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從五個方面深刻闡述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具有的顯著政治優勢: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保證黨領導人民依法有效治理國家;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貫徹民主集中制、保證國家政治生活既充滿活力又安定有序;保障全面依法治國、實現國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維護國家統一、保障國家長治久安。
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闡述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五個顯著優勢。“五大優勢”論斷是習近平總書記立足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優勢作出的全面而深刻的闡釋,是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理論的重要發展,為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黨的領導核心地位:
制度基石與政治導航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充分彰顯黨的領導核心地位,并為黨的領導奠定堅實的制度基石與政治導航,兩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同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蓬勃發展。
在政治領導層面,黨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確保國家治理與政治發展的正確方向。黨的發展戰略與方針政策,通過人大這一法定民主程序轉化為國家法律與行動,保障政策的連貫性與穩定性,強化國家發展戰略的定力。同時,人大作為黨的主張轉化為國家意志的關鍵通道,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在組織建設層面,黨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強化國家權力機關的組織效能與政策執行力。黨組織推薦優秀人才進入政權機關,提升人大的組織動員力與戰斗力,確保黨的意志高效、準確地在國家政權中得到執行,推動國家治理體系與能力的現代化。在思想引領層面,黨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深化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強化群眾基礎。同時,人大作為民意機關,廣泛匯集民意、集中民智,為黨提供科學民主決策的平臺,密切黨群關系,強化黨的群眾根基。
全過程人民民主:
人民主權與共治共享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核心內容,為全過程人民民主提供了制度基石與組織依托,促進人民主權與共治共享的理念轉化為科學的制度安排及具體的民主實踐,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發展則進一步豐富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理論深度與實踐維度,驅動其持續創新與完善,共同塑造中國特色民主政治的獨特風貌與顯著優勢。
一是制度設計的民主理念剖析。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實現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和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載體,是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途徑和最高實現形式。其深刻體現了人民至上原則,即國家權力源自人民并服務于人民,確保人民在政治生活及社會治理中的主體地位得到尊重與彰顯。二是運行過程的關鍵環節考察,該制度構建起涵蓋民主選舉、協商、決策、管理以及監督的全方位民主實踐體系。由人民選舉產生的代表,作為人民利益的代言人與意志的執行者,密切關注民生,積極反映并解決民眾關切,同時接受人民監督。三是社會治理的廣泛參與分析,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社會各界提供了依法參與國家治理的路徑與平臺。通過聽證會、座談會、意見征集等機制,人民直接參與法律法規制定、政策執行及公共服務改進等議題的討論與決策,治理過程更加透明、民主、科學,促進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和協商共治。
民主選舉集中決策:
效率提升與秩序穩定
民主作為全人類共同的價值追求,其政治實踐形式在我國體現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該制度以民主集中制為根本組織原則,通過民主選舉與集中決策的雙重機制,實現了民主基礎上的集中與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的有機統一,保障了人民意見的充分表達與廣泛參與,確保了國家機關的高效運作與社會秩序的穩定和諧,展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獨特優勢與深刻內涵。
人大代表的產生機制與構成特點是其制度優越性的基礎。全國及地方各級人大代表均通過嚴格的選舉程序由人民直接或間接選舉產生,涵蓋不同民族、地域、行業及社會階層,全面真實地反映各群體的利益訴求,有效保障各方利益的均衡表達。國家機關的產生、職權與責任體系是其權力合法、高效運行的關鍵。一府一委兩院由人大依法產生,對其負責并受其監督,賦予了國家機關合法性與權威性,促使其各項決策與行動充分考慮并尊重人民根本利益,有效維護了社會秩序與公共利益。人大及其常委會的運作方式是其高效、民主決策的保障。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多樣化的形式和渠道廣泛聽取民意,確保決策的民主性、科學性。在充分發揚民主的基礎上,通過集體討論和迅速決策形成統一意見,確保國家政策有效實施、各項事業高效推進,為國家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
法治體系全面構筑:
依法治國與權利保障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構建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根本政治制度,確保了憲法與法律的嚴謹制定、有效實施,有力推動了法治體系的持續完善與發展,為捍衛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合法權利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理論基石層面,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奠定憲法法律的堅實基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作為最高權力機關,擁有修改憲法的至高權威,肩負憲法實施的監督職責,確保了憲法權威性與穩定性。此外,全國人大常委會及地方立法機構依法行使立法權,持續豐富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體現了人民性與時代性需求。在核心架構層面,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引領法治體系的科學構建。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立法職能推動科學立法,確保法律既遵循客觀規律又解決實際問題;通過監督執法、司法機關嚴格遵循依法辦事,保障嚴格執法、公正司法;通過積極引導全社會尊法、學法、守法、用法,促進全民守法風尚形成,為法治中國建設奠定堅實基礎。在實踐效能層面,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捍衛公平正義的核心價值。該制度通過為人民提供全方位的法律保障,確保法律制定與實施以人民利益為中心,有效維護人民合法權益與社會公平正義。
國家統一民族團結:
長治久安與行穩致遠
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是國家發展進步的基石,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通過獨特的制度設計,實現了中央與地方的有效協同,保證了各地方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盡其能、各展其長、各司其職、各得其所,為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維護以及民族復興的實現奠定了堅實基礎。
合理劃分職權,堅持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和發揮地方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既保證了中央政府的權威性和統一性,又賦予了地方一定的自主權,促進地方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治理。堅持民族平等與區域自治,促進民族團結與社會和諧。該制度充分考量我國多民族國情,保障了少數民族權益,激發了民族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活力,鞏固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實施“一國兩制”,維護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既保證了香港、澳門的高度自治權,又確保了其在國家憲法和法律框架內的有序運行,促進了兩地長期繁榮穩定。集中力量辦大事,發揮制度優勢應對挑戰。在應對國內外復雜多變的形勢所帶來的自然災害、經濟發展挑戰以及社會穩定風險等多元且緊迫的危機時,該制度通過其嚴謹的組織架構與高效的決策機制,迅速而有效地調動并整合各類資源,形成強大的應對力量,展現出了無可比擬的制度優勢與效能。
總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五大優勢”在70年來的實踐中得到了充分驗證。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并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五大優勢”,堅定不移地堅持、完善并高效運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凝聚全體人民的智慧與力量,共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進程,開創國家發展與民族復興的新篇章。
(謝來位系中共重慶市委黨校公共管理學教研部主任、教授)
(李欣承系中共重慶市委黨校行政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