃、課程指南等文件,實施課程標準化管理。與華潤湖南醫藥有限公司、老百姓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深度合作,邀請企業專家共同完成知識點遴選工作,配套開發與醫藥商品儲運技能大賽、醫藥商品購銷技能大賽、“1+X”藥品購銷證書融合的微視頻、動畫、虛擬仿真、配套PPT、在線題庫、案例等教學資源。其中原創視頻達627分鐘,動畫、視頻、虛擬仿真等類型資源超過80%,實現了課程主要知識點全覆蓋。
“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課程于2019在學銀在線平臺上線,2023年立項為湖南省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截至2024年5月,選課人數累計達到17565人,課程各類教學資源應用充分,運用于醫藥行業技能大賽選手的考核與選拔、培訓,“1+X”藥品購銷證書考核培訓,為學生比賽備賽、證書備考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
3.3 優化教學組織形式,改革教學方法手段
3.3.1 教學組織與安排:基于“崗位技能”的任務驅動混合式教學方法
本課程以藥品企業經營過程(藥品采購、收貨與驗收、儲存與養護、銷售與售后管理、運輸與配送等)崗位設計項目任務,模擬現實職場環境,對接崗位技能需求組織教學,合理把握教學進度,在教學中以任務驅動、GSP仿真模擬、崗位角色扮演等方式有效解決教學重難點,合理使用案例式教學進行以案說法,強化學生責任意識,樹立合法經營理念。
3.3.2 教學活動與過程:以學生為中心,豐富學習體驗
課前,教師下達教學任務,學生按照學習任務,觀看教學視頻、瀏覽教學資源、線上討論,完成課前自學。課中,學生可在GSP模擬藥房開展實訓操作,運用GSP仿真軟件進行仿真訓練,教師結合學生操作中的重難點進行講解,點評、解答學生的疑難問題,內化知識。課后,學生延伸閱讀,互動討論,完成作業考核,鞏固強化知識。教師充分利用在線討論、作業、測試、答疑等教學活動,及時開展在線指導與測評,線上線下互動,課內課外協同,保證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體驗。
3.4 構建全過程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
多維度、多指標開展教學評價,將醫藥商品儲運技能大賽、醫藥商品購銷技能大賽、“1+X”藥品購銷證書考核內容融入課程評價體系,評價標準以任務對接的“1+X”證書考核標準為基點,基于醫藥行業技能大賽等賽項評分標準建立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自主學習、分析研判、團隊協作、職業素養六個維度的評價指標體系,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過程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確保評價的科學性和全面性。在后續的課程教學中,課程團隊將進一步探索等級證書、大賽成績等學習成果的認定、積累和轉換,以及評價指標體系的科學量化及測評。
3.5 校企深度融合,實現課程共建
學校與華潤湖南醫藥有限公司、老百姓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上海醫藥集團(湖南)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定期開展行業企業調研,開展職業能力分析,共同制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優化課程體系,推行“學訓同步”的教學模式。基于深度的校企合作,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課程團隊教師每年堅持利用暑期下企業實踐鍛煉,實地錄制了醫藥行業大賽、“1+X”藥品購銷證書考核培訓指導視頻。為了更好地適應比賽情境,課程團隊教師親自帶領學生在企業倉庫進行比賽、考證模擬,真正實現校企共建課程。
4 教學實踐反思
產教融合視域下,以“崗課賽證”融通為導向的“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課程教學改革實踐實現了課程內容與行業職業標準的對接,教學任務與崗位、職業技能競賽以及“1+X”證書的對接,數字化教學資源融入“崗課賽證”知識內容,創新教學組織形式,改革教學方法手段,構建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在改革實踐過程中,課程團隊開發配套教材1本,申報立項與本課程有關的研究課題3項,發表本課程相關論文5篇、軟件著作權1項,參加教學類比賽獲獎4項,其中2項為省級以上獎項,學生多次獲得全國獎項,教師教學實踐能力得以提升,學生的主體作用得以充分發揮,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提升了學生的職業技能,充分發揮了課程的示范引領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麗新,李玉龍.高職院校“崗課賽證”綜合育人的內涵與路徑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26):5-11.
[2] 曾天山.“崗課賽證融通”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實踐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8):5-10.
[3] 劉葉飛,劉光喜,周煌輝,等.“崗課賽證”融通育人模式下藥事管理與法規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2024(2):33-36.
[4] 李琳,楊澤輝.“崗課賽證”融通為導向的《軟件測試技術》課程教學改革探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4,44(6):57-60.
[5] 常順,孫曉陽,賈寧,等.“崗課賽證”融通培養制藥類高技能人才的實踐探索[J].衛生職業教育,2022,40(19):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