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要隨之不斷進行調整、改革。教師在開展初中數學大單元教學時,應結合初中數學習題課的特點、學生學習能力等進行綜合分析后,制訂切實有效的課程教學方案。在整個大單元習題課程教學中,教師需在鞏固學生基礎知識點的前提下,構建更為完善的學習知識框架,確保學生都能快速地進入學習狀態,提高課堂練習的參與熱情。整體而言,在教學初中數學習題課時,教師更應采用適合學生的課程教學模式,在盡可能減輕學生學習壓力的前提下,提高教學效率。
一、“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習題課的大單元教學價值
(一)有利于強化基礎知識
大單元教學模式下,教師在習題課教學之中,可整合一定范圍內的數學知識,形成系統、完整的內容體系,以便學生全面理解、掌握相關知識。在系統性學習中,學生建立起相關知識體系,深入理解基礎概念。在此類教學體系下,學生也能進行深度學習,在理解數學知識點的基礎上,不斷地拓展知識面,增強對基礎知識的深度理解。慢慢地,學生能更清晰地發現各個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系與邏輯關系。
(二)有利于培養綜合能力
大單元教學中,教師可有選擇性地整合多個知識點。在習題課練習與講解中,教師應引導學生自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大單元教學中,學生需厘清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并推理、解決問題,從而提高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在大單元教學中,教師要更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判斷能力,引導學生在綜合性學習、實踐中,全面發展自己的綜合素養,為將來的學習、生活做好充分準備。在大單元教學中,學生更愿意積極地與同學合作討論、共同解決問題,從而逐步培養自身的團隊合作意識,在相互學習、借鑒中,共同進步。
(三)有利于促進思維發展
教師應用大單元教學法開展習題課分析講解,能幫助學生厘清各個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邏輯關系,引導他們學會合理思考、自主推理。此外,在該種教學模式下,教師還會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尋找不同的數學習題解決方法,借此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讓他們學會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提出新穎的解決問題的方案。總體而言,數學知識比較抽象,運用大單元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在整個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運用批判性思維思考問題,評估解決方案,并提出合理的質疑,讓他們學會理性思考、合理判斷。
一、“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習題課的大單元教學原則
(一)整體性原則
在大單元教學模式下,教師需引導學生認識到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從而完善知識框架,形成一個統一的知識體系,整體理解、把握數學知識。整體性原則,主要強調整體思維,即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時,應從整體出發,全面考慮各個因素間的相互作用,借此培養學生的整體思維能力,讓他們學會整體、全面地看待問題,提高問題解決效率。總之,教師在教學時,需從單元整體方面安排授課指導內容;在學生練習時,也應多指導,幫助學生構建整體學習框架,減輕學生的課余學習壓力,真正落實“雙減”政策要求。
(二)綜合性原則
教師在大單元教學中,應遵循綜合性原則,注重數學知識、技能、思維方法等多種元素的有機結合,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此外,在教學中,教師需鼓勵學生綜合考慮問題,引導他們自主把握問題全貌。此外,教師還需整體把握練習課程的授課內容,注重提升學生邏輯思維、創新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促進學生的發展。
(三)拓展性原則
拓展性原則強調結合豐富的例題和實際問題,深化學生對數學知識和內涵的理解,教師應結合實際情況,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數學問題,拓寬學生的數學知識面,提高其整體數學學習能力。在課堂上,教師也需多鼓勵學生展開自主探究,參與學習拓展性活動,以此培養他們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啟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促使他們在數學學習中,不斷拓展新的數學知識領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學生很有可能覺得枯燥乏味,無法專心學習或完成練習題。此時,教師如能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適當地補充一些趣味性的知識點,再增加一些相關練習,幫助學生鞏固理解,就能更好地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習題完成度。
一、“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習題課的大單元教學策略
(一)強調核心知識講解,構建大單元習題知識點的學習框架
在大單元教學模式下的初中數學習題課上,教師應強調核心知識講解,突出重、難點,確保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全面理解、掌握較難的數學知識點與習題內容。此外,在課堂上,教師應采用清晰、簡潔的語言,結合具體數學例題、與生活相關的實際問題,逐步深入講解核心知識,引導學生建立更為系統、完整的知識體系。而教師在構建大單元習題知識點學習框架時,應結合大單元知識點,按照較為清晰明了的邏輯關系,并綜合考慮學習難度,劃分不同的框架。通過該方式,真正幫助學生厘清知識脈絡,形成螺旋式上升的學習路徑。在講解每個知識點后,教師應及時布置相關練習題目,使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問題解決中,加深學生的理解程度,鞏固所學內容。
(二)注重啟發式教學,以大單元為主,分模塊引導練習
在大單元教學中,教師應融入啟發式教學模式,合理提出引導性問題、案例分析問題,設置必要的挑戰性探究任務,借此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提升他們的求知欲,引導他們主動思考、探索數學知識,培養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整個大單元習題講解與啟發式教學相融合的教學中,教師需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讓他們自主分析實際問題,并在此過程中,逐步發現數學規律,從而更深入地理解知識點。在大單元教學分模塊引導練習中,教師應先按模塊分解大單元知識內容,根據不同模塊的特點,設計相應的練習題目,幫助學生逐步掌握知識。
(三)注重知識拓展,在大單元框架基礎上拓展補充
在大單元教學中,除講解基本知識點外,教師還應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探索較深層次的知識點,并學習應用,從而助力他們建立更為全面、有深度的數學思維體系。教師還需在課堂中引入拓展性內容及趣味大單元教學案例,將數學知識與實際問題相結合,拓展學生思維廣度,培養他們的知識應用能力。在大單元框架已覆蓋的基礎上,教師還可適當引入相關或未涉及的數學知識點,以此達到拓寬學生視野的目的,豐富學生的數學知識體系。此外,教師科學地引入拓展性內容,也有助于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讓他們跳出固有的思維模式,嘗試新的問題解決方法,培養其創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維。鑒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基礎知識與學習能力相對有限,難以理解較為復雜的擴展性知識,在此背景下,教師應從生活化數學問題著手,補充生活化習題內容,并結合學生學習現狀,有針對性地分析講解相關問題。教師在拓展補充時,應綜合考慮大單元教學框架,補充條理清晰的內容,并給予學生自主練習的機會,及時評估、反饋,不斷完善教學計劃,增設趣味補充內容。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雙減”政策的深入推進,初中數學教學面臨更多的困難與挑戰,教師需不斷地總結教學經驗,積極探索更合適的教學模式,以此最大程度地提升學生數學素養,為初中數學教學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責任編輯:謝璐)