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兩江新區星系列樓宇黨委聚焦適應新產業、重塑新動能、拓展新業態、創造新價值,深入開展“黨建聯建·助企強鏈”專項行動,走黨建引領成渝地區同城化融入、一體化發展的路子,促進聯建共建向基層延伸、信息交互向縱深拓展、企業合作向務實推進、跟蹤服務向實效聚焦。
破組織聯建之壁,引領推動引流。發揮星系列樓宇作為社區黨建、園區黨建、產業鏈黨建結合部的優勢,整合川渝兩地優質黨建資源,吸納6名街道(社區)干部、行業協會負責人、骨干企業黨組織書記加入樓宇黨委,聘請來自四川天府新區、成都高新區、重慶高新區的12名專家擔任黨建顧問,從組織形式上打破同城化融入的壁壘。在7個新興產業領域成立聯合黨委,成立樓宇黨委書記召集、聯合黨委書記參加的園區產業黨建指導委員會,全面統籌謀劃產業黨建工作,推廣聯合黨委會議、黨建聯席會議、骨干企業會議、行業協會會長會議“四會合一”運行機制,以全方位全領域聯建共建夯實一體化發展的組織基礎。與成都科學城綜合黨委、天府軟件園綜合黨委等7個黨組織簽署黨建聯建協議,明確建強組織鏈、完善服務鏈、開拓創新鏈、驅動產業鏈等20余條合作舉措,承接電子信息、科技創新、現代金融等兩江·天府八大產業聯盟,常態化開展軟件信息、醫療健康等7個領域黨建合作,使黨建引領成為企業交流合作的“引流工程”。2023年以來,組織黨建聯建活動20余次,1000多家企業進入黨建“朋友圈”。
破信息聯通之壁,共享推動賦能。開展企業服務專員和聯絡專員“雙專員”定制服務、黨群服務中心定點服務、企業家沙龍定向服務,掌握企業困難訴求、堵點難點信息,并將其錄入大數據管理系統,在星系列樓宇黨群服務中心等數據中心實現熱力圖呈現,在馬上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林同棪國際工程咨詢(中國)有限公司等企業實現數智聯運,打造黨建信息管理體系。與國家超級計算成都中心、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天府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哈爾濱工業大學重慶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創新中心等50多家院校智庫深入溝通、通力合作,會同產業鏈重點企業、單位、機構等,組建“星光產業黨建智庫”,對信息進行甄別分析,形成門類化、條理化、精準化、專業化的問題清單,提出科學輔助決策建議。與兩江協同創新區聯合黨委、成都天府軟件園綜合黨委等10余個黨組織聯建共建,建立產業資訊實時聯動機制,全面實時掌握產業發展趨勢、重大課題、重點項目、重要活動等信息,通過星系列樓宇大數據管理系統、“兩江微聘”“才聚兩江”等官方信息平臺定期發布,提供一手產業資訊20余萬條。
破資源聯合之壁,融合推動合作。推行“一鏈一品牌、一樓一名片、一企一特色”行動計劃,打造“來自星星的你”“星光e家”“七星服務”“十進樓宇”等黨建服務品牌。依托星系列樓宇黨群服務中心,建立“政務惠企E站”,推行法律、金融、會計、出入境等定制化增值服務,推動川渝兩地社保、人才等服務互認互通,將服務項目從180項增加到213項。發揮產業鏈聯合黨委統攬全鏈優勢,深化政府、企業、銀行間合作,將金融機構納入產業鏈聯合黨委成員單位,靈活采取產業協作、以商招商等形式,用好營商環境、扶持政策、優質品牌等資源,統籌實施產業鏈招商,引進重慶中科搖櫓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重慶生物智能制造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級優質企業。發揮科技創新對產業發展的驅動作用,推動產業命題、科創破題、企業運用、成果普惠,在兩江新區、天府新區常態化合作基礎上,組織科技企業到深圳前海合作區、杭州高新區(濱江)等開放前沿地區學經驗、找項目、促合作,聚焦產業發展的“卡脖子”問題、關鍵性技術等課題領域集中攻堅,孵化產業專利成果100余項,惠及企業50余家。
破發展聯動之壁,集約推動集成。著眼打造企業合作平臺,全域推廣產業黨建聯席會議市場出題、清單交互、會議牽手、跟蹤孵化“四步工作法”,采取黨委搭臺、鏈主牽頭、供需對接等形式,增強企業間信任,形成清晰的合作“地圖”和機會“清單”,實現企業合作全生命周期服務保障。今年以來,星系列樓宇黨委在做好園區企業資源信息供需對接的基礎上,與成都天府軟件園、成都科學城聯合召開產業黨建聯席會議,促成11家企業6項合作,實現經濟產值3000余萬元。建立黨建引領下的企業文化交流互動工作機制,推行鏈上企業黨組織共上黨課、共過主題黨日、共研發展課題等活動,促進企業經驗互鑒、信息互通、資源共享、模式共創。承接兩江·天府八大產業聯盟聯席會議機制,建立與成都科學城、成都天府軟件園、成都東部新區常態溝通對接機制,定期召開產業黨建聯席會議,組織企業向外找朋友、跨區尋伙伴、按需謀項目,打通產業上下游,實現同城化融入、一體化發展。
作者單位:重慶兩江新區組織人事部(星系列樓宇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