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是全年工作的收官之季。重慶全市上下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刻領會把握對當前經濟形勢的重要判斷,深刻領會把握經濟政策的全新部署、抓好當前工作的重點方向和對黨員領導干部做好經濟工作的重要要求,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精準把握當前全市經濟運行形勢,錨定目標任務,強化政策供給,鞏固拓展經濟向上向好態勢,堅決做到“總書記有號令、黨中央有部署,重慶見行動”,全力以赴實現年度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確保現代化新重慶建設關鍵之年交出經濟社會發展高分報表,更好以重慶一域為全國大局貢獻力量。
全力以赴實現年度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要聚焦投資、外貿、房地產等重點領域,強化科學分析、及時有效調度,把各項工作做在前,采取針對性措施。要對標黨中央決策部署,抓住中央密集制定出臺增量政策窗口期加大政策爭取力度,健全惠企強企支持政策體系,幫助企業渡過難關。要實施重點群體、困難群眾精準幫扶,進一步做好應屆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零就業家庭等重點人群就業工作。要全面提高黨員干部特別是“一把手”抓改革、拼經濟的精氣神和能力本領,大力弘揚改革創新精神,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的改革任務,著力破解制約高質量發展的瓶頸問題和堵點卡點。要堅持實干實績ziOIfEV1JzJDqZrlFJ9Q6Q==實效選人用人導向,認真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引導各級黨員、干部在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戰大考中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確保現代化新重慶建設關鍵之年交出經濟社會發展高分報表。
著力打造惠民強企標志性成果
要聚焦重點問題,深化改革創新,加快構建產業驅動的高質量發展新模式,持續提升黨建統領基層智治效能,著力打造惠民強企標志性成果,為做實“兩大定位”、發揮“三個作用”提供堅實支撐。要堅持有為政府、有效市場相結合,鞏固增強經濟向上向好態勢,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要聚焦產業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積極引導企業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大力推動企業小升規,深入實施“雙倍增”行動計劃,不斷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全面增強經濟綜合實力和競爭力。要緊貼民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主動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深入開展常態化“三服務”,及時有效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做到群眾有所呼、改革有所應,在改革中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認同感。
加快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市域范例
要扛牢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特殊使命,強化“上游意識”、扛起“上游責任”、展現“上游擔當”,一體推動大保護、大開放、高質量發展,抓實中央生態環LkbF/kkjJdkbqJUfGgN2zw==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堅決補齊生態環保工作差距短板,以改革思維、改革措施努力打造美麗中國建設先行區,加快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市域范例。要堅持問題導向、強化標本兼治,堅持“當下改”和“長久立”相結合,動真碰硬、久久為功抓好督察整改,堅決補齊生態環保工作差距短板。要強化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的政治性、嚴肅性,層層壓實責任,強化常態化監督,確保交出督察整改高分答卷。要按照“西部領先、全國進位和重慶辨識度”要求進一步迭代生態文明建設目標,持續深化生態環境治理體系變革重塑,健全完善智慧化、精準化、量化閉環工作體系,以制度的改革突破為生態環境治理提供堅實保障。要以釘釘子精神狠抓落實,加快打造美麗中國建設先行區,當好西部大開發特別是大保護的排頭兵、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示范者和體現高質量發展的模范生。
聚焦“一老一小”不斷豐富社區服務
社區要強化黨建統領作用,聚焦服務“一老一小”等重點群體,整合各類資源,優化公共空間,發揮社會組織力量,不斷豐富社區食堂、社區醫療、養老托育等服務,持續增進民生福祉。要用足用好數字化手段,堅持把保安全放在首位,聚焦服務群眾、服務企業高頻事項,精準查補薄弱環節,細分社區服務領域,不斷提升服務質效,推動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努力打造“三農”工作標志性成果
要用好“千萬工程”經驗,迭代實施“四千行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做深做透“土特產”文章,深入推進“強鎮帶村”“強村富民”等改革試點,努力打造“三農”工作標志性成果,大力建設巴渝和美鄉村,加快建設城鄉融合鄉村振興示范區。
持續擦亮“紅巖文旅”大品牌
要樹立“保護第一”理念,完善“大保護”工作格局,創新構建紅色資源、文化遺產、自然遺產一體保護利用機制,完善紅色資源保護名錄,形成紅色資源管理多跨協同、高效運行、常態長效保護合力。要以弘揚紅巖精神為核心,挖掘放大紅色資源的歷史價值、理論價值、時代價值,打造“渝字號”紅色文化精品,加快紅色文化“走出去”步伐,不斷增強重慶紅色資源的影響力傳播力。要做好“紅色+”文章,把紅色文化與長江文化、三峽文化、移民文化、統戰文化結合起來,拓展紅色資源價值轉化渠道,持續擦亮“紅巖文旅”大品牌,深入開展紅色文化惠民,積極發展數字文旅等新模式新業態,加快紅色文化資源數字化,真正讓紅色資源活起來、動起來、亮起來。
把傾聽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納入日常工作體系
信訪工作是反映社情民意、基層治理狀況的“晴雨表”,是送上門的群眾工作。各級黨委、政府要牢記“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的重要指示要求,帶頭下訪接訪,把傾聽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納入日常工作體系,做好信訪積案化解,防止問題積壓。要推進信訪工作數字化,進一步暢通信訪渠道,走好新時代網上群眾路線,加快形成信訪問題實質解決合力。全市信訪干部要把群眾的事記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積極創造條件,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服務群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